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以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利用福建省漳州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备干污泥吸附剂。探讨了干污泥吸附剂制备过程中活化剂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活化剂与原料液固比四个因素对产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氢氧化钾浓度为3mol/L,氢氧化钾与干污泥液固比为2:1,活化时间为90min,活化温度为550℃。并且比较最佳条件下制备出的干污泥吸附剂与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发现最佳条件下干污泥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平衡吸附值能够达到8.53mg/g,略低于活性炭。

  • 标签: 干污泥 活化 氢氧化钾 亚甲基蓝
  • 简介: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以二氧化碳为C1资源的羰基化反应的最新进展,并分析了二氧化碳开发应用的可行性.常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烯烃、炔烃、卤代烃等发生羰基化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而光催化下二氧化碳与不饱和烃、酮、芳烃等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羰基化反应.

  • 标签: 二氧化碳 C1资源 羰基化反应 光催化 环境污染 环境净化
  • 简介:双波长一氧化碳激光器差分吸收微机检测系统主要用于微量元素检测和大气污染监测,它采用微机完成对两路差分吸收的激光调幅脉冲信号峰——峰值数据处理。具有高速、高精度实时监测功能,经用户实际使用,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使微机在激光——大气污染监测的应用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标签: 计算机 激光 检测
  • 简介:通过对过度训练大鼠补充黄柳菇总黄酮,观察大鼠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探讨过度训练后机体的氧化损伤状况及黄柳菇总黄酮对氧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过度训练后的大鼠血清抗氧化酶系受到严重破坏,而补充黄柳菇总黄酮的大鼠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血清抗氧化酶的活性.表明黄柳菇总黄酮可有效降低过度训练造成的机体氧化损伤。

  • 标签: 黄柳菇 总黄酮 过度训练 血清抗氧化酶
  • 简介:首次建立了气相色谱法与磁力搅拌器、顶空相结合,测定底泥中CO2的方法。取适量的底泥与磁力搅拌子放在100mL顶空瓶中密封。将顶空瓶放在集热式磁力搅拌器中,打开磁力搅拌系统,转动10min,停止,45℃平衡25min,抽取顶空气体1mL注入气相色谱仪配转化炉和FID检测器进行测定。基质加标回收率:99.71%,线性范围:0.06—8.0%,方法精密度:5.38%,方法检出限:0.08ug/kg。本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值得推广和实践。

  • 标签: 水体沉积物 顶空气相色谱 磁力搅拌
  • 简介:本文在对化学核心素养与考试大纲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元素化合物复习应体现的化学核心素养。以二氧化硫为例,尝试采用分类观、元素观、微粒观和守恒观等多角度表征,三维图、思维模型图等多形式构建知识网络,设计实验、一题练习等多方式呈现的复习手段。

  • 标签: 化学核心素养 三维知识网络 化学思维模型 实验探究
  • 简介:摘要实施新课程,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本节的教学内容是高中新课改必修1教材第5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课中的实验内容。我从课本实验中进行拓展,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同时引导学生提问并进行实验创新,从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快乐。

  • 标签: 新课程 过氧化氢酶 实验拓展
  • 简介:设计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实验,确定醇法提取柳蒿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按照GB/T5538-2005标准测定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醇法提取柳蒿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乙醇的体积分数为80%,提取时间3.5h,固液比为l:40(g/mL),提取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柳蒿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3.027%。随着猪油中黄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作用逐渐增强。柳蒿芽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 标签: 柳蒿芽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 抗氧化性
  • 简介:实验选择四溴二苯醚(BDE-47)与高氯酸盐(PER)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二者联合暴露对成年斑马鱼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实验设置(BDE-478.5+PER335)mg/L,(BDE-470.85+PER33.5)mg/L,(BDE-470.085+PER3.35)mg/L三种联合暴露组及二者各自单一的暴露组。暴露14天后,分别测定雌雄斑马鱼肝脏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结果显示,与两种物质单一暴露相比,联合暴露致使肝脏内SOD,CAT的活性增加,MDA水平增加,而GSH活性降低,实验说明,PER诱导加剧了BDE-47对成年斑马鱼肝脏抗氧化酶的影响,进一步产生了氧化应激。

  • 标签: 四溴二苯醚 高氯酸盐 联合暴露 成年斑马鱼 抗氧化系统
  • 简介:对接种马铃薯Y病毒后烟草叶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后5天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略有降低,10天以内其活性变化不大,20天后,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升高约14.12%,30天后,其活性又急剧下降,约降低32.30%,接种后叶片内的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说明马铃薯Y病毒侵染烟草的过程中伴随着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变化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加强及丙二醛含量的积累。

  • 标签: 烟草 马铃薯Y病毒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丙二醛
  • 简介: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CoAl2O4、CuAl2O4和ZnAl2O4,用XRD、TEM、Fr—IR和UV—Vis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扫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刚果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条件下。60min内CuAl2O4使刚果红降解率达90%以上。

  • 标签: 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 CoAl2O4 CuAl2O4 ZNAL2O4 可见光 刚果红
  • 简介:有氧耐力运动对人体有生理生化、心理等多面的良好影响,最利于人们的健康,可使人体获得最佳摄氧量,目前是大众体育锻炼主要推荐项目。PPAR在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机体内脂肪组织是有氧耐力运动项目能量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PPAR对有氧耐力运动的起着调控作用;尤其是最近发现的PPAR-DELTA是一种可以管理和调节不同基因活动的基因,相当于基因中的管家,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燃烧,所以又称为“脂肪控制开关”基因。因此研究PPAR的生理学效应对有氧耐力运动的调节作用将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有氧耐力运动 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