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83岁男性患者因颈椎融合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给予利奈唑600 mg、1次/12 h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 g、1次/8 h静脉滴注。3 d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继续利奈唑治疗。使用利奈唑2周后,患者诉口干和舌部感觉异常;18 d后出现舌部中央舌苔颜色发黑,大量饮水后不缓解,此后逐渐出现牙根变黑、义齿色素沉着。考虑为黑毛舌,与利奈唑有关。停用利奈唑,给予复方氯定含漱液漱口。12 d后患者舌苔恢复正常,口干、口渴现象消失,牙根颜色变浅。

  • 标签: 利奈唑胺 舌疾病 舌,毛苔
  • 简介:对利奈唑合成工艺进行优化。以吗啉和3,4-二氟硝基苯为原料,经取代、还原反应得到中间体5;(R)-氧氯丙烷7、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6发生取代反应合成中间体9;最后中间体5和9经取代、环化、水解合成目标产物利奈唑,总收率36.5%(以3,4-二氟硝基苯计)。

  • 标签: 利奈唑胺 抗菌药 合成
  • 简介:摘要凝聚试验应用于血库作业上,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完全抗体与不完全抗体的筛选,其灵敏度、特异性远高于其他介质1倍~250倍,方法简单快速,因此,陆续取代了盐水、木瓜酶试验。其原理是利用低离子溶液降低离子强度,加速分子运动,减弱红细胞静电斥力,缩短红细胞间距,促进红细胞抗原和血清(血浆)中抗体结合发生非特异凝集,当附加假凝集清除液后非特异凝集立即散开,而由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特异性凝聚将依然存在。由此,检出完全抗体或不完全性抗体。

  • 标签: 凝聚胺 交叉配血 临床分析
  • 简介:碘普罗,商品名优维显,是一种低渗透压非离子型造影剂.广泛用于各种造影,尤其是心血管造影.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碘海醇/类似物和衍生物 碘海醇/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育龄妇女放置节育后脱与妊娠的原因并制定预防对策。方法将2008年2月~2010年6月在我院放置节育的育龄妇女600例对脱及带环妊娠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脱者82例,脱率13.7%;带环妊娠者64例,带环妊娠率10.7%。结论掌握正确放置时间和操作方法,脱与妊娠是可以避免的。

  • 标签: 节育环 脱环,妊娠 预防
  • 简介:目的评价磷腺苷葡对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5例进行OPCABG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麻醉诱导循环稳定后,观察组予磷腺苷葡1.8mg/k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30min内泵入;对照组予5%葡萄糖注射液20ml30min内泵入,通过Swan-Ganz导管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心率(HR)、连续心排量(CCO)、体循环阻力(SVRI)、肺循环阻力(PVRI)、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HR、MAP、MPAP、PCWP和CV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CO、SVRI、PV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腺苷葡增加OPCABG患者细胞内的磷酸腺苷的浓度发挥作用,增加CCO,降低SVRI、PVRI,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泵血功能,有扩张血管作用,可降低心肌耗氧量。

  • 标签: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环磷腺苷葡胺 血流动力学 环磷酸腺苷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分析复方氯已定地塞米松膜中的盐酸达克罗宁、维生素B2、盐酸氯已定成分含量。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对复方氯已定地塞米松膜的成分进行检测,分析3种成分(盐酸达克罗宁、维生素B2、盐酸氯已定)的含量情况。结果盐酸达克罗宁的线性范围为1.052~105.2μg/ml,维生素B2为1.326~132.6μg/ml,盐酸氯已定为2.016~201.6μg/ml。测得的盐酸达克罗宁的含量范围在89.6~109.2%之间,维生素B2在102.9~107.2%之间,盐酸氯已定在102.4~111.7%之间。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氯已定地塞米松膜的成分含量具有准确、简便的优点,可将其作为控制复方氯已定地塞米松膜中3种成分含量的质量标准。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成分 复方氯已定地塞米松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治疗小儿肺炎时采用溴新与头孢西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的患儿,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头孢西丁配合维生素C治疗方式,给予研究组患儿溴新与头孢西丁联合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病状改善情况,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多个方面。结果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式之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对照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均长于研究组,对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均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溴新和头孢西丁联合治疗小儿肺炎患儿,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病状改善时间较短,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头孢西丁 溴己新 小儿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化饮方联合溴新方案应用小儿肺炎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在2016.02-2017.03收治的肺炎患儿中随机选取82例分为参照组(维生素C+头孢呋辛钠治疗,n=41)、治疗组(活血化饮方+溴新治疗,n=41),对比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参照组的80.4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参照组的17.07%(P<0.05);观察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同时使用溴新、活血化饮方治疗小儿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更快改善,总体疗效更佳。

  • 标签: 小儿肺炎 溴己新 活血化饮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溴新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住院就医的120例患儿分为2组,用盐酸溴新联合头孢呋新钠为治疗组,以维生素c联合头饱呋辛钠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溴新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和头孢呋辛钠联用病程短疗效好。

  • 标签: 盐酸溴己新 头孢呋辛钠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复方氯定含漱液作用于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医治的90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观察组施以复方氯定含漱液;对照组给予西瓜霜涂抹口腔溃疡处。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结论采用复方氯定含漱液对口腔溃疡患者进行医治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 标签: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口腔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应用普朗特液体伤口敷料(主要成分为聚双胍)在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疗效及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2017年我院烧伤科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8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普朗特液体伤口敷料清洁换药,对照组应用0.1%氯定清洁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10天后的创面感染状况,并且采用毫米方格纸法记录创面处理前及处理后10天创面面积变化,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实验组有效控制创面细菌感染92.5%,对照组77.5%,实验组创面愈合率(6.5±1.2)%,对照组创面愈合率(3.5±0.6)%,P<0.05有意义.结论聚双胍杀菌效果明显优于氯定,创面感染控制后,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增快,可在临床和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慢性难愈性创面 感染 细菌生物膜 聚集双胍
  • 简介:目的:建立戊丸中芍药苷溶出度测定方法,并比较超微粉和普通粉戊丸的溶出差异。方法: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溶出度测定第二法,以700mL水为溶剂,转速为100r/min,规定时间取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较两种不同粉体戊丸的溶出度差异。结果:超微戊丸的体外溶出速率快,溶出度高。结论:超微粉戊丸的溶出速率快,有利于机体对药物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 标签: 超微粉 戊己丸 芍药苷 溶出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中溴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使用溴新联合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维生素C联合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3%,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利用溴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溴己新 头孢呋辛钠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随机地选取我院的小儿肺炎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以验证溴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地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之间我院接诊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3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接诊时间的不同将其平均地分为两组,每组69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命名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对于单一治疗组患儿来说主要是应用孢呋辛钠治疗,而联合治疗组患儿在使用孢呋辛钠治疗的基础上还使用了溴新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毕之后,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的有效率等指标。结果:经过对比治疗,我们可以看出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治疗组,且联合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单一治疗组(P

  • 标签: 溴己新 小儿肺炎 头孢呋辛钠 临床效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溴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共计2020年4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小儿肺炎采用溴已新与头孢呋辛钠联合疗法的疗效。方法小儿肺炎为本次医学研究的病症名称,入选研究的患者样本数目为156例,第一例入院时间为2020年8月,最后一例入院时间为2021年8月,分组处理的方法为随机法,78例为对照组的患者数量,维生素C联合头孢呋辛钠疗法为其应用方案,78例为观察组的患者数量,其应用方案则为溴新联合头孢呋辛钠疗法。主要以炎症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等方面为切入点,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炎症指标的评估中,观察组更具优势,且组间差异较为悬殊(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评估中,观察组更具优势,且组间差异较为悬殊(p<0.05)。结论 小儿肺炎患儿在接受溴已新与头孢呋辛钠的联合疗法后,炎症水平得以有效降低,症状恢复时间较短,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肺炎 头孢呋辛钠 溴己新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溴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8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相同。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和维生素C与溴新联合给药,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联合溴新。两组均接受1周的连续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逐渐好转,肺炎、发热、咳嗽等症状均消失。研究组患儿有(3.76±1.42)天、(2.10±0.85)天、(3.31±0.97)天、(4.77±1.42)天,对照组有(6.34±1.45)天、(3.58±1.23)天、和(5.68)天。天±1.54)和(6.96±2.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40、6.260、8.235、5.272,P

  • 标签: 小儿肺炎 溴已新 头孢呋辛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利用吲达帕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的观察,探讨吲达帕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领域的临床价值,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寻找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降压、抗血小板、调脂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患者每日额外给予2.5mg吲达帕。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在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压方面有一定作用。结论吲达帕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一定的疗效,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