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手术患者手术体位安置。方法体位安置前手术床及体位垫的准备,手术患者的准备,手术患者俯卧位的安置。结果舒适安全的体位摆放,使手术顺利进行,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手术室护士准确熟练的安置俯卧位,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和安全,降低了因体位安置不当给患者和手术室护士带来的风险。1

  • 标签: 俯卧位 安置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水囊在特殊手术体位应用后,患者骨隆突处有无造成压力性损伤及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骨隆突处压力损伤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体位手术,实验组患者应用自制水囊进行体位手术。结果使用水囊后的患者骨隆突处无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结论自制水囊对预防患者手术中骨隆突处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有确切效果。

  • 标签: 自制水囊 骨隆突处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通过对比术后神智皆为清醒的全麻、硬膜外麻醉后患者不同体位对机体的不同影响,寻求患者更舒适及更利于术后恢复的体位。所有观察组病人垫枕卧位,按平日习惯及手术需求体位随意。对照组去枕平卧6h。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后6h头痛、呕吐及肩背痛发生率。

  • 标签: 麻醉后体位 舒适 安全
  • 简介:腹腔镜手术比传统手术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患者疼痛轻,切口小,出血少,越来越受欢迎及认可。但由于腹腔镜手术难度高,除适当选择适应证及经验丰富的医师外,体位要求也非常重要,正确的手术体位可获得良好的术野显露,防止肢体、神经等意外损伤的发生,因此在完成各类腹腔镜手术时,体位的正确与否及妥善的护理防范直接影响手术的进展与成败,现将我院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腹腔镜术 手术体位 护理
  • 简介:目的:提高洗胃质量,提高抢救药物中毒患者的成功率。方法:坐卧位插管洗胃:插入深度45~55公分,总量113000~15000毫升;左侧卧位洗胃:插管深度、灌洗总量都与坐卧住插管相同;先取平卧位插管后立即左侧卧位,头低于腰部,使口腔位置低于喉头。结果:两种体位洗胃时比,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药物中毒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洗胃效果好。

  • 标签: 体位 药物残留 并发症
  • 简介:综述了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的国内研究现状。主要包括麻醉分类及术后体位护理常规,全麻术后体位护理现状和椎管内麻醉术后体位现状。认为护士应参照国内外关于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的研究新进展,为病人采取舒适卧位,减少麻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麻醉术后 体位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手术体位摆放的护理配合以更好地完成手术。方法配合完成10例颈椎后路手术体位的摆放及护理。结果10例颈椎后路手术患者无出现护理的并发症,手术顺利完成。结论熟练的手术体位摆放,细致的观察和护理,能减少手术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颈椎后路 手术体位 摆放 护理
  • 简介:摘要:所谓体位,就是指患者在适应医疗护理,或是休息时的卧床姿势。根据临床调查来看,适宜的体位在预防并发症、增强患者舒适感、减轻症状病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对麻醉术后体位护理展开深入探讨,就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医疗护理 临床研究 麻醉手术 体位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骨科患者体位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方法: 以“提高骨科患者体位护理正确率”作为招远市人民医院骨科病区2019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改善项目,成立护理质量改善小组,选取招远市人民医院骨科病区2019 年6月~ 2019 年10月收治的腰部及下肢骨折住院患者200 例为研究对象,首先于2019 年6月随机抽出4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体位护理正确率。正确21例,正确率52.5%。根据调查结果,评估影响骨科患者体位护理正确率的要因,讨论制定实施“提高骨科患者体位护理正确率”的措施,制作查检表,每月查检并讨论完善护理措施。 结果:患者体位护理正确率逐月提高,2019年10月正确率达95% 。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从90.6%提升到97.8%。结论:评估骨科患者体位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完善并实施提高骨科患者体位护理正确率”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体位护理正确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骨科患者 体位护理 难点与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状腺手术病人的体位放置和围手术过程中体位护理干预对于甲状腺手术治疗情况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医护工作人员要使用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办法,本文将重点研究和分析甲状腺手术体位及其护理进展情况,并且列举了甲状腺手术中不同体位并发症状,之后具体分析了围手术期的体位护理方式下,希望可以给其他医护工作者相关的建议和参考。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体位 研究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在实际产生中所存在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我院所收治的共计100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以平均且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计50位,应用常规的体位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共计50位,在护理过程当中应用自由体位进行护理,并且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进行观察及比较对两种患者所具有的分娩时间及产后的出血率产生,以及新生儿的窒息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结果: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观察组与对照度相比,其自然分娩率相对较高,并且所具有的产程时间相对较短,各项指标均较为优异。结论:在产程中,对自由体位进行应用能够使得自然分娩率得以提升,进一步的降低剖宫产的几率,使产程得以加速,使分娩质量大幅度的提升,在临床中需要进行有效的应用。

  • 标签: 产程进展 自由体位分娩 分娩进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科手术为有创性治疗手段,疼痛与应激反应可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安全。因此,针对手术治疗患者需配合有效麻醉,如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可抑制疼痛或促使患者失去意识,保障手术安全进行。而麻醉术后早期体位变化对患者安全同样具有一定影响,可经有效体位护理加以防控。本文对既往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并综述如下。

  • 标签: 麻醉手术 术后体位护理 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医生采用特殊手术姿势确保手术顺利,包括病人肩背抬高,头部后仰,确保胸腔、气道和颌部对齐。此姿势有利于手术执行,但可能干扰颈椎附近血流,影响大脑血供,导致恶心、呕吐等“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症”。副作用风险与手术时间长短直接相关,时间越长,风险及严重度增加,影响手术效果和恢复。因此,选择合适手术姿势对降低副作用风险关键。本文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姿势调整和护理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体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体位保持器用于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被动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106例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患者分为三组,A组(俯卧低头位组35例),B组(U型枕组36例),C组(康复体位保持器组35例),行玻璃体切除术后被动体位护理疗效比较的初步研究,平均随访时间3个月。依据本研究设计的术后体位护理效果对比量表,观察记录和随访,通过三组患者在体位维持时间、睡眠时间、饮水量、复发率、舒适度、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对比各组体位护理的效果。结果C组在单次体位维持时间、体位维持总时间、睡眠时间、饮水量、术后体重减轻程度、舒适度、不适症状及术后高眼压并发症等方面,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视力恢复程度比较,C组均数数值高于A组和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结论体位保持器对比常规俯卧低头体位或U型枕在增加患者体位维持时间、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增加舒适度,以及减轻体位维持不适和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体位保持器 俯卧低头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患者治疗期间,图片式体位解释法内容、应用效果及对体位配合程度、并发症影响。方法:研究患者于本院收治,病例数总计54,选取随机抽样法方式,对其分组,具体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入院时间开始于2020年1月,结束于2021年8月,且均行手术治疗;该阶段内,单纯语言方式解释手术体位用于对照组,图片式体位解释法用于观察组,前者、后者收纳手术室患者以27例为准,比较最终效果,内容包括:临床指标(体位配合程度、体位舒适度),并发症(腰背痛、血管受压、呼吸受阻、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情况。结果:关于体位配合程度、体位舒适度,评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中,观察组(7.41%)VS对照组(29.63%),数据低,P<0.05。结论:图片式体位解释法,既可在其体位配合程度、舒适度方面进行有效改善,又能避免手术室患者一系列并发症,降低发生率,安全性高,可推荐、使用。

  • 标签: 手术室患者 体位配合程度 体位舒适度 并发症 图片式体位解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