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病例:女,37岁,于今年1月25日行肾移植手术,术后数日开始发热,体温在37~38℃不退。2月12日体温38.2℃,呼吸18次/分,脉搏114次/分,血压24/14kPa,化验白细胞3.3×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并做血培养,经鉴定液化沙菌。2月15日做便培养,经鉴定与血培养同

  • 标签: 液化沙雷氏菌 青霉素 血培养 中性粒细胞 丁胺卡那霉素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某院近几年来分离培养的鲍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20%,氨曲南几乎完全耐药,其余均介于60%~80%。结论鲍不动杆菌耐药性严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且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药。

  • 标签: 鲍氏不动杆菌 抗生素 耐药性变迁 多重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友谊医院鲍不动杆菌在临床科室中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情况。方法分析151株鲍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临床科室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鲍不动杆菌主要分离于痰标本,占40.4%;临床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外科ICU和神经重症监护病房;鲍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结论鲍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高,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加强监测其耐药性,防止耐药菌株的形成和传播。

  • 标签: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性 抗生素
  • 简介:目前,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抗生素,但是养殖者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滥用,促使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和鸡产品药物残留等诸多新问题产生。1试验材料1.1病料来源养殖户送检样本有典型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病变的病死鸡,孵化后期死亡鸡胚作病料。

  • 标签: 亚硫酸铋 普通培养基 鸡大肠杆菌病 后期死亡 药敏试验 麦康凯培养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儿童痰培养中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和耐药性,为本地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6年儿童痰培养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Spn521株)和流感嗜血杆菌(Hin130株),其中Spn和Hin合并感染的有11例。Spn使用Optochin敏感试验初筛,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最终的鉴定和药敏试验;Hin使用因子试验初筛、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最终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Spn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5.3%、对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超过66%,对青霉素、头孢曲松敏感率依次为97.8%、90.2%,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阿莫西林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达到100.0%,没有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菌株。Hin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超过40%,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30.2%,对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9.4%、20.4%,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敏感率高于90%.结论临床大多数抗菌药物对Spn和Hin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对儿童常规选用的药物如阿奇霉素的耐药率非常高、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已超过40%,仍需加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调整患儿用药方案。

  • 标签: 儿童痰培养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分离 耐药性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濮阳市近6年从儿科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状况及本地流感嗜血杆菌流行的生物型.方法用API-NH和Vitek2compact对菌株进行鉴定.依据API-NH条中的鸟氨酸脱羧酶、脲酶及吲哚试验将流感嗜血杆菌分为不同的生物型.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与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分别占48.9%、51.1%.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75.0%、92.0%、93.6%、84.0%、100.0%、100.0%、34.1%、8.5%.40.5%的流感嗜血杆菌产-内酰胺酶.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分型以Ⅰ型、Ⅱ型、Ⅲ型为主,占85.9%.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阿齐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73.0%、100.0%、100.0%、96.3%、100.0%、93.3%.结论本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耐药形势严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呋辛是治疗儿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最有活性的抗菌药物,此外,阿齐霉素对感嗜血杆菌也有很高的敏感性.关键词儿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耐药;生物型;-内酰胺酶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7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流感嗜血杆菌应用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鉴定的效果和可靠性进行讨论。方法 以本院1384份生化实验室痰液标本为研究样本,鉴定种属之后,得到42株HI(流感嗜血杆菌)菌株,通过不同试验方式鉴定HI菌株,对比鉴定结果。结果 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鉴定准确率和常规生化鉴定系统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显著高于M-H琼脂药敏试验(P<0.05);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鉴定时间较短,操作简单,不会消耗较多成本,可自动显示鉴定结果,具备较大推广优势。结论 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鉴定HI菌株准确性较高,且耗时较短,易于操作,可作为HI菌株的主要鉴定方式。

  • 标签: 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 流感嗜血杆菌 常规生化鉴定 M-H琼脂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过程中采用新型改良罗培养基与罗酸基两项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液检测的患者标本120份,分别采用新型改良罗培养基与罗酸基两项技术进行检测,并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水平、报阳时间、患者对检测方法及结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阳性检出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报阳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检测方法及结果的满意度达到95.8%,高于对照组的7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过程中采用新型改良罗培养基,与罗酸基比较而言,其报阳时间更短,阳性检出率水平更高,可以使对患者检测方法及结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新型改良罗氏培养基 罗氏酸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克杆菌感染的病理特征,并探讨治疗方法。方法总结66例患者克杆菌感染的病理特征,将66例患者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分别应用西医方法和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肺炎克杆菌感染起病急,肺部体征较少或缺乏肺部体征,常见并发症为肺脓肿,X线和CT检查均有特征性表现。观察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观察1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观察1组低(P<0.05)。结论肺炎克杆菌感染的病理特征较多,中西医结合方法是治疗肺炎克杆菌感染的有效方案。

  • 标签: 肺炎克雷白杆菌 感染 病理特征 中西医结合方法 不良反应
  • 简介:小偷布鲁姆的口才不错.擅长自学。一次他偶然路见摄像记者记录车祸现场,敏锐地从中嗅到了商机和刺激感,便购置了一台低档摄像机也加入该行业。

  • 标签: 镜头 行者 摄像记者 布鲁姆 摄像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整复术联合中药对克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来我院诊治的克骨折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 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法整复术治疗,实验组予以手法整复术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 96.00%高于对照组 82.00%,实验组治疗后 60天后恢复评分( 96.89±3.34)分高于对照组,差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克骨折患者应用手法整复术联合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手法整复术 中药 克雷氏骨折 临床价值
  • 简介:大疣蛛(Macrotheleraveni)是最近发现的异仿蛛科大疣蛛属的蜘蛛新种.大疣蛛毒素-V就是以该蜘蛛粗毒为原料,利用阴、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并命名的一种新型蜘蛛毒素.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得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33.48;通过初步活性研究证明大疣蛛毒素-V是一种昆虫专一性神经毒素.

  • 标签: 蜘蛛 雷氏大疣蛛毒素-V 离子交换层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 时间质谱
  • 简介:台北医学大学专家指出,动物试验显示,摄取含B菌的酸奶能够抑制大肠癌早期病变,相当于每天喝一瓶180毫升含有此菌的酸奶,就有肠胃保健升级的效果,不过已经检测出癌症的患者,还是要就医治疗。

  • 标签: 早期病变 大肠癌 酸奶 动物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防城港地区引起糖尿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流感嗜血杆菌药敏结果,为临床提供抗生素选用依据。方法对前来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标本进行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及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2CANPACT)进行;药敏实验采用法国梅里埃半自动细菌药敏分析仪进行。?-内酰胺酶采用头孢硝噻吩纸片进行检测。结果3000份痰标本共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136株,约占4.5%。136株流感嗜血杆菌有41株检出?-内酰胺酶,阳性率约为30.2%。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为头孢噻肟和氧氟沙星,敏感率均为100.00%;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为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率分别为46.32%和38.24%。结论在本地区治疗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呼吸道感染首选抗生素为头孢噻肟和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由于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建议慎用。

  • 标签: 糖尿病 流感嗜血杆菌 药敏
  • 简介:对食品表面消毒可能并不能完全清除病原体。根据普渡大学的一项研究,沙门菌和大肠杆菌能够在植物组织内生长。用病原体感染绿豆和花生的种子后,在绿豆芽中发现大肠杆菌(E.coli0157:H7),并在花生幼苗中发现沙门菌。

  • 标签: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植物组织 病原体感染 花生幼苗 表面消毒
  • 简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致病作用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目前已明确Hp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属于I类致癌原。Hp感染不仅可以造成胃十二指肠的疾病,其中高毒力株Hp还有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风险增高[1]。人们对根治Hp越来越重视,但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规范的Hp根治过程,Hp的耐药现象越来越严峻。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治疗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评价贝拉唑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 研究对象取 100 例笔者医院自 2015 年 1 月 -12 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检查均与诊断标准相符。随机性分组,设为实验组 (n=50) 和对照组 (n=50) ,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予以贝拉唑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 94 % (47/5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2 % (36/50) ,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 P < 0.05; 实验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 92 % (46/50) ,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 56 % (28/50) ,实验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 P < 0.05 。结论 : 应用贝拉唑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好。

  • 标签: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
  • 简介:目的探讨贝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呋喃唑酮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58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贝拉唑(10mg,2次/d)、左氧氟沙星(200mg,2次/d)联合呋喃唑酮(100mg,2次/d),治疗7d;之后溃疡患者继续服用贝拉唑10mg,1次/d,共3周;对照组采用贝拉唑(10mg,2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联合克拉霉素(500mg,2次/d),治疗7d;之后溃疡患者维持治疗同治疗组;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观察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分别为91.9%(68/74)、89.7%(35/39)、8.1%(6/74)和90.1%(64/71)、88.1%(37/42)、7.0%(5/7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0.5%(67/74)、71.8%(51/7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贝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呋喃唑酮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可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之一。

  • 标签: 螺杆菌 幽门 雷贝拉唑 左氧氟沙星 呋喃唑酮 药物疗法 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