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加味麻黄汤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性。方法于2013年3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9例小儿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服用加味麻黄汤,每日一剂;对照组39例,马来酸氯苯那敏口服,局部使用麻黄素滴鼻。两组患者共治疗4周,观察各自治疗效果、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6.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1例,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5.6%(P<0.05)。结论加味麻黄汤在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方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加味麻黄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成方“加味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即弥可保片500ug,3次/日,四周为一个疗程,干预组加服加味当归四逆汤,1剂/日,2次/日。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TG、LDL-C、TC均有下降(P<0.05),HDL-C变化不明显;治疗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有改善(P<0.0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相比单纯西药治疗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的效果更为显著,亦可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 标签: 加味当归四逆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性肌炎(PM)/皮肤炎(DM)采用加味四妙散治疗的临床表现、效果与实验诊断。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PM/DM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两组各为25例,给予两组患者均采用肌电图检查、肌肉活检;给予急性组患者甲强龙、波尼松治疗,给予慢性组加味四妙散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效果、实验室诊断等。结果PM/DM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皮疹、肌肉症状、肺部病变等。两组患者的肌电图对比,差异不显著;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慢性组96.0%和急性组92.0%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PM/DM患者采用加味四妙散治疗的临床效果和采用甲强龙、波尼松治疗效果不显著,给予实验室诊断检查非常必要,从而加深对病情的了解,为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多发性肌炎 皮肤炎 加味四妙散 临床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味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温胆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压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为93.33%(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舒张压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O为(7.13±1.4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2±1.49)μmol/L,心率、血尿素氮为(68.72±8.37)次/min、(4.36±0.51)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28±10.19)次/min、(4.97±0.6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加味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减少对内皮血管的损伤,改善患者心、肾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病 温胆汤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甘遂末贴敷神阙穴联合加味六君子汤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明确病理诊断的43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予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留置抽液及口服呋塞米、螺内酯利尿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甘遂末贴敷神阙穴联合口服加味六君子汤,比较治疗后患者腹水消退情况、Karnofsky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77.3%和47.6%,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受益率(CR+PR+NC)分别为95.5%和71.4%,经χ2检验,两组间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甘遂末贴敷神阙穴联合加味六君子汤口服治疗癌性腹水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癌性腹水 甘遂末 加味六君子汤 神阙穴 中医外治
  • 简介:摘要目的何氏加味定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何氏加味定喘汤.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血气分析及肺通气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何氏加味定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型确有较好疗效.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何氏加味定喘汤;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5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负压吸引配合三黄汤外洗治疗足背部皮肤撕脱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5年6月,采用负压吸引外加三黄汤外洗治缺损疗足背部皮肤撕脱伤患者22例,男17例,女5例.均为外伤性足背部皮肤撕脱伤患者,受伤部位均位于足背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皮肤软组织损伤.术后随访观察皮肤软组织及患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约为6~12个月.16例经加味三黄汤外洗治疗3周后创面愈合;6例经加味三黄汤外洗治疗3周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给予植皮修复后创面愈合.无足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VSD技术配合加味三黄汤外洗治疗足背部皮肤撕脱伤,具有创伤小、方法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加味三黄汤;足背部撕脱伤;VSD技术;中药外洗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81-01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中药汤剂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辅以手工检索文献,采用RevMan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总计40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常规西医治疗联用炙甘草汤加味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对照(RR=1.38,95%CI:1.07~1.78、RR=1.29,95%CI:1.11~1.49),并显著提高左室射血分数(MD=4.46,95%CI:2.93~6.00);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D=2.45,95%CI:0.77~4.68);改善心脏NYHA分级(RR=1.54,95%CI:1.25~1.91);缩小心胸比(MD=4.30,95%CI:1.20~7.40);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MD=141.00,95%CI:136.13~145.87);改善左室质量指数(MD=23.43,95%CI:13.73~33.13);缓解心肌纤维化程度(MD=38.25,95%CI:18.02~58.49);对于血压、心率、心室重构及左室容积等的影响尚需更多临床试验进一步观察。观察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RR=0.5,95%CI:0.10~2.53)。结论炙甘草汤加味能够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远期心脏功能结局的趋势。

  • 标签: 炙甘草汤加味 复脉汤加味 扩张型心肌病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柴胡舒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给予加味柴胡舒肝散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30天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临床症候评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胡舒肝散能改善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加味柴胡舒肝散 肝胃不和型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六君子汤干预对烟雾暴露大鼠模型血清中IL-6与IL-10含量的影响,探讨加味六君子汤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和吸烟组;吸烟组采用烟熏法1制备香烟烟雾暴露大鼠模型,16周造模结束后,随机分为B、C、D三组,进行为期4周的药物干预,随后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大鼠外周血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含量。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模型外周血IL-6、IL-10含量升高(P<0.01,P<0.05),C组、D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0.05);与B组相比,C组、D组大鼠模型外周血IL-6、IL-10含量降低(P<0.01,P<0.05;P<0.01,P<0.05);与C组相比,D组大鼠模型外周血IL-6、IL-10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加味六君子汤可降低香烟烟雾暴露大鼠模型的外周血致病炎性因子IL-6、IL-10的水平。

  • 标签: 加味六君子汤 香烟烟雾暴露大鼠 白介素-6 白介素-10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25-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应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抗心力衰竭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8.68,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应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 加味补阳还五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味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当归四逆汤。观察两组患者综合疗效、肌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西药治疗加服加味当归四逆汤疗效明显,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和血液流变情况,且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西药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血液流变 神经传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