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研究了尿沉渣中细胞自动识别分类及分析技术,以计算机辅助诊断客观地完成尿液中细胞的定量分析,提高检验的精确度。提出了一种融合灰度空间和数学形态学梯度信息的细胞图像自动分割算法,以完成对红细胞的分割。在灰度梯度图像上采用数学形态学梯度与灰度阈值分割相结合的算法提取红细胞的轮廓,并分别赋予不同的标记。实现了单个细胞的检出。

  • 标签: 尿液红细胞特征 图像分割 轮廓提取 数学形态学梯度
  • 简介:摘要目的以离心沉淀涂片法为标准,对龙鑫LX-5000、迪瑞FUS-200尿沉渣自动分析系统检测有形成分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管型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方法用2317例尿液标本分别使用三种方法检测,用配对x²检验对2种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定结果LX-5000假阳性率为11.30%、FUS-200假阳性率为5.31%。其中白细胞、上皮细胞计数值,2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结晶、管型、类酵母菌计数值,2种方法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色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测量技术与单纯影像自动识别计数比较假阳性较低,灵敏度更高。

  • 标签: 尿沉渣检查 尿沉渣分析仪 室内质控
  • 简介:摘要在尿沉渣检查中能看到其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精子及析出的结晶物质等,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全自动尿沉渣检测 检测项目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培养和尿沉渣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尿液细菌培养检测尿液样本,实验组采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检测尿液标本。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尿路感染患者采用细菌培养和尿沉渣细菌进行定量诊断的结果一致性较高,采用尿沉渣定量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尿路诊断中能够发挥出较大的应用价值,是尿路感染主要的筛查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细菌培养 尿沉渣细菌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2022年3月-2023年3月间前来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186例作为观察对象,研究过程中分别将患者尿液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与显微检测法进行检测,对两种方式下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186例患者尿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检测中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管型阳性率检出率略高于显微法,差异不明显(P>0.05),但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概率。结论: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法进行对比,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更加符合尿常规检验需求,其操作更加简便、符合尿常规检验标准,自身检验优势明显,但其检验准确率无法保障,因此在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过程中仍要采用显微法进行补充。

  • 标签: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显微镜法 尿常规检验
  • 简介:目的:分析尿液干化学隐血结果与沉渣红细胞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使用优利特-300型尿液分析仪及其配套的8A和11A试纸条,对尿液标本按操作规程进行干化学测定。同时混匀尿液作沉渣。结果:在867份尿液隐血阳性标本中,红细胞阳性为368份,沉渣红细胞阳性占隐血阳性的比率为42.4%。在2931份隐血阴性标本中,阴性的为2861份,符合率为97.6%。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可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两个结果不一致,必须结合临床具体分析,决不能只看尿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而忽视尿沉渣,更不能以干化学法代替法,尽力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尿液 沉渣镜检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干化学法与尿沉渣用于尿液检查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000例患者的新鲜晨尿标本,分别采用干化学法与法进行检测分析,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的尿潜血及白细胞结果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与法的结果相比较,干化学法的阳性率为47.9%,后的假阳性率是13.57%,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化学法检测尿潜血与法的结果相比较,干化学法的阳性率为38.9%,后的假阳性率是16.87%,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干化学法可以提高红细胞及白细胞检测的灵敏度,可以鉴别红细胞的形态,观察各种管型、上皮细胞、结晶等有形成分,二者的相互结合,才是尿常规分析的最佳方法。

  • 标签: 干化学分析 沉渣镜检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法与尿液沉渣法的检测结果,寻求最佳检测方法。方法选取尿液检查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50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尿液分析仪法,研究组采取尿液沉渣法;对比观察两组的阳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尿白细胞、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8.0%和24.0%,研究组分别为20.0%和20.0%,两种数据之间差异性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白细胞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2.00%和8.00%;检查红细胞分别为16.0%和0.50%;研究组白细胞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20.0%和16.0%,检查红细胞分别为20.0%和8.00%;研究组红细胞系白细胞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种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在尿液检测过程中,采取尿液分析仪能够进行相关筛查,然而对于细胞数和形态存在疑惑的样本能够采取尿沉渣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度。

  • 标签: 尿液分析仪法 尿液沉渣镜检法 白细胞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迪瑞FUS-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H-800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检测定尿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结果的比较。方法收集1000份尿液样本,分别进行迪瑞FUS-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检测,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迪瑞FUS-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H-800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尿中白、红细胞和显微检测结果阳性率二者相差不显著(P>0.05);白细胞、上皮细胞计数值,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结晶、管型、类酵母菌计数值,2种方法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迪瑞FUS-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显微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

  • 标签: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干化学分析法 白细胞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结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病房于2011年06月-2013年06月收治的60例患者的尿液样本,分别进行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法进行检测,记录并对比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结果尿液中的白、红细胞、管型通过分析仪与显微检查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白细胞检测符合率88.23%,假阳性率为11.33%;红细胞检测符合率为78.95%,假阳性率为21.05%;管型检测符合率为86.67%,假阳性率为13.33%。结论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有形成分快速简便,适合大批量标本的分析,而对于存在异常的检测结果仍需要进行显微,避免出现误诊。两种检测方法联用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UF-100 型尿沉渣分析仪 显微镜检查 尿液有形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沉渣和显微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取我院检验科收集的1800例尿液样本作为分析对象,对上述尿液样本进行尿沉渣、干化学和显微检测,对比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尿沉渣检测红细胞、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38.6%(694/1800)、36.4%(656/1800),尿干化学检测红细胞、白细胞阳性检出率43.1%(768/1800)、25.9%(466/1800),显微检测红细胞、白细胞阳性检出率37.9%(682/1800)、36%(648/1800),尿沉渣和显微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沉渣和显微检测在尿常规检查中的结果一致性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尿沉渣 显微镜 尿常规 尿干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尿沉渣数值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UF-5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分别检测93名健康青年人和101例健康老年人尿沉渣,并对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细菌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人尿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管型相对有升高,其中有相当的比例明显异常,且都无临床症状;老年女性尿沉渣异常较男性尤为明显。结论尿沉渣异常,提示老年人是否需要建立自己的参考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尿沉渣 老年人
  • 作者: 邵彦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建昌县人民医院二部 辽宁葫芦岛 125300)  【摘 要】目的:研究探析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尿沉渣检查中有形成分的变化及其临床研究意义。方法:从2018年5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尿沉渣检测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患者的病情将患者均分为糖尿病肾病轻、中、重及无无肾病并发症四组(n=40),以细胞计数综合分析仪对其进行尿沉渣检查,研究分析各组患者的尿沉渣相关指标。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沉渣检查中的红细胞、管型及小圆上皮细胞、白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无肾病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随着糖尿病肾病程度的加重,患者的尿沉渣检查中异性红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且各组患者的管型及小圆形上皮细胞数量间的差异也十分显著(P<0.05),小圆形上皮细胞的数量出现增加趋势,而管形细胞出现减少甚至消失。结论:细胞计数形态综合分析仪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沉渣成分,可以帮助患者病情的诊断,对疾病的治疗进程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
  • 简介:摘要为了寻找最佳的检测尿液的方法,采用尿液分析仪和尿液沉渣法同时对2000例尿液标本进行检测,通过比对结果,得出结论要想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不能采用尿液分析仪替代尿液沉渣法,应当将尿液分析仪法当做筛选方法,采用尿液沉渣法进行检测。同时,检验人员应做好质量检测,建立尿沉渣复查标准和结果审核制度,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尿液沉渣镜检法 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干化学法和沉渣法检测尿液白细胞结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在我院就诊 的尿检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0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尿液干化学法进行尿液白细胞检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尿沉渣 法进行尿液白细胞检测。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检测结果。 结果 研究组尿液白细胞检验的阳性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尿液白细胞检查过程中采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有着良好的效果,精确性较高,总错误率较低,值得全面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白细胞检验 干化学法 尿沉渣 镜检法
  • 简介: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尿中白、红细胞和显微检测结果阳性率二者相差不显著(P>,分别进行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检测,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检测定尿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结果的比较

  • 标签: 分析仪尿 化学分析法 尿干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法和显微在尿白细胞和红细胞检测中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300份尿液样本随机分组,A组100份,采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B组100份,采用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C组100份,采用显微。结果在尿红细胞检测中,使用uf-5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尿干化学分析。

  • 标签: 尿沉渣分析 尿干化学分析 显微镜镜检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尿常规检查中尿液分析仪法与尿沉渣显微检测法相结合的重要性。方法收集2013年3月份住院患者尿标本1000份,分别通过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并记录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的测定值。结果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管型通过仪器检测和人工的结果不完全一致。两种方法检测中红细胞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74.9%,白细胞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8.6%,管型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78.8%。结论UF-100对尿液中有形成份检测快速简便、报告及时,但受诸多因素影响。UF-100仅作大批量检测的初筛之用,对通过尿液检测结果来确诊和观察疗效的疾病,显微捡必不可少。

  • 标签: UF-100尿沉渣分析仪 显微镜镜捡 红细胞 白细胞 管型
  • 简介:摘要通过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检测定尿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结果的比较。得出结论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显微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

  • 标签: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干化学分析法 白细胞 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