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特别是早期的儒家文化被认为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因素。从人本主义观照古代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孟子的"性善说"是古代人本主义教育的理论源头;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的教育原则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问答法、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坚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认识、自我探索。古代教育中的"生本"传统具有显著的人本特色,是现代教育可借鉴的传统文化资源。

  • 标签: 人本主义教育 教育原则 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
  • 简介:古代中国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有着发达的农业、享誉世界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以及影响极其深远的相关经济政策。本文谈谈如何深入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标签: 古代中国 中国经济 结构 原始社会 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
  • 简介:现代教育心理学很重视对学习有效条件的考察。我国古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文章主要考察了三个方面:影响有效学习的智力因素,包括观察正确、想像丰富、思维积极和注意集中。影响有效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远大、兴趣广泛、情感热烈、意志坚强与性格独立。影响有效学习的客观条件,包括教师指导、朋友切磋、环境安排、时间管理和方法得当。

  • 标签: 学习 影响学习的智力因素 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影响学习的客观条件
  • 简介:春节期间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捧红了一口章丘铁锅。该分集播出后仅几十分钟,“臻三环”章丘铁锅网店的2000余口库存卖光,后续产生10万口左右订单……一时间,洛阳纸贵、章丘无锅,新年后消费市场的首个风头,被一口传统铁锅抢去,背后饶有意味。

  • 标签: 古代中国 手工业 精神 工匠 春节期间 消费市场
  • 简介:刘老师:您好!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内容后.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不是很清楚,请帮忙解释一下,谢谢!

  • 标签: 古代经济 南移 重心 中国
  • 简介: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特质,使得文学艺术和医学虽异途发展但又相互融合;艺术的医学中和性,医术的人文艺术性,奠定了艺医有通的基础;而艺医兼备的圣人模式促进了艺医二者互通之处的不断进行和发展,贵生、致身的哲学理念和士人重身、致身的操作实践又使之得到了强化;治国救世成为二者防治疗救功能隐喻性延伸于社会、国家层面的交集点。

  • 标签: 治疗养生 圣人模式 贵生致身 发展理路
  • 简介: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乾隆十六年(1751)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政治之外,刘墉又是一位善学前贤且富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其书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自家面目,造诣精深,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名重一时且垂后世。刘墉行书于敦厚古拙中不乏飘逸,兼善小楷,后人称赞其小楷不仅有唐人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风致。

  • 标签: 法名 古代 中国 奉公守法 清正廉洁 政治家
  • 简介:蔡襄(1012--1067),字君谟。原籍福建仙游,后迁莆田。1030年(天圣八年)进士,历任多职。政治清明,谥忠惠。蔡襄精于书法,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苏轼称赞他说:“君谟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其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亦善草书,世人评曰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

  • 标签: 法名 古代 中国 虞世南 颜真卿 蔡襄
  • 简介:中国古代文论之所以能为今天所用,就在于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即沿用价值、生长价值、参照价值。所谓沿用价值,是指古代文论中的某些精华,尤其是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华,可以为今人所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生长价值,是指某些古代文论可以作为新文论的生长点,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出新的理论。有些东西虽不具备沿用价值和生长价值,但可作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参照系。判断上述三种价值的依据或标准有三条:用文艺实践来检验,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来审视,跟外国文论作比较对照。

  • 标签: 沿用价值 生长价值 参照价值 文艺学基础理论 文艺学应用理论
  • 简介:本专题是历年中考的重要命题点.根据对往年试题的分析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注意同类问题的比较.如古代史上两次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 标签: 专题复习 古代政治 中国 经济 文化 北魏孝文帝
  • 简介:知识组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知识的分类梳理1.四大发明(1)造纸术发明:西汉前期,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这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造纸方法;改进: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造出便于书写、价格低廉的植物纤维纸,人称“蔡侯纸”;传播:4世纪起开始传到朝鲜,后来又传到越南和日本,

  • 标签: 复习 四大发明 专题 科技知识 蔡伦 中国古代
  • 简介:中国在夏代建立学校的基础上,经商、周、秦、汉、隋的发展,至唐代就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的学校体制,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名额、学生人数、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经济基础的制约,直至18世纪60年代近代学校创设之前,物理知识的传授主要还是通过下列三种途径进行的.

  • 标签: 中国封建社会 物理知识 传授 学校体制 古代 学生人数
  • 简介:所谓地缘政治,指与地理因素紧密相关的政治问题。中原王朝有经过长期实践与积累形成的地缘政治观,其表述话语及内容构架,与近代西方的地缘政治理论迥异。其内容之丰富,较之近代西方的地缘政治理论毫不逊色,而应用广泛的程度则超过后者。

  • 标签: 地缘政治观 地缘政治理论 边疆 古代 中国 近代西方
  • 简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即以语言为媒介来塑造艺术形象,以实现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把握和主体思想感情的表达。语言作为文学的媒介和工具,是在时间的序列中绵延的线条。于培杰说:“语言的线型性质使它在反映现实生活时必须改变、扭曲对象的实际状态:共时性的现实存在变成了历时性的语言流动,三维空间的形体,被挤压到一维时间的线条中去。”

  • 标签: 中国古代文学 线性空间 艺术形象 社会生活 思想感情 审美把握
  • 简介: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曾创造了举世无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她分裂、统一,抵御外族入侵,大小战争不胜计数。人们在历次的战争胜负中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成就,逐步演绎出了不朽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最早揭示了战争的性质,闸明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发展脉络可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 标签: 中国军事 军事思想 发展浅析
  • 简介:(二)我国古代赋税征收依据(古代赋税制度的含义)。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

  • 标签: 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 征收依据 人头税 财产税 土地税
  • 简介: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重视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是指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对其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在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产生之前,人们是'知其母,不知其父','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对新生一代的抚养和教育是由原始群或氏族的成年人来承担。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

  • 标签: 家庭教育 个体家庭 原始社会末期 呱呱落地 杀猪 《颜氏家训》
  • 简介:宋徽宗赵估(1082-1135),宋神宗第11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8位皂帝。在位26年(1100—1125),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赵佶工花鸟、善人物,且精通忙法,创“瘦金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惜政事昏庸,使国家蒙难。元脱脱评说“未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 标签: 古代 法名 中国 宋徽宗 宋神宗 宋哲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