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环己酮为原料,合成了9个结构新颖的N-(芳基磺酰氨基乙基)-1,6-己内酰胺(3),其结构均经IR、^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供试的6种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其中3a、3b、3d和3g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活性与对照药剂百菌清相当,抑制率大于90%。

  • 标签: N-(芳基磺酰氨基乙基)-1 6-己内酰胺 合成 杀菌活性
  • 简介:摘要视阵挛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扫视侵扰类型,是多方向的无规则的无间歇期的连续性快速眼球运动,导致眼球固视维持障碍类似“跳舞”。报道1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所伴发的视阵挛体征。该患者于病程第5周病情达峰,在非惊厥持续状态基础上出现视阵挛现象,伴口角及四肢频繁不自主抽动。在抗癫痫、甲泼尼龙及丙种球蛋白冲击等积极治疗下,视阵挛现象至病程第7周逐渐缓解。国内关于此类眼征的报道不多,结合文献分析其可能的产生机制,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体征的认识。

  • 标签: 视阵挛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脑炎 扫视侵扰 眼震
  • 简介:本文回顾三聚磷酸钠在洗涤剂的应用以及现今全球禁磷的法规状况。另外也讨论了传统螯合剂如NTA与EDTA的最新危害标示,以及绿色螯合剂GLDA(谷氨酸二乙酸四钠)与MGDA(N,N-二羧甲基丙氨酸三钠盐)的相对安全性质与应用特性。最后分享了绿色螯合剂在三个洗涤剂应用的例子。

  • 标签: 螯合剂 绿色 谷氨酸二乙酸四钠 N N-二羧甲基丙氨酸三钠盐 性能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20例,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60例。对照组采纳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纳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EF、FEV1/FVC以及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N-草酰基-D-苯丙氨酸(NOFD)对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将18只6 ~ 8周龄的健康C57BL/6J雄性小鼠按区组随机法分为3组:对照组、4 Gy γ射线全身照射组(简称照射组)和4 Gy γ射线全身照射+ 5 mg/kg NOFD组(简称照射给药组),每组6只。照射给药组于照射前2、16 h及照射后3 d分别腹腔给予5 mg/kg NOFD,对照组和照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时间和次数与照射给药组相同。采用血细胞计数仪分析各组小鼠外周血血细胞数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B细胞、T细胞、髓系细胞的百分比,骨髓细胞中造血干细胞(HSC)和造血祖细胞(HPC)的数量及百分比,骨髓细胞中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和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采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实验和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实验检测骨髓细胞的增殖能力。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结果与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组小鼠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加[(9.05±0.16)×109个/mL对(9.57±0.15)×109个/mL],T细胞的百分比升高[(11.54±0.20)%对(15.31±1.88)%],髓系细胞的百分比降低[(32.67±2.87)%对(24.90±2.19)%],HSC的数量增加[(2.24±0.54)×103个/股骨对(6.77±1.67)×103个/股骨],同时HSC和HPC在骨髓细胞中的百分比[(0.09±0.02)%对(0.59± 0.13)%;(0.62±0.14)%对(1.82±0.43)%]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98~3.633,均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BMNC)和HPC中线粒体ROS自由基(MitoSOX)的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降低[(6.66±0.56)×103对(3.19±0.25)×103;(2.51±0.46)×103对(1.20±0.35)×10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50、2.282,均P<0.05);同时照射给药组小鼠BMNC、HPC和HSC中γ-H2AX的MFI明显降低[(10.25± 0.77)×103对(7.22±0.15)×103;(18.37±2.52)×103对(12.44±0.34)×103;(26.05±2.64)×103对(17.16± 1.20)×10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56、2.577、3.070,均P<0.05)。集落形成单位实验结果显示,与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组CFU-GM(12.33±1.48对24.00±3.92)和CFU-S(6.00±1.07对10.83±1.01)明显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8、3.288,均P<0.05)。结论NOFD对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辐射损伤 造血系统 活性氧 辐射防护剂 N-草酰基-D-苯丙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中N-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COPD患者,根据病情随机分为COPD组(A组)与COPD合并肺心病组(B组)。COPD合并肺心病组再依据病情分为功能代偿和功能失代偿两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浆NT-P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是否有肺心病及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B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A、B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肺心病功能失代偿组患者血浆NT-P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功能代偿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T-PproBNP可作为判断COPD患者是否患有肺心病,右心室功能受损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 标签: N-端脑钠肽前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阿奇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1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对照组加用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FEV1、FVC以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好转(P<0.05);与对照组治疗比较,联合组治疗后FEV1、FVC以及FEV1/FVC改善更加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RP、IL-8以及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上述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机体炎症水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阿奇霉素 N-乙酰半胱氨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前体 N-末端片段对心衰和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 。 方法:收取 我院50 例心衰和呼吸困难 患者作为观察组 ,再选取 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收取 时间在2015 年 10 月 2 日 直至 2017 年 1 月 20 日 ,对两组受检者的血浆脑钠肽前体 N-末端片段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心衰和呼吸困难 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 4685.15 ±2910.90 )pg/ml 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浆脑钠肽前体 N-末端片段 (

  • 标签:
  • 简介:以丁二酸酐为酰化剂,制备了Ⅳ-琥珀酰化壳聚糖,并研究了将其钠盐(N-琥珀酰化壳聚糖钠)溶液与淀粉复配作为卷烟纸表面施胶剂对卷烟纸表面强度和抗菌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Ⅳ-琥珀酰化壳聚糖钠/淀粉表面施胶剂用量为0.6%时,纸张抗张指数、耐破指数、撕裂指数和耐折度分别提高26.1%、79.0%、48.6%和18.8%;N-琥珀酰化壳聚糖钠与淀粉的质量比介于5:2~1:3时,抑菌效率可达93.3%~98.1%。

  • 标签: 卷烟纸 N-琥珀酰化壳聚糖钠 表面施胶 表面强度 抗菌性
  • 简介:AseriesofnovelN-(3-furan-2-yl-1-phenyl-1H-pyrazol-5-yl)amidesderivativesweredesignedandsynthesized.Theirstructureswereconfirmedby1HNMR,13CNMRandHRMS.Alltitlecompoundswereevaluatedfortheirherbicidalandantifungalactivities.Preliminarybioassayresultsindicatedthatthetitlecompoundsshowedgoodtomoderateherbicidalactivityat1000mg/L.Compound6qpresentedthebestactivityagainstDigitariasanguinalis(L)Scop.,AmaranthusretroflexusL.andArabidopsisthalianawithaninhibitiondegreeoffive.Compound6dalsoshowedaninhibitiondegreeoffiveagainstD.sanguinalis.Inaddition,at50mg/L,mostcompoundsexhibitedgoodinvitroantifungalactivityagainstSclerotiniasclerotiorum,withcompound6cshowingover90%antifungalactivityagainstS.sclerotiorumandPelliculariasasakii.

  • 标签: 酰胺衍生物 生物活性 设计合成 除草活性化合物 抗真菌活性 油菜菌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应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收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90例,随机抽取45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另4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其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有效率、肺功能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中,应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高风险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稳定期高风险COPD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前者行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加服NAC,比较2组治疗1年后的肺功能、CCQ问卷结果、急诊或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肺功能上,2组治疗后FEV1、FEV1/FVC、6分钟步行距离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CCQ得分及观察期内急诊或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NAC联合噻托溴铵等药物治疗稳定期高风险COPD,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及急诊次数,效果显著。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型肝炎不同分期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N-聚糖丰度变化,依此建立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N-糖组模型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169例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资料,采用基于DNA测序仪的荧光标记糖电泳技术,检测和分析患者血清中9种N-聚糖。基于肝纤维化各期N-聚糖相对含量变化,应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方法建立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等评价其诊断效力,并与其他肝纤维化诊断模型比较。结果N-糖组诊断模型(模型B和模型C)在区分纤维化S1~S2与S3~S4和S1~S3与S4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0.776,0.827),高于GlycoFibroTest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0.760,0.807)、GlycoCirrhoTest(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0.722,0.787)、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的比值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0.755,0.751)、肝纤维化4项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0.730,0.774)和S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0.707,0.744),但模型A(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0.752)在区分纤维化S1与S2~S4时诊断效力仅低于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的比值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0.807)。当N-糖组模型与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的比值指数联合诊断各期肝纤维化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模型A、模型B和模型C)为0.839、0.825和0.837,提高了诊断效力。结论血清N-糖组模型诊断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炎,丙型,慢性 肝硬化 诊断模型 N-糖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重症及难治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出重症监护病房(ICU)后接续治疗阶段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提出接续治疗流程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科普通病房收治的重症及难治性抗NMDAR脑炎,重点关注转出ICU至出院的接续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重症及难治性抗NMDAR脑炎20例,男女比例为9∶11,转入普通病房时病程为4.4(2.0,6.0)个月。6例神志清楚,6例为昏迷状态,5例为恢复早期,3例为恢复后期。并发症包括重度营养不良、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白细胞减少等。7/18患者脑脊液抗NMDAR抗体高滴度阳性(≥1∶100)。10例接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少数患者使用激素冲击(1例)、利妥昔单抗(2例)、鞘内注射甲氨蝶呤(1例)和环磷酰胺(1例)治疗,所有患者加用长程免疫制剂吗替麦考酚酯(1.0~3.0 g/d)。随访17.0(8.0,27.0)个月,16例(80%)患者预后良好(mRS≤2分),病死率10%。结论接续治疗阶段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突出、合并症多,治疗周期较长。全面评估神经功能与并发症情况,采取个体化的免疫治疗,联合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多数患者远期预后较好。

  • 标签: 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 脑炎 重症监护 治疗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误诊为精神障碍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8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误诊为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精神症状特征、病程特点、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共收集121例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筛选出误诊为精神障碍的43例。43例患者中,16例(37.2%)存在前驱症状,所有患者均有精神行为异常(100%),其中癫痫发作32例(74.4%)、意识水平下降13例(30.2%)、不自主运动21例(48.8%)、记忆力下降15例(34.9%)、言语功能障碍8例(18.6%)、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中枢性低通气、自主神经功能障碍)8例(18.6%),各种不同症状可能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或相继出现,症状完全缓解或只留下轻微肢体障碍者38例,遗留精神异常和癫痫发作反复入院者5例,复发率占11.6%(5/43)。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为精神障碍,延迟治疗会导致病程延长,预后不良。

  • 标签: 抗NMDA受体脑炎 免疫介导 精神障碍 首发症状 误诊 精神科 临床研究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纤维化大鼠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组)高、低剂量组,造模第7天后取血浆及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肺纤维化模型组大鼠BALF和血清中GSH含量及SOD水平的显著下降,高、低剂量NAC组血浆中GSH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用高、低剂量NAC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BALF和血清中SOD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且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纤维化大鼠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 标签: N - 乙酰半胱氨酸 肺纤维化还原型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与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间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行盐酸氨溴索治疗)和观察组(行N-乙酰半胱氨酸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各50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FVC(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一秒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盐酸氨溴索单一治疗相比,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应用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可提高有效率,改善肺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盐酸氨溴索 小儿支气管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BNP)、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并发疾病的相关性,探究BNP、LP(a)指标在冠心病并发心肌梗死类疾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42例经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类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2例经临床诊断为非心肌梗死类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二组纳入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血清学BNP和LP(a)二项指标检测,统计分析相应数据;利用ROC曲线对BNP和LP(a)二项指标与冠心病并发心肌梗死类疾病的临床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BNP和LP(a)二项指标的平均水平与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 标签: BNP LP(a) 冠心病 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