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儿歌童谣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口口相传,千年璀璨,在厚重的历史尘埃中难掩其美。几乎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儿歌童谣,充满了美好的童年时光。儿歌童谣以其生动有趣、内容浅显、语句简练、节奏明快、哼唱朴素无华、朗朗上口,而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皮亚杰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同时,语言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很难获得广泛的知识。”所以,一开学我就通过儿歌来让小班幼儿学习语言、储备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 标签: 小班幼儿 生活常规 交响曲 儿童 学习语言 语言表达能力
  • 简介:内容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深入,《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调整,各地的教育振兴计划,对当前的基础教育学校有很大的震荡,优质均衡学校是家长的期盼。如何办家门口的好学校?如何让学校教育和管理高质量的良性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用行动去回答而且必须回答好的两个问题。

  • 标签: 双减  优质均衡 好学校
  • 简介:十九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ПётрИлъичЧайковский)1840年5月7日出生于维亚特卡省的沃特金斯克,1850年进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1859年毕业,后在司法部任职,同时钻研音乐,1861年考入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1862年成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今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一生中创作了各类题材的作品,其中包括:

  • 标签: 第六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 俄罗斯音乐 悲怆 圣彼得堡 音乐学院
  • 简介:死亡,是神秘莫测的一片黑暗。死亡,伸展在广袤的空间和永恒的时间中。死亡,结束了有限的生命,将人抛进了不可体验的无限之中。死亡,引起人类永恒的疑惧和希望,它和生,和爱,成为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千百年来,有多少艺术家在思索死亡这个课题。他们以各自的体验,凝聚成一部部艺术的杰作,记录了人类对死亡的态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苏联的伟大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以死亡为主题,写出了他的第十四交响。这是一部伟大的杰作,肖斯塔科维奇独特地对待和处理这个艺术的永恒主题,从而为人类文化和思想写下了新的篇章。

  • 标签: 肖斯塔科维奇 音乐处理 人类艺术 和弦结构 和声语言 罗累莱
  • 简介:文章主要探讨了贝多芬《第九交响》第一乐章的指挥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指挥家的艺术处理,挖作品中的内涵,起到作为指挥诠释交响乐作品的的参考作用。文章论述了不同指挥家对第一乐章的速度、配器、句法、平衡以及弓法的使用等方面。作者试图对这部交响总谱的不同版本、不同指挥家录音的艺术处理与音响对比,指挥诠释作品的传统与当代诠释风格作对比,从中得出合理有效演出这部作品的方法和经验,继承与发扬贝多芬交响的指挥传统。

  • 标签: 贝多芬 第九交响曲 指挥 魏因加特纳 马可维奇 艾利西.克莱伯
  • 简介:刘晨曦老师执教的《海顿老爹与他的第九十四交响》是一节以变奏曲式和变奏手法为主要内容,辅以音乐要素表现作用的认知、学习和体验的欣赏教学。这节课教学思路较为清晰,教学方法多样,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中获得初中组一等奖。本课能在众多强手的角逐中脱颖而出,取决于以下做法。

  • 标签: 交响曲 海顿 小学音乐课 变奏手法 变奏曲式 表现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汉斯·维尔纳·亨策(HansWemerHenze,1926~)共创作了10部交响,它们充分体现了作曲家融各种风格于一炉,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的“泛技法”风格。亨策的曲式结构同样体现出不拘绳墨、形法自然的创新特征。其交响使用的曲式主要有传统曲式的独特运用、边缘由式、自由曲式、透视性曲式、附生性曲式、符号性曲式和戏剧性套曲结构等。

  • 标签: 亨策 交响曲 曲式结构
  • 简介:汉斯·维尔纳·亨策(HansWernerHenze,1926—)是二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和指挥家。他的作品博采众长、融各种技法于一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第五交响创作于1962年,标志着亨策交响创作第一个阶段的结束。这部作品在音高材料设计、音乐发展手法、整体结构逻辑等方面的独特处理体现了作曲家对交响套曲体裁形式的个性化探索。其德国风格、意大利风格和“美国式”风格的交融与冲撞又是作曲家内心矛盾及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反映。

  • 标签: 亨策 第五交响曲 技法特征 结构逻辑
  • 简介:《第六交响》是贝多芬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本文作者认为,这首交响并没有具体用音符描述各种田园对象,我们是透过音乐得到如此的感觉。

  • 标签: 贝多芬 交响曲 标题音乐 田园
  • 简介:科瑞利亚诺的《第一交响》是其最成熟、最重要的大型作品之一,它在传统交响套曲的框架内,力图融合多样的音乐元素,并强化其戏剧性和抒情性,体现出深刻的音乐内涵。文章围绕“多元因素是如何聚合为一个完整体”这一问题展开,在作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作品的创作特征。

  • 标签: 科瑞利亚诺(John Corigliano 1938-) 《第一交响曲》 折衷主义 曲式结构
  • 简介:本文介绍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生平,阐述了其《第十一交响》的历史背景、创作特征及西方评论家的有关评论,分析了该交响对中国的影响。认为《第十一交响》真实地再现了俄国1905年革命的历史事件,它表现了苏联人民对和平、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激励着全世界人民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它是人类的革命史,是世界文化的一隅。

  • 标签: 肖斯塔科维奇 《第十一交响曲》 主题 创作特征
  • 简介:岳阳楼千古延绵的文化人格交响易柯明登岳阳楼,是一种精神的寻觅。岳阳楼的前身,是古岳州的南楼,相传有肇自魏晋的资历,地有过鲁肃阅兵的荣耀,但当年那座气森森的军事用楼,与今天响当当的文化名楼已有了天壤之别。岳阳楼的第一次“质变”发生在唐代。公元714年...

  • 标签: 岳阳楼 文化人格 范仲淹 洞庭湖 滕子京 《岳阳楼记》
  • 简介:浙江雁荡山造型奇特,意境深邃,以锐峰、叠嶂、怪洞、石门、飞瀑称绝,素有“寰中绝胜”“天下奇秀”之美称。2005年2月,以“天然的破火山立体模型”著称的雁荡山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跻身“世界地质公园”行列。

  • 标签: 世界地质公园 雁荡山 交响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岩石 流水
  • 简介:多少年来,关于莫扎特的天才与命运问题一直萦绕在诗人、音乐家和学者们的脑海里。岁月的流逝,人们在已往诗意的传说背后,看清了这位勤勉而坚强的音乐家的真正品质。正如同莫扎特自己表述的那样:“人们认为我的艺术创作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这是误解。没有人象我那样在作曲上花费了如此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没有任何一位著名大师的作品我没有再三地研究过。”

  • 标签: 艺术创作 交响音乐 主部 七和弦 音乐体裁 终曲
  • 简介:英国现代音乐的复兴始于19世纪末叶,前期代表人物是艾尔加(SirEdwardElgar,1857-1934),中期有蒂皮特(TippettMichael,1905-1998),当代音乐代表人物为戴维斯(PeterMaxwellDavies,1934).本文选取这三位作曲家各自代表的交响——艾尔加的《第二交响》、蒂皮特的《第三交响》和戴维斯的《第六交响》进行研究,试图证明英国现代音乐创作多运用较为“保守”的技术语言,并在陈述这些“保守”技术语言的过程中,“坚守”自己的民族传统;通过对这种音乐发展历程的解析,我们能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迪.

  • 标签: 艾尔加 蒂皮特 戴维斯 交响曲 保守 坚守
  • 简介:亚纳切克的音乐风格与传统音乐有着深厚的联系.一方面,他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创作中经常运用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使作品带有浓郁的民族特性.另一方面,又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和声、节奏、旋律写作等方面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使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华美与现代音乐的多彩相结合的特色.《小交响》是他在探索民族性及个性方面的一部成功之作.

  • 标签: 亚纳切克 小交响曲 民族性 个性
  • 简介:本文考察了莫扎特最后三首交响中管乐器在建构织体关系、参与乐曲进程、分配旋律材料、发挥表情效用,以及承载和锤炼交响化乐思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并将莫扎特的这种写法置于管乐配器法以及交响体裁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对比和审视,总结了莫扎特在管乐配器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 标签: 莫扎特 交响曲 管乐 配器 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