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退行中温泉水中抗阻运动疗法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 82例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退行患者为样本,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41例、观察组 4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5.61%,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观察组满意率为 97.56%;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 78.04%,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观察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泉水中抗阻运动疗法在膝关节退行康复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温泉水中抗阻运动疗法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康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腰椎退行术后患者积极度与出院准备度的现状,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三科诊疗的183例腰椎退行术后患者。采用患者积极度量表(PAM)和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进行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183例患者的标准化PAM得分为(53.06±16.14)分,其中86例(47.0%)得分≤47分,37例(20.2%)得分为47.1~55.1分,48例(26.2%)得分为55.2~67.0分,12例(6.6%)得分≥67.1分。183例患者的RHDS得分为(92.10±10.43)分,标准化得分为(7.68±1.87)分。PAM各维度得分均与RHDS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203~0.588,P<0.05),且自我疾病管理意识、疾病相关知识、术后预防能力和坚持健康生活的信念均为出院准备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共可解释32.9%的方差变异量。结论腰椎退行术后患者的积极度及出院准备度仍有待改善,良好的患者积极度有助于提升出院准备度。临床医护人员应注重培养患者积极度,以提升患者在出院前的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腰椎 手术后 腰椎退行性病变 患者积极度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
  • 作者: 武静 刘芳 张敬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7
  • 出处:《国际眼科纵览》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上海 200072,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 上海眼视觉与光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眼科疾病精准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80
  • 简介:摘要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常驻巨噬细胞在维持内环境稳定及主动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与AMD的发生发展有关,淀粉样蛋白β(amyloid-β,Aβ)是AMD患者视网膜玻璃膜疣重要病理成分,小胶质细胞在视网膜玻璃膜疣沉积区明显聚集,Aβ可促使小胶质细胞活化,但过度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会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和感光细胞、分泌释放炎性因子,加剧AMD的发生发展。Aβ的生成和聚集是阿尔茨海默症的主要致病因素,在AD患者的脑组织病理切片中,可见大量活化的阿米巴样小胶质细胞汇集在老年斑内部及附近。帕金森病患者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死亡的同时伴随周围区域大量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脑内也有大量活化的小胶质细胞。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有望成为治疗AMD等视网膜退行疾病的新策略。(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187-191)

  • 标签: 小胶质细胞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阿尔茨海默症 神经退行性病变 炎症
  • 简介:摘要脉管性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病变。国际脉管病变研究协会成立并推出其分类,方便了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管理,对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国内多学科的推动下,该分类逐步被认可和应用。本共识结合此分类,对儿童及青少年期常见的病变进行总结,以期统一诊断名称,方便学科间的交流。

  • 标签:
  • 简介:摘要肾脏囊性病的定性诊断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Bosniak分级自提出以来在预测肾脏囊性病的良恶性以及指导临床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临床实践及研究表明既往版本的Bosniak分级存在诸多不足。为此,2019版Bosniak分级对2005版Bosniak分级做出了系统性更新。本文详细介绍了最新版本中影像特征的明确定义、CT分级标准的更新以及新提出的MRI分级标准,并辅以相应的图示,期望有助于泌尿外科医师及影像医师对新版本分级标准的理解,进而改进肾脏囊性病的临床决策。

  • 标签: 肾脏肿瘤 肾脏囊性病变 Bosniak分级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 CT 诊断在胰腺囊性病中的应用价值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胰腺囊性病患者 54例,进行 CT、 MRI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比 CT、 MRI诊断的诊断准确率及 检出情况。结果: CT诊断准确率( 90.74%)与 MRI诊断( 94.45%)无显著差异,( P> 0.05)。 CT、 MRI诊断的检出情况与病理结果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对胰腺囊性病患者采取 CT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诊断数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T 诊断 胰腺 囊性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我院收治的 60例实施 ESD治疗的上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 50例,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 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实施 ESD专项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0例患者通过 ESD术完整、彻底的剥离病变,手术顺利,手术效果比较明显,经过护理之后,患者恢复效果理想,均在手术后 5-7天出院,对照组 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出血, 3例患者出现胃肠减压管脱落,实验组患者没有术后大出血以及胃肠减压管脱落的情况。结论:对实施 ESD术治疗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患者应用专项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缩短手术周期,避免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ESD 上消化道 隆起性病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第5版正式出版,其中胃黏膜上皮肿瘤性病病理诊断相关的一些概念、名称和病变类型有新的变化。本文简要介绍胃癌的前驱病变、癌前病变、异型增生相关概念和类型的一些更新以及病理诊断标准,并和日本胃癌取材规约(第15版)相比较,提出目前胃黏膜肿瘤性病病理诊断的实际问题和对策。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胃癌 异型增生 病理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少见类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113例原发于肝脏的少见类型良性占位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3例患者中男51例,女62例。年龄12~83岁,平均44.3岁。91.2%为单发病灶,8.8%为多发病灶。手术方法包括肝脏部分切除98例,肝脏消融12例,肝脏部分切除联合消融3例。术后病理共21种类型,占比最大的5种类型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0例、肝细胞腺瘤16例、异型增生结节14例、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2例、黏液性囊性肿瘤11例,共占据了73.5%。术后随访6~120月均健在。结论少见类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术前不易确诊。术前磁共振检查有一定帮助。对于未有恶变报道的类型,可以考虑保守治疗或随访观察,交界性或难以明确诊断者应积极手术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踝关节创伤性病的 MRI检查的应用。 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9月至我院诊断 40例疑似踝关节创伤性病患者进行研究,分别进行 X线检查和 MRI检查,记录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 结果: MRI检查的准确性明显较高,灵敏性较高,特异性较高,数据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在踝关节创伤性病诊断时, MRI检查准确率明显较高,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踝关节创伤性病变 MRI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技术为肝脏疾病医学影像研究提供了新契机。为促进肝脏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发展,提高肝脏疾病精准诊疗能力,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医学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腹部学组和磁共振学组联合对肝脏局灶性病的标注提出初步指导意见,用于肝脏局灶性病人工智能算法和产品的建立与验证。本共识从肝脏局灶性病的分类、标注类型、标注原则等各个方面阐述专家组所达成的一致意见,旨在提高肝脏数据标注的质量,促进肝脏局灶性病人工智能规范化研究的发展。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人工智能 标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影像学检查方法和 CT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肾上腺占位性病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 2017年 3月 -2019年 5月,将本院 64例肾上腺占位性病患者基于随机方法均等分为两组,每组各包含 32例,参照组行超声影像学检查,研究组行 CT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衡量项目。结果: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衡量项目高于参照组,组间有差异( P< 0.05)。结论:肾上腺占位性病患者实施基于 CT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能获取准确有效结果,支持患者获取良好治疗干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肾上腺占位性病变 超声影像学检查 CT影像学检查 诊断结果 对比分析
  •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对甲状腺结节性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间收治的 56例甲状腺结节性病患者并就其彩超检查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良恶性结节状况,对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检查,统计分析不同结节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敏感性为 100.0%( 7/7),特异性为 95.9%( 47/49),准确性为 98.2%( 55/56)良性甲状腺结节血流阻力指数为( 0.54±0.16),恶性结节为( 0.72±0.16),恶性结节显著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良性甲状腺结节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为( 23.7±18.8) mL/s,恶性结节( 35.7±24.6) mL/s,恶性结节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超在甲状腺结节性病诊断中准确率较高,诊断效果突出,可有效帮助主治医师判断病灶良恶性,极大帮助临床治疗与护理,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 彩超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B超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定在本院接受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性病患者 52,研究时段自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全部患者接受 B超诊断,并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 B超诊断的符合率,同时全部患者术前接受 ECT检查,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式诊断准确性。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B超诊断结检出结节性甲状腺肿 20例、甲状腺腺瘤 18例、甲状腺癌例 8例,检出率为 88.46%; B超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准确率分别为 95.24%、 100.00%,与对照组 90.48%、 10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 B超诊断甲状腺癌准确率为 66.67%,显著较对照组 100.00%低, P< 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性病诊断中, B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可辨识病变性质,检出率较为理想,但就甲状腺癌而言,准确率不尽理想,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联合多种检查方式。

  • 标签: 甲状腺 结节性病变 B超 ECT检查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占位性病鉴别诊断中高频彩超临床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本院就诊乳腺占位性病患者共91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7月~2020年8月期间开展回顾性诊断研究。研究期间,研究病例先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后接受超声引导下乳腺占位性病病理穿刺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基准,分析良性、恶性乳腺占位性病阳性检出率、敏感度,比较良、恶性乳腺占位性病血流信号指标差异。结 果:良性乳腺占位性病、恶性乳腺占位性病高频彩超阳性检出率较病理诊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良性乳腺占位性病、恶性乳腺占位性病高频超声诊断敏感度均高于90%;恶性乳腺占位性病高频彩超诊断中PSV、RI、PI指标数据均高于良性乳腺占位性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频彩超 乳腺占位性病变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性病的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3例甲状腺结节性病患者资料,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甲状腺结节性病,为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对其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进行评价。结果:CT诊断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甲状腺瘤,13例甲状腺癌,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准确率为94.34%,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符合率是94.87%(37/39),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符合率是92.86%(13/14),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显著差距(p>0.05)。结论:CT能够清晰观察到甲状腺结节性病的影像学特征,且基于此对患者病变类型予以判断,临床诊断检出率较高,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 CT影像特点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病患者开展药学服务的具体措施与实践体会。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药物干预的慢性病患者 4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20 例)及对照组( 20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用药治疗与指导,研究组患者联合开展药剂科药学服务干预,连续干预 12 周后,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用药依从性等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 QOL评分均有一定程度升高,研究组患者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用药总体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对慢性病患者开展药学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病变 药学服务 用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妇科良性囊性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3月至20205月间我院妇科收治的良性囊性病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比较分析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结果100例患者的穿刺治疗首次便取得成功,液体被全部抽取干净,治疗结束后囊腔无回声,病变部位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患者未见并发症。结论妇科良性囊性病应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超声引导 介入治疗 妇科 良性囊性病变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