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3 个结果
  • 简介:一、广西与东盟能源合作的背景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凭借其特有的区位优势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能源短缺问题也日益凸现,这同时也是东盟各个国家面临的问题。中国与东盟毗邻,开通能源通道是广西与东盟各国进行能源产业对接、实现能源优势互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这为广西与东盟能源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标签: 东盟自由贸易区 能源合作 产业对接 CAFTA 广西 能源短缺问题
  • 简介:2016年12月7—8日,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海中心”)与江苏省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南海研究2016年度论坛”在宁举行。开幕式由南海中心执行主任朱锋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李建平,

  • 标签: 中国南海 论坛 综述 南京大学 创新中心 评价中心
  • 简介:美国的马汉和英国的科贝特都是享誉世界的海权战略学家,他们的海权思想在产生背景、理论内容和后继影响等方面既存在共性又有着明显区别:虽然他们的海权思想均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但马汉海权论诞生于亟待海外扩张的美国,而科贝特的海权思想诞生于海洋霸权国英国;二者均重视海洋的重要性,但马汉强调海权优于陆权,科贝特则支持海陆均衡;马汉认为海权的核心是绝对制海权,科贝特则认识到了制海权的相对性;在海军战略和建设等方面,马汉建议建设进攻性舰队,强调海上决战,科贝特主张建设攻防兼备的均衡舰队,并阐释了有限战争思想;马汉的海权思想对当时世界各国海洋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持续到现在,科贝特海权思想对战后美国海军转型和当下美国的海洋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系统比较他们的海权思想,可为当下我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海权战略、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 标签: 马汉 科贝特 海权 海军战略
  • 简介: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绝大多数科技资源,在对撞机、加速器、托卡马克、激光器、极地科考站等重大科技基础建设方面实力雄厚。但是,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在该领域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摆脱了经济和社会危机后,特别是普京等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恢复和促进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中国应在核聚变、激光器、航天等俄罗斯具有优势的大科学装置领域与其开展务实合作,以促进中国在上述前沿领域的快速发展。

  • 标签: 俄罗斯 科技 基础设施
  • 简介:俄国对西伯利亚民族的研究始于18世纪。16世纪末俄国哥萨克东征,并逐渐吞并了西伯利亚大片领土,将当地近30个小民族强行置于俄国殖民统治之下。18世纪上半叶,俄国在彼得大帝改革之后,遵循彼得大帝生前的遗嘱,耗费巨资,组织了两次北方大考察(又称白令考察)...

  • 标签: 西伯利亚 小民族 民族史 民族研究 尤卡吉尔人 堪察加
  • 简介:联盟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种国家间关系,对其研究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有助于学者们将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运用于具体的国际关系研究.围绕着联盟的起源这一主题,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在最近的十多年来,这一主题的研究又与单极体系内的联盟现实相结合,提出和分析了如下方面的核心问题:联盟需要什么样的共同利益基础;制衡性的联盟为何没有出现;国际结构如何塑造大国的联盟选择;地理因素如何影响联盟的形成以及联盟起源的其他根源有哪些.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这些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总的来看,现实主义范式的研究占据了主流地位,系统性的理论创新不够,并没有提出解释联盟起源的新的核心概念,即如果把联盟界定为一种明确、稳定的战略关系,而非仅仅是针对安全威胁的军事同盟的话,仅有结构现实主义和威胁平衡理论是不够的;联盟起源的理论研究仍然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建构一种更加普遍的、有强大解释力的利益关系概念,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国家的联盟选择战略,将会有助于更加具体深入地了解联盟的起源.

  • 标签: 联盟的起源 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 理论进展
  • 简介:一、菲律宾经济概况1992年拉莫斯总统执政后,经过了几起几落的菲律宾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从1992年到1996年,菲律宾GDP基本保持了递增的增长速度,从1992年的0.3%增加到1996年的5.7%①.虽然经历了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和2001年的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但菲律宾经济较快地走出了低迷状态,2002年GDP增长率达到4.6%②.

  • 标签: 菲律宾 对外贸易 金融危机 劳务输出 市场竞争
  • 简介:前殖民时代,“潘泰”是活跃在华南和东南亚北部的出色马帮商人,他们实际控制了整个云南的马帮贸易。从贡榜王朝晚期开始,“潘泰”开始在曼德勒定居。1868年,华人清真寺的建成标志着“潘泰”在曼德勒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群体。1873年,云南杜文秀起义失败后,大批云南穆斯林逃亡到缅甸,曼德勒“潘泰”的数量逐渐增加。虽然第一代“潘泰”的数量还不多,但是他们保持下来,标志着曼德勒第一批华人穆斯林会众历史的开端。

  • 标签: “潘泰” 缅甸 云南
  • 简介: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绥芬河市初步具备了城市国际化的基础。绥芬河市在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过程中,应以境内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先导,以国际性的产业集聚发展为支撑,重点放在经济国际化、社会国际化、基础设施国际化和制度文化国际化等四大领域。加快打造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生产服务环境、体现国际品质的生活服务环境和遵循国际惯例的投资服务环境,把绥芬河建成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相衔接、相适应、相配套的前沿窗口,真正成为对接俄远东开发、符合国际惯例的先行区。

  • 标签: 绥芬河 俄罗斯 国际化
  • 简介:近年来,世界华文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其华文教育的特点也不同。本文通过对东南亚与日本华文教育的比较,分析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 标签: 东南亚 日本 华文教育 比较
  • 简介:南沙群岛中目前有驻军的岛礁数量为51座,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分别占据其中的29座、8座、6座和8座。中国驻军岛礁位于南沙群岛核心部位,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可充分借此优势将中国南沙人工岛规划建设为南沙海域的行政管理中心、交通枢纽、渔业基地和油气基地,并附以一定程度的军事建设为南沙海域安全提供保障。我国驻军的美济礁、渚碧礁、永暑礁互为犄角,且现已建设成南沙最大的人工岛屿,在此建设军事基地能够有效地监控和维护南沙海域的海空安全,并且可以同步建设为我国开发南海中建南盆地、万安盆地、南薇西盆地和礼乐盆地的石油开发与保障基地。建议采取"西进东出"的策略,以永暑礁作为西进的战略基点,抢先进行南沙西部深水油气的勘探开发作业;以美济礁作为东出的战略基点,强化对南沙东部的无人岛礁的控制,同时加快对南沙东部渔业资源和礼乐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进程。

  • 标签: 南沙群岛 驻军岛礁现状 开发战略
  • 简介:白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之后成为独立国家以来,在继承和改组原苏联时期遗留在其国内的边防武装力量的基础上,陆续与周边国家签订了有关边界的条约,划定了与邻国的边界。为贯彻落实《白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切实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应对边境地区出现的威胁国家与边界安全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白俄罗斯政府通过适时分析国家边境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态势,通过改组和加强边防机构体系,制定和颁布有关边界和边防部队法律,加强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边界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有力地维护了本国的边境安全利益。

  • 标签: 白俄罗斯 边防部队 边界 国家安全
  • 简介:2015年12月18日,《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2016年选题研讨会在国际关系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小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尉际关系研究院、国防大学、南京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国际安全研究 选题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外交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
  • 简介:本文回顾了1995年以来南海发生的几次主要事件,由此说明,进入21世纪后,南海主权争议的突出问题将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南海疆域研究将出现新动向,即在继续从事历史主权研究的基础上,把着重点转向以国际法、为依据,研究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域划界问题.

  • 标签: 21世纪 南海主权 海洋法 新动向
  • 简介:印度梵语诗学在中国学界的译介还不到一个世纪。由于语言的问题,中国学界只有极少数人从事梵语诗学的翻译和介绍。迄今为止,这种翻译介绍已经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果。伴随对梵语诗学的译介,一些学者开始了对梵语诗学的系统研究或专题研究,有的学者还进行中印、印西诗学比较研究。这使梵语诗学在中国学界逐渐受到关注。还有两住学者利用梵语诗学进行文本阐释。

  • 标签: 梵语诗学 比较诗学 比较文学
  • 简介: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力量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也提出要在21世纪成为海洋大国,广西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省区,对国家实施"海洋大国战略"要负起应有的责任,应该实施建设海洋经济大省区战略。

  • 标签: 海洋经济 广西 战略
  • 简介:拉丁美洲是西半球唯一的发展中地区,中国是东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拉两地人民跨越浩淼万里的太平洋天堑,相互交往长达近500年.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与拉美国家不约而同地实施了改革开放发展战略,均经历了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大变革,为中拉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推力和空间,中拉关系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迈入21世纪,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为进一步加强中拉关系提供了新契机与新平台.双方领导人均站在新世纪的"了望台"上,谋篇布局,展望未来,力图用战略的眼光发展双边关系.正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所指出:"进入新世纪,中国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南南合作的战略高度出发,更加重视中拉关系."

  • 标签: 中国 拉丁美洲 国际地位 财政政策 世界经济体系 经济全球化
  • 简介: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以首尔市江南区前区长、韩国证券金融公司前总裁孟廷柱为团长的韩国国家经营战略研究院青年政治家代表团一行10人,于12月12—18日访华。在京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交流协会副会长王志珍会见并宴请代表团,交流协会副秘书长白宏魁主持工作会谈;

  • 标签: 代表团 研究院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战略经营 韩国 访华
  • 简介:印度洋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而东非沿海地区作为印度洋贸易圈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所至的最远区域,无论是在古代商路的贸易往来中,还是在当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交流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古今丝绸之路的发展还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繁荣。本文试图梳理中国与东非国家人文交流合作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 标签: 中国 东非 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