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置管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进入我院的进行过PICC置管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进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在未发生静脉血栓之前需要采取各种护理工作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在发生静脉血栓之后需要积极进行溶栓治疗,提高医疗安全。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104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局部涂抹复方芦荟乳的护理效果,分析其静脉炎发生原因、局部水肿、局部红肿问题等,并予以针对性应对措施。有研究表明采用刺激性药物对患者进行上肢浅表静脉输注辅以复方芦荟乳作相应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损伤修复,改善患者患处周围微循环,缓解患者临床疼痛感,且对于提升静脉输液老年患者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主要围绕复方芦荟乳于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讨论。

  • 标签: 水肿 刺激性药物 复方芦荟乳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土豆片贴敷治疗输液静脉炎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静脉输液静脉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50%硫酸镁湿敷的方法处理,观察组采取土豆片贴敷方法处理,对比两组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输液静脉压的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治疗输液静脉炎的有效率为71.67%(43/60),组间差异为P

  • 标签: 土豆片贴敷 输液 静脉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创伤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和体检的50例骨创伤患者、50例骨创伤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以及50例体检的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称为骨伤组、DVT组及健康组。对此三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含量(D-D)、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以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骨伤组、DVT组的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DVT组的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高于骨伤组(P<0.05)。DVT组治疗,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D-二聚体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C-反应蛋白含量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要想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就必须降低以上三种危险因素的含量避免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消退。

  • 标签: 骨创伤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利用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FCN-01型腹水超滤浓缩机和DY-1060一次性使用腹水浓缩仪,对47例不同病因引起、经过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自体腹水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观察其尿量、血浆蛋白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腹围明显减小或腹水消失,尿量增加,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均升高(P<0.01).结论经过腹水浓缩回输仪对自身腹水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顽固性腹水 腹水浓缩回输仪 静脉回输 腹水浓缩回输治疗 腹水超滤浓缩 后静脉
  • 简介: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Post-thrombosissyndromePTS)是指在静脉血栓栓塞的慢性期,静脉腔内再通或部分再通静脉瓣膜组织多已遭受损伤而失去功能,当患者活动或处于站立位时,受累静脉内血液返流,导致患肢静脉系统压力增高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PTS形成后患肢除具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外,还可出现浅静脉曲张,足靴区皮肤因营养障碍而出现局部慢性湿疹、色素沉着、甚至出现患肢静脉性溃疡,严重时溃疡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探讨预防PTS是极其重要的。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预防弹力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治疗护理SOP实施期、我院静疗护理质量对比。方法根据规定依据我院现有规格制定适合我院的静疗护理SOP,并对全院29个科室实施静疗护理SOP,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及考核。并将静疗护理SOP实施前为对照组,实施后作为观察组,实验结束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由此观察得出,观察组患者经过静疗护理SOP,使得患者钢针使用率,留置针使用率,大大提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相对于对照组效果较好。结论最终得出实施静疗护理SOP,不仅能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而且减少了很多不安全的因素1,是值得推广的护理路径。

  • 标签: 静脉治疗护理SOP 实施期 护理质量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术后早期再出血的诱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静脉中、重度曲张实施静脉套扎术后10天内再出血的100例患者进行了出血诱因的跟踪调查与分析。结果术后一周左右是早期再出血发生的高危时期约占45.0%。饮食不当是最主要的诱因约占42.0%,各种增加腹压的动作也可造成再出血约占30.0%,胃食管反流亦是其中因素之一约占8.0%。再出血与患者肝脏自身功能、营养状况等密切相关约占4.0%。诱因不明者约占16.0%。结论术后康复护理是保证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下套扎 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检验静脉采样要求的理解和认知。方法通过对患者采血前、采血中、抽血的注意事项分析,让患者了解并理解临床采样要求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意义。结果沟通是促进理解的重要因素,通过静脉采样过程的健康教育和反复交流,患者对进行医学检查的认可度和依从性显著增强。结论实施静脉采血前、采血中、抽血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不仅让患者体验到了医者的人文关怀,而且为提高检验数据的临床符合率提供了保障。

  • 标签: 医学检验 静脉采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减少静脉输液拔针引起的血管损伤、皮下淤血等。方法将20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干棉签按压针眼止血,实验组采用指导患者本人输液贴按压针眼止血,按压时间大于4min。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在拔针的血管损伤程度。结果在静脉输液拔针对照组患者感觉疼痛、针眼出血、皮下淤血的次数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输液拔针,指导患者自行采用输液贴按压针眼且时间大于4min的方法,在防止针眼出血,皮下淤血方面优于传统棉签按压法。

  • 标签: 静脉输液拔针 输液贴按压 血管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出血性转化(HT)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5月~2015.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按照溶栓后头颅CT复查结果将其分为如下两组①无HT组;②有HT组,经Ligistic回归分析总结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出血性转化(H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HT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明显多于无HT组,HT组溶栓前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Li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早期CT缺血性改变、溶栓时间>3h、是继发HT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继发HT的主危险因素为早期CT缺血性改变、静脉溶栓前NIHSS评分值偏高、发病至溶栓时间>3h。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48例PICC置管所出现的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的相关护理,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8例患者中,治愈42例,好转5例,效果显著,因炎症严重而拔管1例。结论合理的换药时间、标准的操作程序、严格遵守自我防护是避免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关键。通过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PICC置管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 标签: PICC 机械性 静脉炎 治疗
  • 简介:目的:探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意义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期间前在本院肝胆外科就诊的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与60例同期健康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分别分为两组,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肝脏与门静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门静脉内径与其内流速的差异。同时嘱咐肝炎肝硬化患者定期进行门静脉监测,比较不同时期门静脉内变化与临床的关系。结果:肝硬化组患者门静脉平均内径(1.50±0.12)cm,平均最大流速(12.71±2.20)cm/s,脾大发生率53.33%,侧枝开放发生率58.33%;对照组患者门静脉平均内径(1.03±0.11)cm,平均最大流速(17.65±3.38)cm/s,脾大发生率0,侧枝开放发生率0。肝硬化早期患者门脉内经(1.35±0.16)cm,平均最大流速(12.64±2.36)cm/s,脾大发生率53.33%,侧枝开放发生率58.33%;肝硬化晚期患者门脉内经(2.15±0.23)cm,平均最大流速(8.36±1.98)cm/s,脾大发生率88.33%,侧枝开放发生率95.00%。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意义重大,对于临床的指导与患者病情的评估较为准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监测 肝炎后肝硬化 门静脉 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病人手部静脉穿刺新的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对住院接受静脉输液203例老年病人采用传统固定法和新的固定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结果]新固定方法的漏针率明显低于传统固定方法,病人的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固定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固定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老年病人 手部 静脉穿刺 固定方法
  • 简介:目的:采用MSCT评价完全主动脉型左。肾静脉(CRLRV)变异,以提高对该类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60例受检者腹部CT动态增强扫描资料,于动脉期和静脉期观察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采用MPR、MIP和VR等重建技术,对12例CRLRV变异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CRLRV变异12例,发生率1.25%(12/960),CT示左肾静脉主干走行于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主要位于L2~3,椎体前缘水平,向右注入下腔静脉或左侧髂总静脉。其中2例出现血尿,1例合并胸腔异位肾。1例合并左侧性腺静脉曲张。结论:MSCT可准确评价CRLRV变异,对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和减少左肾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肾静脉 解剖变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黄柏苍术煎液湿敷治疗渗漏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渗漏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黄柏丹参苍术煎液湿敷,对照组采用33%的硫酸镁溶液湿敷,7d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黄柏苍术煎液湿敷治疗渗漏性静脉炎疗效肯定。

  • 标签: 渗漏性静脉炎 丹参黄柏苍术煎液 湿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管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取我院PICC置管患者72例,随机分研究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6例,评估两组临床指标(导管留置时间、血栓消失时间与治疗总时间)、静脉血栓形成率与干预有效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各临床指标改善显著,血栓形成率低,护理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避免形成静脉血栓,缩短治疗总时间,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护理质量,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置管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进入我院的进行过PICC置管术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4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进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在未发生静脉血栓之前需要采取各种护理工作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在发生静脉血栓之后需要积极进行溶栓治疗,提高医疗安全。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PICC 穿刺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评价对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肿瘤科接受PICC穿刺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60例,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机械性静脉认知评分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机械性静脉炎的认知,提供自护能力,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 预防 机械性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picc;重度静脉炎;护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