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同时开展常规超声诊断和超声造影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恶性病31个(35.1%),良性病灶58个(64.9%),病灶平均直径(2.7±1.3)cm。超声造影恶性病灶诊断特异性(93.3%)、阳性预测值(93.3%)和阴性预测值(98.1%)、诊断准确率(93.3%)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特异性(66.3%)、阳性预测值(51.1%)和阴性预测值(81.8%)、诊断准确率(66.3%)(P<0.05)。超声造影检查表现,良性组肝血管瘤动脉期病灶周边呈环状、结节状增强,然后部分或完全向心性填充,填充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高增强;恶性组肝癌动脉期呈整体或部分快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快速减退呈低回声,简称“快进快出”。结论在肝脏局灶性病诊断中,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中,超声造影技术还需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相结合,必要时穿刺活检。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超声诊断 超声造影 灵敏度
  • 简介:目的提高对鞍区占位性病的认识,开阔临床思维,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鞍区占位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诊症状表现以视力、视野障碍(87例,69.6%),阵发性头痛、头晕、恶心或伴呕吐(69例,55.2%)及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63例,50.4%)多见,症状持续时间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11年,其中有误诊史者3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结论鞍区占位性病患者常首诊于眼科、妇科、内分泌科等,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加强各科室合作,完善相关检查,可减少和避免误诊。

  • 标签: 脑疾病 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具体的超声特征。方法:于我院乳腺科2020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根据患者病症特征将其分为三组,即A组(乳腺导管扩张症)、B组(肉芽肿性乳腺炎)、C组(乳腺慢性炎症),从临床结果、超声特征占比率指标予以分析。结果:C组不规则病灶85.00%,不均匀回声85.00%,B组不伴有囊性成分90.00%,不规则病灶80.00%,A组病灶不规则70.00%、0-Ⅰ级血流信号75.00%、不均匀回声90.00%,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腺不典型炎性病超声具备相应特征,可从诊断过程中,提高疾病认知能力,以此增加确诊准确率。

  • 标签: 乳腺 不典型炎性病变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的价值,以此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本次实验时间区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10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完成本次实验。本次实验所选10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且得到了病理证实,计算和记录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的检出率及准确率。结果:本次实验所选10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检出人数为93人,检出率为93.00%;在甲状腺占位性病良恶性诊断中,超声诊断准确人数为91人,准确率为91.00%。结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诊断中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准确率,且操作简单、价格较低,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超声诊断 检出率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浅表超声在甲状腺恶性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01-2023.12 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病变患者总共9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浅表超声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浅表超声诊断在甲状腺恶性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诊断恶性病为49例,良性病为4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囊肿,分别为:18例、15例、16例,超声诊断中声像图为甲状腺局限增大,瘤体主要呈现圆形、扁圆,边缘及包膜清晰完整,且同时有低回声和强回声,主要以混合回声为主,囊体直径在1.4-3.1cm;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癌伴腺瘤、甲状腺癌伴结节囊肿,分别为12例、16例、13例,超声诊断声像图显示甲状腺内回声不均匀,大多数患者有细沙粒样回声,同时肿体与甲状腺之间的晕环不明显。超声检查恶性准确率为98.00%、良性准确率为97.56%。结论 超声诊断结果对甲状腺病变具备较高诊断价值,检查方式简单、无创,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浅表超声诊断 甲状腺恶性病变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浅表超声在甲状腺恶性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01-2023.12 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病变患者总共9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浅表超声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浅表超声诊断在甲状腺恶性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诊断恶性病为49例,良性病为4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囊肿,分别为:18例、15例、16例,超声诊断中声像图为甲状腺局限增大,瘤体主要呈现圆形、扁圆,边缘及包膜清晰完整,且同时有低回声和强回声,主要以混合回声为主,囊体直径在1.4-3.1cm;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癌伴腺瘤、甲状腺癌伴结节囊肿,分别为12例、16例、13例,超声诊断声像图显示甲状腺内回声不均匀,大多数患者有细沙粒样回声,同时肿体与甲状腺之间的晕环不明显。超声检查恶性准确率为98.00%、良性准确率为97.56%。结论 超声诊断结果对甲状腺病变具备较高诊断价值,检查方式简单、无创,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浅表超声诊断 甲状腺恶性病变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浅表超声在甲状腺恶性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01-2023.12 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病变患者总共9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浅表超声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浅表超声诊断在甲状腺恶性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诊断恶性病为49例,良性病为4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囊肿,分别为:18例、15例、16例,超声诊断中声像图为甲状腺局限增大,瘤体主要呈现圆形、扁圆,边缘及包膜清晰完整,且同时有低回声和强回声,主要以混合回声为主,囊体直径在1.4-3.1cm;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癌伴腺瘤、甲状腺癌伴结节囊肿,分别为12例、16例、13例,超声诊断声像图显示甲状腺内回声不均匀,大多数患者有细沙粒样回声,同时肿体与甲状腺之间的晕环不明显。超声检查恶性准确率为98.00%、良性准确率为97.56%。结论 超声诊断结果对甲状腺病变具备较高诊断价值,检查方式简单、无创,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浅表超声诊断 甲状腺恶性病变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对退行眼底病变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对眼底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在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患有退行眼底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院方提供的西药治疗,观察组的25例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退行眼底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对眼底神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药物治疗 退行性眼底病变 神经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85例,术前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研究超声诊断在甲状腺占位性病中的作用。结果超声诊断显示,甲亢患者30例,甲状腺瘤患者21例,甲状腺炎患者19例,甲状腺癌15例。其中,良性肿瘤患者70例,检出率82.4%,恶性肿瘤患者15例,检出率为17.6%。结论超声检查进行甲状腺占位性病诊断,不仅准确率高,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影响小,可重复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超声技术的日益发展,乳腺疾病的诊断率越来越高,对乳腺实性病的声像图特征基本已达成共识,但在乳腺囊实性病方面的研究甚少,日常超声诊断工作中经常造成漏诊、误诊。本文通过归纳整理大量相关文献,旨在充分了解乳腺囊实性病超声诊断研究现状,并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些许方向和指导价值。

  • 标签: 乳腺囊实性病变 超声 声像图特征 BI-RA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穿刺活检肺周围性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经皮活检穿刺的肺周围性病患者64例,其中30例术前行常规超声检查,设为对照组,另34例术前行超声造影,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取材成功率、影像学特点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在病变取材成功率上,观察组为100.0%较对照组86.67%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坏死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0.67%较对照组13.33%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为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肺周围性病行经皮穿刺活检术中实施超声造影的效果显著,即可准确选择取材路线和部位,且可达到较高的取材成功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肺周围性病变 穿刺活检 超声造影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封闭疗法治疗外耳炎性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外耳炎性病患者,所有患者接受以局部封闭为主的非手术疗法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接受治疗的次数、治疗前后的恢复情况和病情复发情况。结果经局部封闭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治疗总显效率为97.72%,复发率为1.13%,与以往的常规治疗手段相比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小、恢复时间更短且复发率较低。结论采用局部封闭疗法治疗外耳炎性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局部封闭 外耳炎性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定量分析不同病理基础肺空洞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98例各类肺空洞病变的CT资料,其中,肺脓肿17例,肺结核30例,肺霉菌病3例,原发性肺癌37例,转移性肺癌8例,Wegner’s肉芽肿3例。逐例记录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对病灶大小及空洞壁的CT值变化进行测量。比较不同病变空洞壁厚度和CT值强化幅度。t检验及X^2检验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各组不同病变的空洞其内、外壁不同形态出现率比较及空洞内容物出现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偏心空洞以肺癌为主,占70%,与其他各组比较相差显著(P〈0.01);肺癌与各组间空洞壁厚度相差显著(P〈0.05),空洞壁CT值强化幅度在肺癌与其他各组比较相差显著(P〈0.05)。结论肺部空洞性病有无偏心、空洞壁CT增强幅度及空洞壁厚度对鉴别良、恶性空洞有意义。

  • 标签: 肺空洞 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肺间质性病的DR图像特点。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12月间在160例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肺间质性病的患者DR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每位患者分别摄取站立深吸气及深呼气平片,对其进行观察,并与上级医院的高分辨率CT图像进行对比,总结普通DR平片上肺间质性病的影像特点,以提高临床对肺间质性病的发现及诊断率。结果160患者中DR平片拟诊肺间质病变102例,58例病变轻微,平片未发现明显异常,肺间质性病DR平片表现为双肺沿着肺纹理分布的纤细条纹状阴影,边缘较清晰,呈弥漫性分布,相互交织成网状,以双肺内中带为著,外带清晰,随着病变的进展条纹状阴影可较粗糙,呈蜂窝状分布,并且在网状阴影内出现大小不一,边界锐利的点状,结节状致密影或局限性透亮区,严重时肺间质出现纤维化,肺门受牵拉出现结构紊乱,肺组织弹性降低出现膈肌活动度减低等肺气肿表现。结论胸部DR平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肺间质性病的诊断敏感性较高,但诊断准确性略低于高分别率CT,可作为肺间质性病的初步筛查手段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间质性病变 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 影像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对膀胱占位性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0例膀胱病变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膀胱结石29例,膀胱异物2例,膀胱结核1例,膀胱肿瘤28例,其中乳头状瘤3例,膀胱癌24例。超声对膀胱占位性病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8.3%。[结论]超声检查对膀胱占位性病的诊断有极为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普查膀胱疾病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膀胱肿瘤 异物 结石 结核 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炎性病的超声造影图像特点,提高超声造影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炎性病(肝脓肿5例、肝炎性假瘤4例、肝结核3例)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肝脓肿、肝炎性假瘤及肝结核病变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特点。结果肝脓肿、肝炎性假瘤和肝结核的常规超声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8/12)的低回声病变(11/12),病灶内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6/12)。5例肝脓肿因病变阶段不同而有不同的超声造影表现,但3例肝脓肿周围肝实质出现动脉相一过性节段性强化;4例肝炎性假瘤超声造影表现呈"快进快出"型,但动脉相呈边界不清的稍高回声强化,缺乏占位感;3例肝结核病灶中央无强化,周边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结论肝脏局灶性炎性病超声造影表现变异较大,但每种炎性病尚具有一定的特点,并且能反映肝脏局灶性炎性病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提高肝脏局灶性炎性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造影剂 超声检查 肝脓肿 肝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镰状韧带周围假性病的MSCT表现。方法对67例临床确诊的肝镰状韧带周围假性病的MS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及记录病变的部位、形状、MSCT特征等。结果67例均为单发病灶,58例病灶位于肝左叶S4段,9例位于肝左叶S2或S3段。病变多呈三角形,占67.16%(45/67),扁平形和结节形分别占20.90%(14/67)和11.94%(8/67)。MSCT扫描中,门静脉期显示率达100%,其次是动脉期(59.70%)和实质期(53.73%),平扫的显示率最低(28.36%)。平扫和动脉期病变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影,门静脉期均呈低密度影,边缘清楚或稍模糊,无占位效应,多处于肝轮廓内。结论镰状韧带周围假性病多位于肝左叶S4段,多呈三角形,门静脉期显示最近,根据其位置、形态及强化特点有助于与真性病鉴别。

  • 标签: 肝镰状韧带 假性病变 MS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弥漫性疾病定性诊断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患者进行研究,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具体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将病理诊断结果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比较,在边界(清楚/不清)方面,彩超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彩超检查在钙化(有/无)和数量方面明显优于病理诊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瘤的超声影像特征为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实性肿块,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血流信号多为束状。结论甲状腺弥漫性疾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理想,能够提高良恶性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癌囊性变 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