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运用Bertrandetal.(2002)模型,验证了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操纵的动机和路径。研究发现,具有提高利润含金量动机(也称匹配动机)或跨越经营现金流量零点动机的上市公司在受到行业冲击时,其现金流量反应的灵敏性显著低于其他公司,说明这些公司存在现金流量操纵行为。且当行业冲击为负向时,这些公司现金流量的敏感性下降更多,即操纵幅度更大。具有操纵动机的公司主要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给职工的现金”达到操纵的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嫌疑公司主要利用了“经营性应收”和“经营性应付”项目来操纵“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或“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 标签: 现金流量操纵 操纵动机 操纵手段 Bertrand ET al.(2002)模型
  • 简介:可比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旨在帮助信息使用者理解和比较不同会计主体信息的异同,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不同于已有研究,本文把公司报告动机纳入分析框架,考察市场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定价,以评价可比性带来的经济收益和成本。本文以2007—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当公司具有报告较高信息含量会计信息的动机时,"实质"可比性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的现金持有市场价值;当公司具有报告较低信息含量会计信息的动机时,"名义"可比性的提高反而会显著降低公司的现金持有市场价值。在使用公司固定效应方法和工具变量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并排除其他替代性解释后,本文研究发现依然成立。本文结果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会计信息可比性带来的经济收益和成本。

  • 标签: 会计信息可比性 报告动机 现金持有市场价值
  • 简介:中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中禁止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以公允价值回升的名义转回。本文研究发现:第一,被限制的四项长期资产减值在2003年至2005年问的确被用于多种目的的损益操纵,新准则的这一规定是有事实基础的:第二,除了减值的公允价值回升转回被用于损益操纵以外,名义上基于资产出售等交易事实的减值转出很可能也是操纵性减值转回的隐蔽通道;第三,2006年会计监管环境的强化起到了遏制减值突击转回的作用,甚至使部分多转操纵动机相比往年减弱,说明强化监管环境对遏制会计操纵具有积极意义:第四,2006年部分多减操纵动机较往年有所减弱,说明禁止转回规定已显现出遏制减值操纵的效果。

  • 标签: 盈余管理动机 监管环境 会计操纵 长期资产减值
  • 简介:本文以1997年至200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招股上市的267家公司为样本,对企业股份制改制过程中大股东操纵资产评估的动机和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一)控股股东有动机操纵评估结果,在改制时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比例的股份,实现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股份制改制前大股东完全控股的公司,由于没有制衡股东的约束,控股股东具有更强的动机和能力来操纵评估结果。大股东完全控股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的非正常评估增值率高于其他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二)由于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大股东以较小的资产投入获得了较大的股份,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无法达到其应有的水准。非正常评估增值率越高的上市公司,其未来会计业绩和回报率业绩均显著差于其他上市公司。本文研究表明控股股东在改制过程中存在通过资产评估侵占中小股东权益的行为。

  • 标签: 资产评估 非正常资产评估增值率 经济后果
  • 简介:信息披露问题关系到证券市场的有效运作,健康发展和市场约束力发挥等一系列问题。研究信息披露质量,对发挥证券市场监督作用和保护投资者利益是很有必要的。本项研究通过对上市公司披露WTO影响定性信息质量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规模较小,经营内向型的上市公司因对WTO影响准备不足,倾向于不披露;(2)未发现配对WTO信息披露有重大影响;(3)上市公司WTO定性信息披露有一定的可靠性,不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

  • 标签: 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WTO 证券市场
  • 简介:利用2002--2010年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大样本数据,本文检验了分析师报告收入预测(在报告盈利预测的同时额外报告收入预测数据)的动机和经济后果。经验结果显示,高内在能力、有私有信息和隶属于大券商的分析师,更可能报告收入预测。子样本中,小券商中高能力的分析师,以及明星分析师中高能力或具有私有信息的分析师更可能报告收入预测。上述结果支持了信号传递假说和声誉假说。最后,我们发现,报告收入预测的分析师预测,其盈利预测的准确性更高,并且市场对其盈利修改的反应更大。

  • 标签: 分析师 盈利预测 收入预测 预测准确性 市场反应
  • 简介:基于2010—2015年间存续的深沪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企业捐赠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互动影响视角出发,探讨上市公司慈善捐赠是出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还是企业或其管理层谋取私利的工具。研究发现:企业慈善捐赠水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存在负向的互动关系。按产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区分检验后发现,各类企业的捐赠私利性均较明显,且民营企业捐赠私利性强于国有企业,股权分散企业捐赠私利性强于股权高度集中企业。

  • 标签: 慈善捐赠动机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产权性质 股权集中度 企业社会责任
  • 简介:依据1986年—2008年期间以外国金融直接投资的形式在我国设立商业存在的跨国银行数据、运用PanelData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GLS估算方法,检验了跨国银行进入我国的动机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跨国银行进入我国“追求利润”的动机比“客户追随”的动机更加强烈;而制度质量上接近的程度则是跨国银行进行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 标签: 跨国银行 商业存在 对外金融直接投资 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 客户追随动机 追求利润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