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使用方式与时长对“手机病”发病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机使用时长及使用方式(如单手持、双手持、单指操作、多指操作等)与“手机病”(以狭窄性腱鞘炎为主要手部损伤的一类疾病)相关症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网络平台(问卷之星网络调查平台)与合肥社区居民之中发放、回收问卷,同时随机抽取安徽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30人(男女各半)进行“手机使用方式和时长对手部的影响”现场实验。结果48%的调查对象每日使用手机时长为4~8h;92%的调查对象主要使用手机中的聊天工具;84%的调查对象习惯单手使用手机;长时间使用手机后,38%的调查对象出现手指僵硬肿胀、腕部红肿、指关节结节症状。连续使用手机时长小于2h,实验对象均无手部不适症状,当时长达4~6h时,约10.0%的实验对象产生手部不适症状,达8~10h时,16.7%的实验对象产生手部不适症状;玩游戏与使用聊天工具的实验对象出现手部不适症状的比例最高,达13.3%,而看视频则不易出现手部不适症状。结论手机使用时间越长,实验对象出现“手机病”的概率也越高,同时双手持手机及多指操作较其他手机使用方式更易引起“手机病”。手机使用人群应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且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并适当休息,以降低患“手机病”的概率。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6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