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尿潴留的发病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42例急性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有效的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42例患者经有效护理后,尿潴留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护理后最大尿流率为(12.8±2.6)ml/s,明显高于护理前的(8.0±2.2)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尿潴留的发病原因较多,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发病原因,并针对性的给予护理,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尿潴留 原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常见阴道炎发病情况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度与2015年度我院诊断为阴道炎的患者,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7.9±18.2)岁。分析(1)1000例患者中三种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2)2014年度与2015年度三种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3)不同年龄患者中三种主要病原菌的发病情况。结果(1)1000例患者中假丝酵母菌病749例,细菌性阴道病50例,滴虫性阴道炎201例。(2)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在2015年度的发病人数较2014年度明显下降(P<0.05);细菌性阴道病在2015年度的发病人数较2014年度明显上升(P<0.05)。(3)20~50岁者假丝酵母菌病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大于50岁者;大于50岁的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明显高于20~50岁者,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仍然为最常见的阴道炎致病菌,中青年患者是感染阴道炎的高危人群。

  • 标签: 门诊 阴道炎 发病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揭开精神分裂症病因(发病机制)之谜。方法通过采用追溯病因法、反复思考法和不断认识法,对一例典型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反复和长期多年的分析和研究。结果经过研究,显示本病病因(发病机制)为患者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又由于受到一些精神刺激的诱导,滑入了一个难于自拔的精神“陷阱”。该“陷阱”分为心理病因层和生物病因层。心理病因引发生物病因。心理病因决定能否发病和预防;生物病因决定能否根治。结论本研究已明确该病具有包括心理病因和生物病因的两个病因,即是一个双层的精神“陷阱”。揭示了引发本病的关键的假暗示机制和“倒刺”效应。本研究发现该病是可以预防的。发现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该病的精神疫苗。本研究证明该病是不遗传的。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病因(思维陷阱) 生物病因(大脑损伤) 可预防 不遗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人理解;在病态心理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精神病人是以精神无能,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无论采取任何办法,精神病人始终无民事能力,也就无法成家立业。精神病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情感精神障碍、神经症、精神发育迟缓等.其起因目前尚无确切的研究结果,遗传基因是目前较为热门,也是医学界普遍认为精神病起因最危险的因素。

  • 标签: 精神病 发病原理 临床表现 治疗手段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机使用时长及使用方式(如单手持、双手持、单指操作、多指操作等)与“手机病”(以狭窄性腱鞘炎为主要手部损伤的一类疾病)相关症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网络平台(问卷之星网络调查平台)与合肥社区居民之中发放、回收问卷,同时随机抽取安徽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30人(男女各半)进行“手机使用方式和时长对手部的影响”现场实验。结果48%的调查对象每日使用手机时长为4~8h;92%的调查对象主要使用手机中的聊天工具;84%的调查对象习惯单手使用手机;长时间使用手机后,38%的调查对象出现手指僵硬肿胀、腕部红肿、指关节结节症状。连续使用手机时长小于2h,实验对象均无手部不适症状,当时长达4~6h时,约10.0%的实验对象产生手部不适症状,达8~10h时,16.7%的实验对象产生手部不适症状;玩游戏与使用聊天工具的实验对象出现手部不适症状的比例最高,达13.3%,而看视频则不易出现手部不适症状。结论手机使用时间越长,实验对象出现“手机病”的概率也越高,同时双手持手机及多指操作较其他手机使用方式更易引起“手机病”。手机使用人群应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且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并适当休息,以降低患“手机病”的概率。

  • 标签: 手机使用习惯 手机使用时长 狭窄性腱鞘炎 预防
  • 简介:摘要库肯伯格瘤是指卵巢的一种转移性恶性肿瘤,大约占转移性卵巢癌的5%-20%,属于卵巢继发恶性肿瘤,转移来源以消化系统肿瘤最常见,其实际发病率明显高于临床诊断率,且确诊后的生存时间短,多数患者生存期不到1年1,2,3。因本病对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不敏感,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标准。库肯伯格瘤的预后及生存时间与患者、临床、病理、治疗等多种因素有关。

  • 标签: 库肯伯格瘤 卵巢
  • 简介:目的探析慢性病的发病、死亡以及死因监测资料。方法以龙岩市新罗区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一年内全区人口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一年内死亡人数,并对死亡病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后,造成死亡的慢性病主要有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其中男性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女性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于男性(P<0.05)。男性和女性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疾病死亡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慢性病是龙岩市新罗区市民的主要死因,针对此现象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人们的不良习惯,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从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慢性病 死因 监测
  • 简介:摘要高血压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放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治上,仍不能解决高血压病高发问题,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的高血压综合防治,如从医行为干预、心理指导与干预、膳食指导、戒烟限酒、体重控制、运动锻炼、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行为干预,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及其后果的认识,使高血压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与治疗,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干预对策
  • 简介:应激性心肌病是较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心理、躯体应激、疾病、药物等多种病因均可诱发。早在古时圣经时代、古罗马时期,20世纪40及60年代,学者就已用伤心综合征、“悲伤心脏”描述心理应激与死亡关系,到80年代初Cebelin等报道了无冠心病突然死亡的应激性心肌病病例。该病发病时左心室收缩常呈现特征性章鱼瓶形态,90年代日本学者Sato等首先用章鱼瓶心肌病描述本病典型特征。

  • 标签: 心肌疾病 Takotsubo心肌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脱发是指头发发生完全的或不完全的毛发脱落,发病后将严重影响患者外观及身心健康。脱发大多分为斑秃、脂溢性脱发两种类型,大量资料均证实对各类脱发患者实施内外兼治均可获得理想疗效。随着祖国中医逐渐受到国内外医学工作者认可,应用中医治疗脱发已于临床推广使用并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将从中医角度探讨脱发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为提高脱发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脱发 中医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 简介:微小RNA(MicroRNA)是生物体内小分子RNA,参与细胞内转录调节、能量代谢、生长发育、增殖等多生物学功能,是人体内细胞基因调控中的重要调节分子。近年来大量胆脂瘤发生、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其中miRNA在胆脂瘤的研究中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近来大量报道认为miR-21可能与胆脂瘤的发病机制有关,并且在胆脂瘤生长调节和扩散中具有潜在作用。本文针对miR-21在细胞信号通路间及相互作用对于中耳胆脂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中耳胆脂瘤 微小RNAS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斑秃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附属器疾病,其发生具有一定的损容性、精神相关性,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目前斑秃的治疗虽多种多样,但因其病因未明,临床尚缺乏良好的治疗方案,治疗较为棘手。本文主要对目前对斑秃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及临床上治疗斑秃的激光类型做出总结,并由此探讨斑秃适用激光类型。

  • 标签: 斑秃 发病机制 激光 治疗
  • 简介:摘要奶牛肢蹄病是导致奶牛四肢以及蹄部出现病变的一种疾病总称,是常见的一种奶牛疾病。该种疾病发展较为缓慢,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对于奶牛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主要对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对奶牛肢蹄病进行防治。

  • 标签: 奶牛 肢蹄病 发病原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便秘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和危害,分析了老年人便秘发的原因,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用药指导等护理措施,旨在为老年人便秘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人 便秘 原因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