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当代艺术家工作室式的团队创作或委托公司创作是艺术圈极为普遍的现象却又是较少研究的课题。我曾经一方面感佩于巫鸿在《走自己的路》(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的批评写作——他以严肃和谨慎的史学态度对艺术家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创作思路进行梳理并做出自己理性的理论判断,另一方面也对他的研究个案甚少涉及艺术家的国际策略、生产及资本运作情况而略感遗憾.

  • 标签: 创作思路 艺术家 《走自己的路》 2008年 美术出版社 生活经历
  • 简介:明清民营手工艺是伴随官营手工艺的衰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存在四种生产形态,即家庭手工艺、手艺人手工艺、作坊手工艺和工场手工艺。本文旨在从艺术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角度对明清民营手工艺的生产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探析明清时期民营手工艺的生产情况。

  • 标签: 封建专制 民营手工艺 生产形态
  • 简介:在纪念建党8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的大庆之际,我作为一个五六十年代进藏至今仍在守望这一片净土的老文艺工作者,情不自禁地想起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为我们的文艺工作制定了有如暗夜中明灯一般的指导理论,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延安讲话”,邓小平同志的四次文代会“祝辞”,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指导我们西藏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在五十年中虽有曲折坎坷,但仍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创造了六十年代前期、八十年代前中期和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三个高峰时期,并迎来了今天这新世纪随着中华民族全面复兴,西藏文学艺术和文化全面繁荣,迈上历史最新高峰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守望 文艺生产 高峰 文艺工作者 文学艺术 坎坷
  • 简介: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由"科技生产力"带领"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如今,在后工业时代背景下,对传统生产力重新反思并提出"设计生产力"的构思愈来愈显重要。笔者对设计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多重属性和运行机制进行探索,并对设计生产力的社会意义进行归纳。

  • 标签: 设计 生产力 科技 中国制造 多重属性
  • 简介:8月24日,由张海涛策划的陈友桐——“生产”艺术项目于北京元典美术馆地下实验场进行。很据项目规定,开始的前五天对外开放同时观众可以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生产型号进行预约定购,每人限购一款,30天的时间内会按照订单的先后生产发货,以快递到付形式寄到观众留下的地址。

  • 标签: 实验场 艺术 对外开放 美术馆 张海涛 观众
  • 简介:"网红"和"网红经济"自2016年以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罗辑思维联合徐小平等投资papi酱1200万元的事件更是将网红风潮推向了一个新的制高点。《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显示,预计2016年红人产业产值接近580亿元人民币,"网红"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见一斑。

  • 标签: 变迁背景 资本市场 生产机制 徐小平 年红 社群化
  • 简介:文章从创作主体、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者三个方面,对中日动画生产过程中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在创作风格和产业运营两方面,对当代中国动画工作者进行的建议和启发。

  • 标签: 中国动画 日本动画 生产 比较
  • 简介: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蒙古族特色产品设计的创意分析,并研究了解内蒙古地区从事特色产品设计产业发展的中小生产企业战略,提出地方特色中小生产企业的产品设计科学化设计管理模式,为促进企业效益与地方环境文化传播做出贡献。

  • 标签: 地方特色产品 中小企业 设计管理
  • 简介:18世纪的荷兰现代性表征:奇异的“中国风”和荷兰的老贵族从全球史角度看,荷兰的黄金时代(17世纪),意味着荷兰贸易帝国在亚洲的扩张。其中就与中国的贸易而言,荷兰最初的计划是在中国沿海建立自己的据点,但是随着一系列的军事失败,荷兰在1660年代就彻底退出了中国沿海,并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派船到中国,而选择在巴达维亚坐等中国商船的到来。到了172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则选择返回中国沿海,并去到清政府唯一允许的对外贸易口岸广州,开设“洋行”(factory),与中国的生产商建立外贸品供货网络,大量进口中国工匠师傅绘制的油画、瓷器以及漆器,然后转卖到欧陆消费品市场,并成为了较早向欧洲市场供应中国艺术品的一条重要渠道。

  • 标签: 中国形象 荷兰 再生产 博物馆 当代 中土
  • 简介:临武傩戏是千百年来传承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的宝贵文化资源,是具有重要使命和意义的中华瑰宝。在现代文明和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临武傩戏逐渐淡出民间艺术的舞台,面临着消失和破坏的威胁。当下,文化创意产业时代的到来为临武傩戏的保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这个契机是临武傩戏进入现代社会和大众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文化创意产业和临武傩戏的结合,使临武傩戏文化创意产品成为经济市场上极具潜力的新欣产业,经济市场将迎来全新的动力,为临武傩戏非遗文化的传播打开了一扇窗。

  • 标签: 临武傩戏 文化遗产 文化创意产业
  • 简介:伴随着2008年起全国服饰品制造业的断崖式下跌,中国服饰品生产企业迎来了一次重生的挑战和机遇,这便是以“互联网+”“跨界融合”“绿色智慧”为主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因此,本文以现代数码印花技术的应用作为切入点,探讨在此背景之下,传统服饰生产企业的未来发展和转型.

  • 标签: 工业4.0 智造 数码印花
  • 简介:全文转载 (3篇)赵德明 《不忘记承诺———与巴尔加斯·略萨的两次谈话》(2000/3);转载:J4/2朱向前 《“中篇合为时而著”———略论当代(军旅)中篇小说的沉浮演变》(2000/4);转载:J3/3吕益都 《辉煌战争史,决战诗意浓———90年代全国解放战争史诗巨片叙事结构研究》(2001/1);转载:J8/4选作索引 (31篇)傅利民 《试析黑格尔论艺术想像》(2000/2);J1/2张 鹰 《论“前话”的艺术风格》(2000/3);J5/1苗再新 《自然为上———浅谈中国画的格调》(20

  • 标签: 人大复印 全文转载 国家权威性
  • 简介:城市边缘群体的边缘性表现之一就在于其生活的社会空间受到挤压和扭曲。这种空间的挤压又使得该人群被进一步边缘化。借助影像的直观性、易读性、共享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参与式影像实践可以拓展边缘群体的社会空间,建构其自身的主体认同。城市社区中的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拍摄培训、影像创作和影像分享等一系列影像实践活动,来帮助边缘群体积累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建构自身主体性的精神空间,从而以这种平民化艺术生产方式扩展和再造了边缘群体的社会空间。但是,边缘群体的流动性以及组织自身资源的相对缺乏也使得这一社会空间难以长期维持。

  • 标签: 影像 视觉人类学 边缘群体 社会空间的生产 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