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快速提取食品中元素的前处理方法。方法采用超声辅助HNO3-H2O2和控温加热辅助HNO3-HClO42种方式快速处理样品。结果超声辅助HNO3-H2O2和控温加热辅助HNO3-HClO4提取体系的测定结果满意,精密度2.2%~4.3%,加标回收率81.5%~90.7%。结论超声辅助HNO3-H2O2和控温加热辅助HNO3-HClO4提取样品60min可以作为测定食品中元素的快速前处理方法。

  • 标签: 快速前处理 超声辅助 控温加热 原子荧光
  • 简介:中毒常因发生隐蔽、无特殊体征和症状,以及人们对其缺乏认识而误诊。本文报告1例长期误诊的中毒以期引起临床对其重视。患儿为10岁女孩,因抽搐伴发作性意识障碍2月余入院。体检:血压150/90mmHg,双手红肿疼痛,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3/6级连续机器样杂音。磁共振FLAIR像显示双侧额、顶、颞、枕叶皮层下异常高信号。血肾素、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水平均显著升高。尿浓度0.171mg/L。给予二巯丙醇驱治疗,血压恢复正常,抽搐及其他症状消失。追问病史,患儿病前2个月有多次和同学玩耍水银史。

  • 标签: 汞中毒 幻听 幻视 高血压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程序升温脱附装置研究掺混状态下污泥-煤泥耦合燃料燃烧特性以及掺烧过程中升温速率、燃烧气氛、燃烧温度对排放特性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利用热重分析仪获得污泥煤泥掺混状态下的燃烧特性,并且结合所获得的燃烧产物中赋存含量探究煤泥污泥混烧的排放初步机理,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污泥-煤泥耦合燃料的燃烧过程分为水分析出、挥发分析出、难燃物燃烧三个阶段;升温速率对排放起抑制作用,且对掺混状态的抑制最强,其中燃烧升温速率越快,则释放温度越低,浓度峰值越低,对应的累计释放量越低,但升温速率提高会使排放温度提前;燃烧温度提高会促进的释放,燃烧温度越高,排放浓度峰值越高且峰值对应温度略微降低,累计排放量也越高,同时在较低温度下,混烧的排放浓度要高于相同燃烧温度下单组分燃烧的排放浓度;燃烧气氛对排放的影响较大,O2和CO2都会促进排放,但CO2的促进作用更强。

  • 标签: 污泥 煤泥 汞释放 混烧
  • 简介:  摘要:氯乙烯合成主要采用乙炔氢氯化法和乙烯氧氯化法。由于我国富煤少油的特殊能源结构,乙炔法合成氯乙烯的工艺路线在国内占主导地位,乙炔法采用的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氯化汞易升华流失,对人体有害,国内资源日益枯竭、对环境污染大,急需研发可替换催化剂的环保型无催化剂。无催化剂的研究尽管已经持续多年,但仍未开发出成本低、活性高、稳定性好以及寿命长的催化剂来代替催化剂。

  • 标签:         工业 乙炔法 氯乙烯 醋酸 汞污染
  • 简介:摘要:氯乙烯是一种聚合物化学单体,它被广泛地用于塑料生产中,是VCM树脂的主要原材料,具有聚合反应的能力。但由于VCM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VCM的污染控制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VCM的生产工艺,并就VCM生产中的污染控制措施进行了综述,为今后的生产技术、减少污染、实现绿色生产提供了参考。

  • 标签: VCM 生产工艺 汞污染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 本文根据土壤中元素的检测方法展开分析,结合相关前处理的实验流程,通过测量模型的建立,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样品称量;样品定容;元素的绝对浓度;含水率测定;土壤标准样品以及重复性测定,并展开计算及评定。目的提高土壤中元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性的参考数据。

  • 标签: 原子荧光法 土壤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燃煤电厂是印度尼西亚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之一,然而,其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其中包括有害的重金属是一种具有强毒性和生物蓄积性的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严重的危害。因此,对燃煤电厂烟气中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燃煤电厂 烟气汞监测技术 采样方法
  • 简介: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类试题综合性强,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属于易失分点。本文在总结此类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同时,归纳解题策略,以帮助学生顺利解答此类试题。

  • 标签: 大小比较 离子浓度 试题 解题策略 失分点 知识点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丙戊酸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血浆用正己烷提取,经2-溴-对硝基苯乙酮衍生后浓集进样,采用C18柱(150×4.6mm,5/μm),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环已烷羧酸为内标物,在波长252nm处测定。结果丙戊酸的线性范围为10.14~202.8μg/mL,平均回收率大于99.53%。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 标签: 丙戊酸 血药浓度 血浆 药物监测 临床治疗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地高辛是临床常用的强心甙类药物,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室上性心律失常,但由于治疗指数窄,用药个体差异大,其有效浓度(0.8~2.0mg/ml)与中毒浓度有相当大的重叠,故在用药期间必须对地高辛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以防毒副反应发生。为此,我院近几年来对地高辛血药浓度进行了监测。1仪器和方法

  • 标签: 地高辛血药浓度 临床监测 充血性心力衰竭 乙胺碘呋酮 室性心律失常 中毒浓度
  • 简介: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布洛芬家兔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研究。方法:采用正己烷—乙醚(8∶2)混合提取液提取,Ca柱,以甲醇—0.05mol/LK2HPO4(70∶30;pH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5nm,柱温50℃,以消炎痛为内标物进行测定。结果:布洛芬最低检出浓度为0.1μg/ml,线性范围是1—48μg/ml,相关系数r=0.9996。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布洛芬血药浓度的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布洛芬 血药浓度 药动学参数
  • 简介:血药浓度狭义上是指药物在人体血液中的稳态浓度。所谓稳态血药浓度(steadyblooddrugconcentration)是指规则服药后当机体的吸收量和排泄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血药浓度。常规血药浓度监测的血样应在浓度最低时采取,一般是在早晨服第一次药之前。检测峰值只用于证实毒性作用的存在以及进行药动学研究之用,其采血时间视该药吸收和分布的速度而定。在无毒副作用的稳定情况下,6~12个月抽血1次,每次在同一时间。在发作、有毒副作用或联用其他药物时,抽血次数要增加,且抽血时间应选在发作时或自觉最不适时,以便搞清该血药浓度是峰值还是谷值。

  • 标签: 血药浓度监测 药物介绍 稳态血药浓度 采血时间 毒副作用 抽血次数
  • 简介:我曾经惧怕黑夜,在乡下,那种静得让人脊背发紧的夜,不知有多阔多厚无法丈量的浓黑且不透明的夜,准确地说惧怕的不是夜,而是夜的黑。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离子浓度关系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之一,具有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和灵活度高等特点,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问题分析能力的考查。由于该类问题的分析难度较高,需要学生熟悉问题的基本类型,下面将结合实例从不同角度对离子浓度关系题进行剖析。一、从溶质角度从溶质角度对离子浓度关系题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溶质单一型和溶质混合型,对于其问题的分析需要关注溶质的性质,另外分析混合溶液时还需要关注溶质之间浓度的相对关系。

  • 标签: 离子浓度 问题类型 细化 透析 问题分析能力 知识掌握
  • 简介: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因为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很好的区分度,故一直是高考出题者比较青睐的题型之一.近年来高考中这种试题会出现哪些类型呢?下面笔者就此做了较为详尽的归纳,旨在促进学生对这类知识的全面理解及熟练应用.

  • 标签: 离子浓度 大小比较 溶液 知识点 区分度 高考
  • 简介:摘要 用图示法巧解浓度难题,形式新颖,直观表示了变量的变化关系,简单易懂,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认知模型,培养了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理念,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 标签: 图示 浓度 计算
  • 简介:以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C题"颜色与物质浓度辨识"为例,通过对颜色读数和物质浓度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物质浓度与颜色读数的回归模型,并给出了误差分析,最后讨论了数据量和颜色维度对模型的影响。

  • 标签: 比色法 物质浓度 颜色维度 多元线性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在血液中检测乙醇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叔丁醇为内标物。结果乙醇在8.12~97.44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靠,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血液中乙醇浓度的检测。

  • 标签: 血液 乙醇
  • 简介:浓度与利润的问题是奥数和小升初考试中非常常见的一大类问题,其实本质是百分数应用题。浓度指的是溶质占溶液的百分比,利润率指的是利润占成本的百分比。解决浓度问题,要抓住变化前后的不变量,正确理解在'蒸发''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通常可以用找不变量、列方程解决、浓度倒三角求比等思路;解决利润问题,要明白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打折等的意义,常常要运用以实代虚设具体数、灵活运用单位,列方程等思路。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