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按此虽一种传说,却是事实,我记忆犹真,垂老想起,濡笔记之.据我(华宝斋2001年12月第一版)载,祖父幼年记所得为,又小小考证为,范淑人脱簪珥刻之,为乡人著书之始.后德清俞曲园先生樾采语入中,俞当世经师,海内遂亦疑乡人为老宿,而不知时未冠也.

  • 标签: 祖父 德清 小考 考证 传说 由来
  • 简介:'苏州公园'是苏州第一个现代公园和民国时期最主要的公园。作为新兴城市公共空间,政府和士绅意图以之教化和规训民众,而民众和社团则将其作为展演的舞台。公园作为一个社会活动空间和想象空间,成为民国时期苏州市民体验现代性的场所。

  • 标签: 民国 苏州公园 日常生活 现代性
  • 简介:堪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新编苏州市、县(市)二级志书,于今年全部正式出版了。这是苏州历史发展中的一大盛事,也是全市、县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一项丰硕成果。苏州新编《苏州市志》和往时称一市五县的《常熟市志》、《沙洲县志》、《太仓县志》、《昆山县志》、《吴县志》、《吴江县志》,始于80年代初期,先后陆续编

  • 标签: 苏州市 职能定位 修志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 精品意识 修志人员
  • 简介:3月14日,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伟强一行到太仓视察工作,听取了太仓关于今年中国航海日活动筹备工作的汇报。

  • 标签: 市委常委 太仓 航海 中国 苏州 市政府
  • 简介:保定容城孙氏(孙奇逢及其子孙)是清代的文学世家。费密《孙征君(奇逢)先生传》云:“夏峰先生有子六人,诸孙十余人,以文学世其家。”然而,一九八○年修订版《辞源》的介绍却有不确之处,以致有的文章也沿袭其错误。《辞源》第二册第七百九十三页“孙奇

  • 标签: 孙奇逢 夏峰 魏裔介 孙征 百泉书院 邵廷采
  • 简介:十九世纪前半叶是苏南地方社会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一方面这里遭受频发的自然灾害的严重困扰,另一方面当地由于赋税制度的弊端而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之前由官方主导的荒政制度衰落了,地方政府与民间都在寻求新的灾荒救济措施以应对这一特殊时代。因此,荒政在道光朝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是商人、高层绅士大量兴建义庄,并更多地介入灾荒时期赈厂的经营,另一方面,是官方建立了新的仓储制度,即丰备义仓。出于规避超额税负的目的,一批普通绅士将土地捐入丰备义仓,这形成了义仓的经济基础。因此,丰备义仓是得到普通绅士支持并由布政使监管的新型仓储制度。丰备义仓制度的出现,是地方政府自我制度革新的努力,也体现了财政危机背景下,地方政府与绅士之间的竞争与相互利用。

  • 标签: 漕弊 义庄 林则徐 劝捐 义田
  • 简介:乡绅之家普遍穷困化是明清交替之际江南地区的一个显著变化。从本文以苏州府太仓州王时敏家为中心的考察来看,明清交替对乡绅经济生活的冲击,是从明末崇祯后期就开始了,由于战乱导致商业活动停滞,灾荒导致田租收入减少,以及在急迫的赋税政策下赔偿了高额的白粮和漕粮,原本其富厚在江南屈指可数的王家,经济开始拮据。清顺治初年,因棉稻收成好、价格高,经济有所改善。但是顺治十二三年起至康熙初年,由于物价骤降、赋役征收极度严厉和不时的灾荒,王家经济急剧恶化,短短数年间就积蓄用尽,不得不靠变卖家产应付生计和赋役。崇祯后期和顺康之交这两个致使王家急剧衰落的时期,也是明清交替之际江南民生最艰难之时。

  • 标签: 王时敏 经济生活 王家 太仓州 王锡爵 清顺治
  • 简介: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中学拔地而起。依托南京师范大学专家指导,经过持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借鉴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奥波德的生态伦理学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具石湖特色的'和谐、稳定、美丽'发展原则,形成了建设智慧校园,追求生态教育的'石湖路径'。厚实育人土壤,精一执中求和谐在学校的教育情境中,首先关注师生习惯的养成,追求自身的和谐性、完整性;其次是在活动中生长,追求自主发展;

  • 标签: 中学成长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 教育石湖
  • 简介:自唐后期以降,苏州因其富庶成为国家财赋中心,同时也是赋役繁重之所.明中后期,苏州成为赋役改革的肇始之地,一条鞭法也在苏州得到推行和深入.明一条鞭法处在试行阶段,名为一条鞭,实为多条鞭,未能克服长期以来回赋、差役和丁银三项分征的现象.清代一条鞭法,田赋、差役和丁银逐步合一,一切归于回赋.从明至清,一条鞭法的展开在苏州府有明晰的轨迹.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梳理、考察一条鞭法在苏州府的演进脉络,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税制从实物税到货币税、力役之征归于土地税的发展历程.

  • 标签: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实物税 货币税 苏州府
  • 简介:秦馀小学校于2013年11月8日破土动工,历经10个月建成。校园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约3.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8万平方米,设计规模为6轨36班,预计可容纳1600多名学生。校园位于千年古镇浒墅关大阳山东麓,绵延千年的历史文化与清美秀丽的自然风光正孕育着山水秦馀的校园文化。

  • 标签: 小学校 高新区 苏州市 江苏省 校园文化
  • 简介:一、研究市情,找出名城特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因此,只有认真地研究市情,认识市性,找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并着力显现这些特色,才能提高志书的质量。苏州作为江苏省的省辖市,它具有现代一般城市所具备的...

  • 标签: 文化名城 苏州市 新方志 如何体现 名城特色 经济部类
  • 简介:中共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于1995年3月22日隆重举行《苏州市志》首发式,向国内外展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苏州市志》首发式上,主编陈晖同志简要地介绍了编纂的全过程。《苏州市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2年,至1994年10月校对结束。12年间,专、兼职修志人员最多时达1300余人。广大修志人员身负历史

  • 标签: 苏州市 首发式 谱新篇 修志人员 社会主义精神 方志编纂
  • 简介:中国城市史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空间维度的重要性。但在空间维度之外,时间维度作为不证自明的存在被忽视了。柯必德在其最新力作《天堂与现代性之间:建设苏州(1895-1937)》一书中意识到这一点,更加关注苏州城市史研究中的时空维度。他的研究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重视城市空间与地方理论;二是以内发型视角观察苏州的现代转型;三是强调时间的不可或缺性,时间观念与现代性紧密相关。时空维度构成了探究不同城市历史进程的视角,深化了我们对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理解,这或许应该成为未来城市史研究的新方向。

  • 标签: 时空维度 城市史 现代性 苏州
  • 简介:文章以《兵团年鉴(2015)》《中关村年鉴(2018)》《苏州年鉴(2018)》为例,探讨年鉴综述、概况与单一性记事条目的功能和作用,认为年鉴中的综述作为一个分目,其功能和作用是综合记述一个领域、部门、行业年度发展变化情况,是对该类目年度情况的综合记述和概括,其作用是提供年度内该行业或部门的总体情况,以及年度发展变化的主要方面的内容。概况作为条目,在年鉴中承担反映相应领域全面情况的任务,是一个领域、部门、行业基本面貌的概述和综合。单一性记事条目是记述年度特定事物的条目,它单独记述某一具体事物,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发展中"点"的情况,以某一具体事物、事件、措施和现象为对象,选材讲究新颖,是年鉴内容逐年更新的主体。年鉴编纂者应正确理解和把握年鉴综述、概况和单一记事条目的功能和作用,在设计年鉴框架时注意三者间的区别,以及在年鉴中的功能和作用,编纂出高质量的年鉴精品。

  • 标签: 年鉴 综述 概况 单一记事条目 功能和作用
  • 简介:也许大家都记得:去年教师节期间,苏州的一条新闻通过电台、电视、报纸和网络等迅速传遍四面八方……那就是:高本大等三人被评为苏州市首批中小学教育名家。这新闻很快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

  • 标签: 苏州市 小学校长 吴中区 实验 中小学教育 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