血液标本不同储存温度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2

血液标本不同储存温度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

杨建雄

四川省建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84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温度储存血液标本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01~2021.01本院40例进行血常规检查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按抽签法分为甲组20例,放置于25℃条件下储存;乙组20例,放置于4℃条件下储存,观察两种储存温度下储存即刻、储存后24h、48h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水平的差异。结果 甲组储存24h、48h后,HCT、PLT水平均高于储存即刻水平(P<0.05);乙组储存24h后,HCT、PLT水平与储存即刻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储存48h后,HCT、PLT水平均高于储存即刻水平(P<0.05)。结论 在不同的温度下,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故需选择合适的储存条件。

【关键词】血常规;不同储存温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见的检验项目,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病情监测、预后评价中均有着重要意义[1]。随着检验技术的提升,血细胞分析仪因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采集血液标本后,不能短时对所有的标本同时进行检测,故需放置到一定的条件下储存以保证血液质量。但血液标本储存温度的差异可能对血常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故本文就此展开研究,将2019.01~2021.01本院接收的40例患者纳入研究,观察25℃、4℃两种温度条件下储存不同时间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01~2021.01本院40例进行血常规检查患者的血液标本纳入研究,按抽签法分为甲、乙组各20例。甲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0~75岁,平均(42.63±5.92)岁。乙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0~75岁,平均(42.52±5.88)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采集血液标本后,甲组放置于25℃条件下储存,乙组放置于4℃条件下储存,分别于储存即刻、储存后24h、48h采用迈瑞BC-6000 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盒进行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的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储存温度下各时间点HCT、PLT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618b69216fc7f_html_293647c1620f0579.gif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时间点HCT水平的比较

甲组储存24h、48h后,HCT水平与储存即刻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乙组储存24h后,HCT水平与储存即刻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储存48h后,HCT水平与储存即刻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1两组各时间点HCT水平的比较n=20,(618b69216fc7f_html_293647c1620f0579.gif±s),%

组别

即刻

24h后

48h后

甲组

43.56±5.14

47.52±5.81*

49.86±6.24*

乙组

43.38±5.06

43.02±4.99

47.95±5.25*

t

0.112

2.628

1.047

P

0.912

0.012

0.302

注:与同组即刻对比,*P<0.05。

2.2 两组各时间点PLT水平的比较

甲组储存24h、48h后,PLT水平与储存即刻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乙组储存24h后,PLT水平与储存即刻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储存48h后,PLT水平与储存即刻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两组各时间点HCT水平的比较[n=20,(618b69216fc7f_html_293647c1620f0579.gif±s),×109/L

组别

即刻

24h后

48h后

甲组

223.52±30.42

248.85±35.57*

256.21±36.14*

乙组

223.35±30.26

224.37±31.41

251.45±35.28*

t

0.493

2.307

0.421

P

0.986

0.027

0.676

注:与同组即刻对比,*P<0.05。

3 讨论

血常规检验主要是通过对血细胞成分进行分析,观察其形态、分布变化情况等对疾病的类型、病情进展进行判断,为临床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易受到仪器、时间、温度、运输等多因素的影响,故如何选择最佳的储存方式或条件成为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既往有研究指出,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细胞有自身的代谢,其体积、活性等均会产生变化,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3,]

本研究结果显示25℃条件下储存24h、48h后,HCT、PLT水平均高于储存即刻水平;4℃条件下储存24h后,HCT、PLT水平与储存即刻对比无显著差异,但储存48h后,HCT、PLT水平均高于储存即刻水平,提示不同的温度下,HCT、PLT在不同的时间点会发生变化,而4℃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小。分析原因在于:在4℃条件时,红细胞代谢的速度较慢,维持红细胞自身渗透和形态的能力消耗减少,故延长血液标本储存时间时可保证标本质量[3]。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在4℃条件下,血液标本储存48h后血常规参数检验结果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采集标本后应尽快进行检验以最大程度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还有研究指出,PLT易聚集在一起形成大颗粒,而检验仪器主要是根据体积来辨别PLT,同时三磷酸腺苷会促使PLT聚集在一起,而体积较小的PLT易被误认为是红细胞,从而导致PLT检验结果出现偏差,故认为采集血液标本后应立即送检,并尽早进行检验[4]

综上所述,血液标本不同储存温度会对导致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偏高,故在实际工作中应选择合适的温度储存。

参考文献

[1]马建营.血液标本不同储存温度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8):1089-1090.

[2]周后蓉,田大斌,张金花.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全血细胞分析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33(4):551-553.

[3]王雪梅,张立群,王晶晶,等.检验标本不同保存温度和时间对某品牌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6):752-754.

[4]夏炳妍,周玉明,燕丕宏,等.不同保存温度和时间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4):3645-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