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后抑郁的筛查方法和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产科护理的质量,保障母婴健康。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常在分娩后出现,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早期发现并干预产后抑郁对于维护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筛查工具: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产后抑郁的筛查。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临床常用的抑郁评估工具。2. 干预措施: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家庭支持等。同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3.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观察、访谈、量表评估等方式收集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产后抑郁的发生规律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1. 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在研究样本中,有N=20(20%)的产妇被诊断为产后抑郁。2. 干预措施的效果:实施干预措施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与未实施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产妇心理健康状况改善:实施干预措施后,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抑郁程度减轻,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本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的筛查与干预对于产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筛查方法和干预措施,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提高产妇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母婴健康。建议在产科护理中加强产后抑郁的筛查,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促进母婴关系的和谐发展。

  • 标签: 产科护理中 产后抑郁症筛查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尽管国内外几十年来的研究旨在确定产后抑郁(PPD)的原因,但产后PPD仍然很常见,其原因知之甚少。许多人将产后抑郁的发病归因于围产期生殖激素的快速变化。虽然许多人类和非人类动物研究支持生殖激素在PPD中的作用,但也有一些研究未能发现激素浓度和PPD之间的联系。这篇综述的目的是检验在怀孕期间和产后期间的生殖激素水平的波动触发易感妇女的产后抑郁的假设。我们讨论并整合了人类对生殖激素和PPD的研究的文献。生殖激素几乎影响到与产后抑郁有关的每一个生物系统,其中一组妇女似乎对围产期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特别敏感。我们认为,这些女性构成了一种“激素敏感”的PPD表型,应该独立于其他PPD表型进行研究,以确定潜在的病理生理学和开发新的治疗靶点。

  • 标签: [] 产后抑郁症 生殖激素 波动 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康复的影响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64例抑郁患者;选取时间:2023.1~2023.12;随机分组;护理方法:常规护理(参照组),综合心理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康复效果明显更佳(P<0.05)。结论 给予抑郁患者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利于康复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综合护理 心理护理 抑郁症康复 应用价值
  • 作者: 谢菊红 韩翠艳 杨婷婷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5-07
  • 机构:中国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 云南昆明 650100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皮疹患者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3年6月皮疹患者82例,普通护理组(41例):常规护理干预,个性化护理组(41例):个性化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护理2周后,个性化护理组HAMA、HAMD评分,对比普通护理组[HAMA评分:(6.29±1.55)分对比(9.36±2.06)分;HAMD评分:(7.47±1.36)分对比(10.19±2.34)分],均更低,p<0.05。个性化护理组患者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皮疹患者,效果更佳,患者更满意。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皮疹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海南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从2020年12月-2021年2月期间放疗科住院的221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人口社会学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鼻咽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72.40%、78.70%,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52.50(43.75,56.25)、63.75(51.25,66.25),患者的性别、生育情况、家庭平均月收入、文化程度、患病时间、因病就诊次数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需要及时关注鼻咽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焦虑抑郁青少年患者实施正念认知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60例焦虑抑郁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正念认知干预护理。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生存质量总评分、积极应对评分更高,焦虑抑郁评分、消极应对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认知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抑郁青少年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积极应对能力和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焦虑抑郁 青少年 正念认知干预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共情护理对慢性乙肝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0月经本疾控中心确诊为慢性乙肝伴焦虑抑郁的患者280例,并结合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2个组别,对照组1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140例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共情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得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生活质量各项目得分均更高,组间数据有明显性差异(P均<0.05)。结论:对慢性乙肝伴焦虑抑郁患者开展共情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使其生活质量改善。

  • 标签: 慢性乙肝 焦虑 抑郁 共情护理
  • 简介:    【摘要】近年来中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导致的焦虑抑郁、压抑等负面情绪增多。中职生因抑郁自残自杀的新闻时有耳闻,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困扰。23财1是中职本科升学新生班,本文通过对中职生罗某抑郁个案分析,从学校、家庭、两方面进行班主任应对策略分析,得出对抑郁学生教育的思考,以便为相似的案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切实帮助罹患抑郁的学生走出困境,重塑乐观人格,拥抱多彩人生。

  • 标签: 中职生 抑郁症 个案分析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青少年抑郁患者通过进行心理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联合运用心理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14%,对照组为85.71%,P<0.05;施治前HAMD量表评分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2组的前HAMD量表评分均较本组施治前有所降低P<0.05,且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HAMD量表评分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对青少年抑郁患者通过进行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并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抑郁症 青少年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抑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病例筛选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抑郁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开展分组护理研究,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组别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强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组间指标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对疾病和健康知识掌握度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显著改善,最终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产后抑郁患者及时开展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可及时改善患者的认知度以及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评价艾司西酞普兰在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价值。方法: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设为研究期限,将110例院内收治的抑郁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先后将其均分为A、B两组,每组划入(n=55),同时将不同干预方案应用至两组之间,即文拉法辛干预方案和艾司西酞普兰干预方案,而后实行数据收集,疗效比对。结果:统计学评估后可知,B组干预效果、指标数值体现均显优A组,具体可见于如下方面:抑郁评分、睡眠状态、家属满意度。结论:在抑郁患者干预方案的横向选择中,建议优先采纳艾司西酞普兰方案,既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状况,还可极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值得信赖与引用。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患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血糖水平较优,SDS评分较低,(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缓解其抑郁情绪,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糖尿病 抑郁症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针对抑郁中医在汲取西方心理学理论、继承传统中医心理疗法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时代性、本土化研究,独创了具有中医治疗特色的现代中医心理疗法,实现了中医治疗抑郁的与时俱进,符合我国人文背景特点,对缓解抑郁流行趋势日益严峻的不利形势有着重要意义。本次则综述了临床治疗常用且效果获得认可的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现代中医心理认知疗法、改良中医情绪疗法。

  • 标签: 抑郁症 现代中医 心理疗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首次出现的高风险时期。早期识别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青少年的健康状况、预防抑郁的长期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抑郁的早期识别方法和精神科护理干预策略,以提供对策略和实践的指导。

  • 标签: 青少年抑郁 早期识别 精神科护理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是妇女在生产后能遭遇的一种常见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到妈妈和宝宝的身心健康。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详实的数据分析,着重探讨了妇产科助产护理在产后抑郁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妇产科护理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治疗与心理疏导相结合对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20年十月至2022年十月住院的102名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抓阄方式,将病人分成两组,观察组53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联合心理疏导治疗的护理方法,对照组49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联合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抑郁病人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心理疏导 抑郁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CT临床表现。方法:将2019年4月~2023年4月本院42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选择42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CT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和对照组比,试验组左额叶及左右颞叶CT值更低,存在明显差异(P<0.05);震颤型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低于强直型,单侧病变者SDS评分低于双侧病变者,有统计学价值(P<0.05);轻度抑郁者脑萎缩、Ⅲ脑室扩大、脑白质疏松占比与中重度抑郁者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帕金森病并抑郁患者左/右颞叶与左额叶存在显著脑叶萎缩表现,双侧病变与强直型患者存在更为明显的抑郁表现,且抑郁程度与Ⅲ脑室扩大、脑白质疏松呈正比。

  • 标签: CT表现 抑郁症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体化运动疗法运用于对抑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7至2023.7月间的抑郁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35例,参考组接受传统护理,研究组进行个体化运动疗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抑郁患者实施个体化运动疗法的管理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并改善护理质量。

  • 标签: 个体化运动疗法 抑郁症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