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开放骨折创面的院内污染情况和感染常见细菌种类,探讨有效预防创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病人39处开放骨折创面在入院时、清创前后及术后6例感染创口用棉拭子取材,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找到创面新增细菌种类.并对感染菌株进行药敏试验;详细记录病人的治疗过程,分析造成污染和感染因素。结果本组病人人院时创面污染的细菌有11种,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69.62%)和革兰阳性杆菌(20.25%),革兰阴性细菌污染较少(10.13%);与入院时比较,清创前有14个创口创面有9种新增细菌出现,主要为人体体表的革兰阳性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和医院内常见菌株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表明病人创口在入院后至清创前这段时间内有新的污染,清创前新增污染细菌主要出现在从入院到清创开始之间时间较长(超过3h)的创面上;清创后有5处创口查出细菌,主要为革兰阴性细菌;6例术后感染创口中有4例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均为条件致病菌,并对p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并且这4例病人的创口感染菌与入院时同一创面组织内检出的细菌不一致,表明为院内感染。结论院内污染主要发生在入院至清创前,此阶段应为护理预防的重点。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细菌污染 院内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分析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并加强术中配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36例,并通过术前准备、健康教育等方式加强术中检查。[结果]经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本组36例病人的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一例病人出现并发症,术后成功率为100%。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胸腰椎骨折病人入院后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并加强术中配合,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还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开放复位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患者多为高龄人群、合并症多,大多采用镇痛、抗骨质疏松症及康复等非手术治疗和椎体成形微创手术治疗。但是当存在椎体失稳、神经功能损害或严重后凸畸形等情况时,必须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笔者对OVF开放手术的指征和入路、效果及并发症等问题进行阐述,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胸椎 腰椎 外科手术
  • 简介:开放骨折常伴有感染增加及愈合方面并发症的危险。开放骨折的处理原则为:对患者的评估、损伤的分类、抗生素疗法、清创及创口处理、骨折固定、早期植骨及促进愈合的辅助治疗等。

  • 标签: 开放骨折 并发症 骨科教程 继发 抗生素疗法 创口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开放骨折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53例胫骨开放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一周后待皮肤软组织条件稳定后可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结果53例患者均随访,时间7~24个月。除1例因钢板移位影响骨折愈合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3~6个月,骨折愈合率为98.1%;并发症发生率4.35%。按照Enneking评分系统评估疗效优40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为96.2%膝关节活动度伸0°,屈140°,踝关节活动度背伸35°,跖屈45°。结论骨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开放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为骨折愈合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标签: 骨外固定架 胫骨骨折 外科手术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单边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147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在直视下协助复位,做单边外固定架或合并有限内固定。结果本组解剖复位147例,均得到随访,平均时间14(10-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8-32)周,10-18个月147例拆除外固定架,无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不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钉道感染2例,经换药、抗生素治疗后愈合。结论单边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有效避免了开放性伤口进一步感染,保证伤口的早期愈合,降低伤口皮瓣的坏死率,降低了骨感染、骨髓炎的发生率,保证了骨折的愈合,保证了患肢的关节功能。利用单边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

  • 标签: 外固定架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我科于2013年2月~2016年12月治疗胫腓骨开放性不稳定骨折患者64例,分为交锁髓内钉组和加压钢板组各32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交锁髓内钉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加压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学原则,是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良好术式之一。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开放性 不稳定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小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早期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卫生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接收并治疗的小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43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早期治疗,研究早期治疗的效果。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我社区卫生院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以后,均被转入上级医院进行干预治疗,经过随访调查以后得出所有患者入院以后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而且患者没有发生严重的感染情况,所有患者的治疗均得到了恰当及时的干预,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论社区卫生院作为社区基础的医疗设施,在对于小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进行干预的时候需要做好对于骨折的早期干预处理,要严格的防止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并且为患者转入上级医院治疗打好坚实基础提供保障,以便于促进患者建议路上级医院进行规范性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小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早期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开放性骨盆骨折伴随会阴损伤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到2011年10月的40例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中男30例,女1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2.8±2.2岁;治疗方式除去基础的进行失血性休克救治以外,还需要进行患者会阴位置伤口的止血,具体方法为伤口全面清创、患者骶前进行引流、结肠部位造瘘术,作用是避免患者会阴位置严重感染。结果患者中死亡的有6例,具体原因是会阴部位创口出现出血伴随严重感染,剩余的34例患者会阴位置创口全部愈合良好。结论针对开放性骨盆骨折伴随会阴撕裂患者的诊治主要是进行尽早处理、方法正确,会阴位置损伤需要全面清创,使用引流管进行冲洗,及时的采取结肠部位造瘘术,对于出现大出血的患者,不但要实施抗休克救治,还需要止血并且对髂内动脉给予结扎和栓塞。

  • 标签: 开放性骨盆骨折 会阴撕裂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我院骨科2000—2010年对278例胫腓骨开放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探讨一种更好的治疗方式;方法对278例胫腓骨开放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23例给予早期清创+石膏或牵引固定,二期植皮及皮瓣转位疗效和155例早期清创+外固定支架+负压封闭引流,二期植皮及皮瓣转位疗效的对比。结果第二种方法在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特别是感染率,截肢率明显降低;结论对于胫腓骨开放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早期清创+外固定支架+负压封闭引流,二期植皮及皮瓣转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软组织缺损 外固定 负压封闭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关节功能恢复;方法选取我院40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根据受伤部位分为A、B组,A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股骨热缺血时间大于10 h的Gustilo ⅢC型开放骨折成功保肢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太原长城骨伤手外科医院收治的2例股骨热缺血时间大于10 h的Gustilo ⅢC型开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2、27岁;清创术后分别短缩8.0、10.0 cm再植。骨折端-端相对钢板加压固定,股动脉直接吻合,肌肉端-端吻合。再植成活4个月后,行二期截骨术,单边重建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1周开始进行肢体延长。根据Paley等提出的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例患者小腿肌群均出现散在不规则坏死,经4次清创,40 d后减张切口经植皮愈合。2例成功保肢并延长至与对侧肢体等长,分别延长8.0、10.0 cm,延长时间为3.0、3.5个月,单边重建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为29、24个月。足底部感觉均于术后1年恢复至S4。拆除外固定支架6个月随访时,根据Paley等提出的标准评定疗效:骨性结果均为优,功能结果均为良。结论综合掌握保肢适应证的前提下,应用一期彻底清创骨折钢板固定短缩再植、二期单边重建外固定支架进行肢体延长用于股骨热缺血时间大于10 h的Gustilo ⅢC型开放骨折的保肢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股骨 再植术 骨延长 外固定器 热缺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开放骨折手术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226例开放骨折手术且术后发生细菌感染的患者资料。本组患者均于清创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采集细菌培养标本。调查本组患者不同骨折部位的感染情况分布情况,以及本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⑴本组不同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有所差异,其中以胫腓骨、股骨与足部骨折最为常见。⑵本组中革兰氏阳性菌占31.01%,革兰氏阴性菌占58.54%,其他11.15%。主要致病细菌前3种为铜绿假单胞菌27.18%、粪肠球菌D群24.04%、鲍氏不动杆菌17.07%。结论开放骨折手术后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医务人员应重点加强对创口病原菌的培养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的就医质量。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手术患者 细菌感染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在开放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96例开放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患者入院之初实施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护理在开放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开放性骨折 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交锁髓内针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开放骨折来分析及评价胫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间32例胫骨开放骨折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髓内针内固定,对照组采用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术优良率、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出血量(ml)、术前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d)、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观察组的平均术前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开放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坚强可靠、术后可早期下地、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胫骨骨折 开放性 交锁髓内针 钢板
  • 简介: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23例27足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按Kerr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优8例,良13例,差6例,优良率为78%。结论:积极处理软组织损伤,精确复位,合适内固定,是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疗效
  • 简介:内容摘要开放骨折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创伤性骨科疾病,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现,导致开放骨折患者日益增加,而且病情十分复杂,治疗的过程和预后都十分困难。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将抗生素合理应用在开放骨折中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能够有效预防开放骨折患者的感染。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被诊断为开放骨折的患者48例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将抗生素合理应用于开放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效果也显著提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将抗生素合理应用于开放骨折中,最好的应用实践就是在清理创术开展前进行使用,然后在联合革兰阴性药物或者革兰阳性药物等进行治疗。

  • 标签: 骨折 开放性 抗生素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 (VSD) 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 : 回顾性分析 20 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全面完善的临床护理 , 总结其护理效果。 结果: 20 例 均治愈出院 , 出院后 半年到 1 年随访, 无感染发生 , 骨性愈合时间 平均 9 个月。 结论: VSD 治疗过程中的全面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创面愈合 , 预防感染。

  • 标签: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骨科2014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例,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2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给予开放复位锁定钢板手术方式,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期选择26例接受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将其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手术安全性及预后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继而分析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可行性。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与肱骨头坏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过程中固定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愈合时间,维持骨折稳定性,快速达到解剖复位的目的,值得推广。

  • 标签: 开放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 肱骨近端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