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中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50例剖宫产患者,将自愿实施静脉镇痛的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将自愿实施盐酸哌替啶肌内注射被动镇痛的护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并分析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静脉镇痛泵 应用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硬膜外镇痛持续镇痛患者术后导尿管适宜的留置时间。方法将143例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72例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延长至48h,B组7l例术后按常规尿管留置24h。尿管拔除后48h内观察有无尿潴留发生。结果2种方法的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采用硬膜外镇痛持续镇痛的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延长至48h可有效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 标签: 硬膜外镇痛 导尿管 留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控式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首次排尿的影响。方法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式镇痛200例,根据剖宫产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拔除尿管同时夹闭镇痛,对照组拔除尿管时不予夹闭镇痛。结果实验组有8例经诱导排尿后能自解小便,有1例经诱导排尿后仍不能自解而重置尿管;对照组有24例经诱导排尿后能自解小便,4例重置尿管。结论尿管拔除时夹闭尿管,更能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 标签: 自控式镇痛泵 剖宫产 首次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硬膜外镇痛在骨科患者术后使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2012年1月至12月,391例患者手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结果导管脱落5例,胃肠道反应78例,排尿困难10例,皮肤瘙痒例有8例,压疮2例,肌肉僵直1例,经早期护理干预,症状改善。结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确保使用镇痛达到最佳状态,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可增进护患关系。

  • 标签: 镇痛泵 不良反应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病人自控镇痛简称为PCA,作为当前最为热门的镇痛治疗方式,已经广泛的在外科手术、癌症病人手术后护理、分娩时期的疼痛感受减轻等。在烧伤创面方面,由于其特殊性,导致病人自控镇痛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对PCA在烧伤创面中疼痛减轻效果,以及PCA的病理学基础进行阐述,并总结概括了运用PCA治疗病人烧伤创面的效果。

  • 标签: 病人自控镇痛泵 烧伤创面 疼痛减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自控镇痛在泌尿外科病人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我科2009年50例手术病人,给予术前镇痛的宣传教育,术后镇痛使用期间的重点观察及镇痛带来的各种副反应发生,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总结。结果50例患者均正确使用镇痛镇痛满意,无副反应。结论认真、仔细的观察、护理,保证镇痛正确无误的使用,一定可以使病人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 标签: 镇痛泵 观察护理 副反应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选取2011年7月~2015年7月与我院妇科行腹部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患者使用镇痛的方法进行镇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妇科腹部手术使用镇痛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妇科 腹部手术 镇痛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应用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术后采用自控镇痛,对照组给予肌注哌替啶、强痛定、曲马多等止痛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生命体征、睡眠状况及不良反应,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患者应用PCA镇痛效果明确,中毒反应少,值得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术后 自控镇痛 效果观察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加术后镇痛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66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加术后镇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则采取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护理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子宫下段剖宫产 镇痛泵 护理措施 分析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镇痛治疗患者麻醉术后疼痛效果,并阐述其护理过程中的要点。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5月中162例患者为样本,将其按照电脑随机筛选的方式分为两组,B组采取常规的镇痛方式及护理措施,而A组则结合镇痛进行治疗,并结合对应的护理干预。最终比较两组疼痛情况、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护理管理后,A组不同阶段的疼痛评分均更低,同时,A组不良反应率16.05%,B组11.11%,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术后患者实施镇痛治疗往往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需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反应,从而尽可能减少患者痛苦,加快其康复。

  • 标签: 镇痛泵 治疗 疼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治疗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而疼痛是多数疾病最常见的症状,疼痛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也给患者增加了痛苦,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长期以来疼痛一直是医务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镇痛的使用为减轻患者痛苦,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和避免因疼痛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镇痛对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效果,及时发现患者术后疼痛治疗时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决,以达到最佳镇痛效果。

  • 标签: 疼痛 手术后 镇痛泵 护理
  • 简介:摘要:日常的骨科手术当中,术后的疼痛是个极为常见的现象,为了让病患更好的止痛,镇痛的应用在骨科的病患阵痛中的效果极为明显,应用的价值十分高,但其使用后也存在一些风险问题,笔者根据镇痛使用的风险进行分析,浅谈了使用镇痛后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对风险的联系。

  • 标签: 骨科 术后阵痛 镇痛泵 应用风险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控静脉镇痛应用于剖宫产对于产妇术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我院以剖宫产进行手术的产妇65例开展研究,基于不同干预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镇痛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自控静脉镇痛进行干预。统计对比产妇的心理状况、疼痛状况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自控静脉镇痛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期间的疼痛感,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有利于产妇的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自控镇痛泵 剖宫产手术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通过临床观察,系统探讨术后使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的丹红注射液是否能够帮助维持相同的术后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镇痛中麻醉药用量,从而达到减少相应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6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验1组为小剂量镇痛剂合用丹红注射液组,实验2组为常规剂量镇痛剂组,实验3组为小剂量镇痛剂组。分别观察3组术后3天患肢疼痛程度以及胃肠道反应、腹胀、低血压、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作用发生的情况情况。结果实验1组患肢疼痛程度和副作用均明显低于实验2组,3个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肢体水肿,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作用,能减少PICA中镇痛剂的用量,以达到减少副作用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控镇痛(PCEA)在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术后常规镇痛和观察组术后应用自控镇痛镇痛,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睡眠、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控镇痛在胫腓骨骨折术后应用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自控镇痛泵 胫腓骨骨折 应用效果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