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摸清某西药厂职业病危因素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西药厂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因素主要有氨、乙酸乙酯、噪声、粉尘等。监控操作台、粉碎投料仓口、高分筛南和暂存料仓下料口各岗位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各工种作业工人接触乙酸乙酯浓度除二层平台岗位不合格外,其余所测岗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作业工人接触噪声不合格场所主要有中配置罐东、306发酵罐南、101车间二楼、203种子罐北、306发酵罐南、1号空压机北、生产控制室中、3号空压机南和5号空压机南等岗位,所测岗位噪声总合格率为65.6%。结论某西药厂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毒物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部分岗位或工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 标签: 职业卫生 西药厂 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测评价
  • 简介:目的识别、分析某公司石化仓储项目职业病危,并进行职业病危控制效果评价。方法依据《职业病危评价通则》等法律法规,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生产工艺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等符合相关要求;生产过程产生的化学毒物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因素,化学因素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噪声强度检测结果最大值为74.8dB(A),夏季高温(WBGT指数)检测结果为最大为30.5cc,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结论该项目属职业病危较重项目,职业病危控制效果较好。

  • 标签: 仓储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病理科医技人员接触二甲苯、甲醛情况及防护现状,为预防职业病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7至10月,选择江西省某三甲医院病理科作业场所和52名医技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病理科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分布、工程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等情况,并对工作场所甲醛、二甲苯及排风设施控制风速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甲苯和甲醛的检出率为82.1%(23/28),各作业点二甲苯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个取材岗的甲醛检测结果超标,超标率为14.3%(2/14),各侧局部吸风装置及通风柜控制风速均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应加强医院病理科对职业病危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预防医技人员职业病发生。

  • 标签: 职业病 甲醛 二甲苯 风速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设备制造厂职业病危控制效果,识别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防护措施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因素包括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各项检测结果合格率均为100%,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各项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针对主要职业病危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护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因素的浓度和强度,较好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某大型制药企业2016-2019年职业病危因素检测结果和职业病防护设施,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作业人员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调查,对某大型制药企业产生危害因素进行识别,通过现场采样及检测进行分析。结果 该制药企业固体制剂制造和非固体制剂制造以及实验室分析等工序化学危害因素共检测126个点,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2016-2019年噪声超标率依次为19.4、25.4、19.2、18.0,2019年最高,为25.4%。结论 该企业工艺先进,采取了适宜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的控制了毒物逸散,化学有害因素超标率为0;噪声操作作业多为劳动者手工作业,超标点较多,但超标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

  • 标签: 制药 检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航动力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接的水电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控制效果评价,确定该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职业病危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相应防护措施的运行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和调查表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因素为化学性职业病危因素锰、一氧化碳、臭氧、苯、甲苯、二甲苯、汽油、丙酮、乙酸乙酯、氯氧化物、甲醛等;粉尘有电焊尘、金属尘、玻璃棉尘、其他类粉尘等;物理性职业病危因素有噪声、紫外线等。结论项目对《职业病危预评价报告书》和在设计阶段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应采取的职业病危控制措施要求,在建设中逐条与建设项目进行同步配套建设,基本落实了各职业病防护措施,但所有作业区同处联合厂房的设计存在缺陷,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还需完善。

  • 标签: 水电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控制 方法
  • 简介:摘要通过现场调查,识别、评估某铝棒生产厂作业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因素,调查现有工程技术防护措施及个体防护措施,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发现目前运行中于职业病危因素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建议,以期为劳动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避免职业病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 标签: 铝棒生产厂 职业病危害 现场调查及建议
  • 简介:摘要通过现场调查,识别、评估某粮食码头工程作业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因素,调查现有工程技术防护措施及个体防护措施,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发现目前运行中于职业病危因素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建议,以期为劳动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避免职业病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 标签: 粮食码头 职业病危害 现场调查及建议
  • 简介:摘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程分析对某混凝土搅拌站存在的职业病危因素及其存在的环节进行识别,分析其对人体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为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 危害
  • 简介:【摘 要】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自十八大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大力实施。电力行业作为把握国家经济命脉的能源行业,也应紧跟经济发展步调,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产业模式。目前,我国电力设计企业正处于业界竞争压力加大,国内电力市场趋于饱和,国外市场有待开拓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电力设计企业必须找准企业定位,革新技术,进而实现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

  • 标签:   电力设计企业 生产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燃煤电厂职业病危调查与防治对策。方法对该电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职业病危因素粉尘、噪声、高温及氨、氢氧化钠、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化学毒物进行检测。结果粉尘存在超标现象,化学毒物浓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粉尘和噪声是燃煤电力企业的职业病危关键控制点,除正常生产过程外,清扫作业也是需要重点控制的粉尘污染岗位,应采取综合职业病防治措施,达到保护工人健康目的。

  • 标签: 燃煤电厂 职业病 危害调查 防治对策
  • 简介:近年来,扬州市围绕“三个转变”,突出整治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检查指导,推进职业病危专项治理,成效显著。

  • 标签: 职业病危害 专项治理 扬州市
  • 简介:摘要: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装配工艺过程进行职业病危因素辨识,分析机械制造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改善作业环境、预防与控制职业病以及制定相关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机械制造,职业危害,预防措施
  • 简介:为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预评价;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评价规范》则规定,对新建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预评价,应选择同类生产企业进行类比调查。笔者将近年开展类比调查的经验和体会与同行商榷,并探讨开展类比调查工作的方法。

  • 标签: 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 预评价 类比调查
  • 简介:摘要石油化工生产具有面广、链长、连续作业,且生产材料易爆、易燃等特点,因此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危害是石化企业职业卫生目标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职业病的基本含义入手,通过分析识别石油化工生产职业病危的因素,并利用职业病危管理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危害的发生,以保证石化企业员工的基本权益。

  • 标签: 石油化工 职业病危害 识别 控制
  • 简介:摘要煤炭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产业,对于国民经济与居民生产生活至关重要。煤矿的安全生产对于煤矿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煤矿职业病不仅仅对于煤矿工人威胁重大,对于我国医疗环境也是一种沉重的压力。通过健全煤矿职业卫生法规,提升煤矿负责人对于职业病防治的认识,提升矿工自我保护意识,进而有效提升煤矿职业病防治水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从源头上消除职业病危。本文首先通过对煤矿职业病危防治工作出现问题进行分析,继而探讨相关问题解决的措施。

  • 标签: 煤矿职业病 防治 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某生化制药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因素种类、浓(强)度,提出职业病危防治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检测检验和资料分析法,调查和分析某生化制药企业的职业病危防治现状。结果某生化制药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因素包括药物性粉尘、氨、二氯甲烷、甲醇、氯化氢及盐酸、氢氧化钠、乙腈、乙酸、噪声、高温等,采取密闭化生产方式、局部通风和个体防护措施予以控制。检测结果表明噪声检测结果合格率50.0%,其余所检职业病危因素的浓(强)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要求。结论生化制药企业应关注洗瓶过程中的噪声危害和药物性粉尘的药理毒性,加强作业岗位局部通风、隔声降噪及个体防护措施,降低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因素的浓(强)度,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生化制药 职业病危害现状 调查与分析 职业暴露分级
  • 简介:目的了解某中药制剂生产企业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提出补充对策,为行政部门监管及用人单位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企业存在粉尘、有毒物质、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因素。现场检测粉尘合格率为77.78%;各种毒物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噪声检测合格率为78.57%;高温合格率为100.00%。结论企业采取的职业病危防护措施符合职业卫生的要求。企业所属中成药生产行业,为职业病危较重行业。粉尘、噪声是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控制因素。

  • 标签: 中药制剂 职业病危害 现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