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自发光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了人类的生活之中.在它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应该考虑长时间使用自发光设备人体视觉及生理节律的影响.通过现右研究的分析总结,探讨了关于S发光设备影响生理节律方面的研究方法,解释了在不同研究中实验结果相悖的原丙及解决方案,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该课题的方向及应用空间.

  • 标签: S发光电子设备 睡眠 生理节律 光环境
  • 简介:研究了碳负极纵向面密度均匀性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负极纵向面密度差从1.52mg·cm^-2降低到0.12mg·cm^-2时,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由81.9%增加到88.9%。以纵向面密度差分别为1.31mg·cm^-2和0.35mg·cm^-2的负极所制备的电池,其2C放电容量分别为0.2C放电容量的93.1%和96、5%,经157次1C充放电循环后,放电容量分另4为初始容量的80.6%和88.9%。在负极制备中监测电极的面密度的变化,可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碳负极 面密度均匀性 首次充放电效率 性能
  • 简介:本文从LED器件的参数着手,分析TLED器件的各类参数LED全彩显示屏整屏参数的影响。LED显示屏的参数控制和品质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LED器件 LED 全彩显示屏 性能参数
  • 简介:近些年来,笔者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长期从事热水器相关的阀门设计,中外各类电磁阀门略有研究。3V自吸电磁阀是笔者开发生产的阀门的一种,故现有电磁阀行业标准QB/T2278.2-96《自吸电磁阀》中一些问题总存在一些疑问及个人的见解,提供给大家一起探讨。

  • 标签: 保持电压 释放电压 温升 气密性
  • 简介:利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过量镍粉Ni(OH)2电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放电后镍粉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电极中的镍粉在碱性电解液中会氧化成活性物质β—Ni(OH)2,从而对放电容量作出贡献,同时因氧化使导电性降低而影响Ni(OH)2的放电效率。利用镍粉作空白试验对照,将电极在第4~6周期的放电容量扣除镍粉的贡献可尽量准确地测定Ni(OH)2的放电容量。

  • 标签: Ni(On)2电极 镍粉 放电比容量 循环伏安法 结构表征
  • 简介:介绍了采用物理掺杂和化学包覆分别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中掺杂不同量的聚吡咯(PPY)的方法,考察了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物理掺杂时,适量聚吡咯能够明显提高电池的工作电压平台和放电容量.采用化学包覆时LiMn2O4/PPY复合电极具有较大的放电容量但工作电压平台较低.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聚吡咯 LIMN2O4
  • 简介:发光二极管(LED)因其高效节能等优点成为取代白炽灯等传统光源的绿色光源,但LED驱动电路常包含纹波电流输出,影响了其优异性能。文章旨在研究纹波电流LED光输出和光效的影响,从而对LED驱动电路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纹波电流 发光二极管(LED) 光效
  • 简介:本文结合酒钢,特别是老厂现有风机、泵类设备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实行变频改造以达到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节能高效目的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实施的建议及措施。

  • 标签: 风机泵类设备 变频调速技术 节能 改造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Li含量的LiMnO2。采用XRD和SEM研究不同锂含量对于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采用恒流充放电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在800℃氮气保护下煅烧8h,Li/Mn=1.05的材料具有完整的正交层状结构,在0.2C的放电倍率下,表现出了最好的电化学性能,最大放电容量为173.03mAh/g,经过30次循环后的放电容量维持在172.39mAh/g。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MNO2
  • 简介:针对隔爆型电动机传动方式的选用,通过隔爆型电动机隔爆间隙的计算,电动机传动效率与电动机使用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比较,提出了使用皮带轮传动可能对隔爆电机性能产生的影响。

  • 标签: 隔爆型电机 皮带轮 隔爆间隙
  • 简介:以NaOH为沉淀剂,通过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LiCo0.05Mn1.95O4,讨论沉淀剂浓度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当沉淀剂NaOH浓度为4mol/L时,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6.3mAh/g,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为97.2%,产物的电化学性能较好.在3.0~4.3V循环,在最优条件温度为30℃、pH为10.2、沉淀剂浓度为4mol/L时制备的产物,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0.1mAh/g,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为95.7%.

  • 标签: 锰酸锂(LiMn2O4) 锂离子电池 共沉淀 沉淀剂浓度
  • 简介:为了降低电池内气压,避免电池过充电漏气,进行了几种不同材质的隔膜及不同电液量GNYZ3板式蓄电池内气压影响的试验,确定最佳隔膜为维纶布,此时的合理电液量为电池电液量应控制在15.5~16g;环境温度在15~25℃范围内,5小时率电流充电7h或10小时率电流过充18h的方法进行过充电,电池内气压不会高于3.0MPa,使用时环境温度在20~40℃范围内以5小时率电流充电7h,电池内气压不会高于3.0MPa。

  • 标签: GNYZ3板式蓄电池 隔膜 电液量 内气压
  • 简介:选择4mol/L的HCl,HNO3,H。SO4和KOH溶液分别对铝箔进行一步腐蚀处理。不同处理方法制成的超级电容器进行电化学阻抗、恒流充放电、倍率充放电和最大脉冲功率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经过HNO。和H。SO。处理的集流体制成的超级电容器性能最佳,最大比功率分别为9275W/kg和9837W/kg,考虑到成本和环保,H:SO。处理的集流体最具有实用化的可能。

  • 标签: 超级电容器 集流体 最大比功率 实用化
  • 简介: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合成了Li1-xNaxMn2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Na部分取代锰酸锂中的Li,期待能够弱化Jahn-Teller效应,提高锰酸锂的循环稳定性。实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预测。取代量为x=0.06时最佳。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锰酸锂 取代 Jahn—Teller效应
  • 简介:用传统充电方案与新的充电方案交叉的方法36V/10AhLiFePO4锂离子电池组进行循环性能测试,结果发现:新的充电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池组的循环性能,对于单体性能差异较大的电池组,其改善效果尤为明显。通过实验分析发现,电池组循环性能的衰减主要是由于电池组整体的差异性而使得充电容量的衰减,而非单体性能的下降。另外,通过电池组中3个单体进行单独放电而故意加剧电池组间单体电池荷电状态失衡,从而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单体间自放电率差异较大的情形。在此种状态下,新的充电方案可以通过10次的循环过程将电池组容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新的充电方案可以有效地均衡电池组间单体容量差异,从而避免使用过程中由于单体间自放电差异的存在和累积而导致电池组寿命的急剧缩短。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循环寿命 充电方案
  • 简介:主要探讨了忽略反射面与观察点距离的不同,而简单将反射面亮度投影到平面上,进而导出一些照明评价参数的作法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平面和空间曲面亮度效果差异特例进行了计算,供参考.

  • 标签: 反射面 观察点 空间的明亮感(Feu) 平面投影的亮度(NB)
  • 简介:在1mol/LLiPF6/(EC+DMC+EMC)(体积比1∶1∶1)电解液中加入不同体积比的亚硫酸丙烯酯(PS)制成不同的电解液,用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谱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PS,可改善电解液与石墨负极材料的相容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低温性能.其中,电解液中PS含量为3%时,与不合PS的电解液相比,常温循环200周后电池容量保持率提高了8%;同一放电制度下低温-40℃的放电容量提高了4.9%.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亚硫酸丙烯酯 电解液 低温性能
  • 简介:研究了木素磺酸钠铅蓄电池负极容量和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HRPSoC)下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木素磺酸钠含量的增加,铅蓄电池负极初始容量会随之增加,但是在HRPSoC状态下,由于木素磺酸钠吸附在铅表面,阻碍了其充电过程,所以随着木素磺酸钠的增加,充电过程极化增大,其HRPSoC时的循环寿命也随之缩短。

  • 标签: 铅蓄电池 木素磺酸钠 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HRPSoC) 铅蓄电池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