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病情进展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及诊断方法的研究众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提高我院神经外科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曾收治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记录,总结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提出预防措施。结果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1],能够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进而避免医患纠纷。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只有切实做好护理工作中危险因素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温度管理在神经重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仅对试验组患者实施目标温度管理,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状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神经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目标温度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神经重症 目标温度管理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接收的108例锁骨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54例,A组手术时应用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B组手术时应用臂丛神经阻滞,观察麻醉效果及麻醉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麻醉优良率高于B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手术时,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优于臂丛神经阻滞,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锁骨骨折 神经阻滞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血管和神经的保护。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2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42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同时给予患者血管和神经的保护,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每组2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相比于对照组的80.9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通过术前的评估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的保护,能够对患者的海绵窦和视神经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患者得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血管和神经的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展开对比调查。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均达到有效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有45例患者达到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0.00%,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占比2.00%,对照组患者4例发生并发症,占比8.0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为复杂且风险性较高的疾病,采用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神经介入 重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组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麻醉前、麻醉30min后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及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后2组HR、SBP、DBP均有下降,对照组SBP、DBP下降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R指标和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与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相当,后者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 标签: 股神经 坐骨神经 阻滞麻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总结6例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术中采取后入路隧道式分离盆神经从、神经血管束的新方法,探讨该法对患者术后尿控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6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均低于T2c期,平均PSA12.3ng/ml,均行了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术.在前列腺与直肠间分离出间隙后,提起前列腺及精囊,隧道式分离前列腺两侧盆神经丛、神经血管束间隙,在游离的前列腺与直肠间隙填满纱块;转前入路切开膀胱颈部并切穿后壁,见预填纱块.前列腺两侧神经血管束,前面与背面均形成隧道,与盆腔及直肠间悬吊组织已松解,神经血管束由管状组织变成状,塑料夹钳夹后剪断至前列腺尖部,"八"字型保护好神经血管束.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100~600ml,平均360ml,术后21d拔除导尿管.术后住院天数22~30d,平均26d.术后病理切缘均阴性,为前列腺内癌变.术后4周平均血清PSA0.5ng/ml.随访1~16个月,平均随访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拔尿管1周尿控全部得以恢复,尿垫使用量≤1块/d.结论肿瘤分期较早的患者,后入路结合前入路钝锐性分离盆神经从、神经血管束,孤立组织使团块状变成薄片状组织,保留更多神经及良性筋膜组织,筋膜内切除前列腺可提高患者术后尿控功能.

  • 标签: 腹腔镜 前列腺肿瘤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显微神经外科联合神经介入治疗应用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SASH患者70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常规治疗;后者实施神经介入+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并发症及预后的优劣。结果实验组预后良好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要高,并发症5.7%明显低于常规组31.4%,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后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SASH时给予神经介入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 标签: 显微神经外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介入
  • 简介:摘要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整体的发展,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联系在一起,力求学生主体构建知识,培养富有个性发展的学生。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而非主体,在教学中突触学生的主体作用,而非听众。因此,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教学设计思路中采取学生活动,分小组合作探究,既突触了学生的主体,又实现了教学目标,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神经调节 反射 神经纤维 合作探究
  • 简介:【摘 要】本文探讨分析足部穴位及神经解剖,并探讨了两者关系,为中医解剖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为进一步阐明足部神经解剖结构与穴位的关系做前期理论准备。

  • 标签: 足部穴位 神经 解剖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巨大听神经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巨大听神经瘤术后患者,共6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术后情况均予以全面的观察,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2个实验小组,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2个实验小组的护理效果。结果60例患者的术后情况有48例患者发生了全聋状况,有40例患者发生了面瘫,有2例患者发生了颅内感染,有4例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巨大听神经瘤术后会发生众多的并发症情况,因此,在手术结束后应该予以及时且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巨大听神经瘤 术后观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护理潜在的风险,有利于对风险产生因素进行较好的把握,从而“对症下药”,对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选取了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300例神经外科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了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取了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并对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把握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医患纠纷和护理满意度,为神经外科护理提供有效对策。结果通过研究发现,研究组具有较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并且医患纠纷率较低,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护理风险问题进行把握,有利于提升护理效果,对于临床护理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神经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2013年对产科3154例和新生儿科480例新生儿的行为神经测定的结果,探讨早期行为神经测定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产科和新生儿科的足月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分为A、B两组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并统计分析。结果A组评分38.31±0.01分,高于B组评分33.24±0.18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顺产和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对评分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男童评分高于女童,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男女性别对评分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顺产评分高于剖宫产评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中缺血缺氧性脑病和窒息、高胆红素脑病、先天发育畸形的患儿评分低于肺炎、败血症、颅内出血、羊水咽下综合征的患儿,P<0.01。结论新生儿行为测定对评估新生儿早期发育水平及筛查高危儿并对今后指导康复计划极其重要,而分娩方式和不同疾病对高危儿的早期发育存在不同影响。

  • 标签: 新生儿 行为神经测定 高危儿
  • 简介:【摘要】 目的 : 分析康复治疗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于 2016 年 7 月至 2017 年 4 月收治的 94 例神经内科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 。 结果: 两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症状缓解率、抑郁发生率及显效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P < 0.05 ),统计学有意义 。 结论: 针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 标签: 康复治疗 神经内科偏瘫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