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医学图像数据量大,在高效压缩的同时确保其压缩后的高保真度是医学图像压缩首要考虑的因素。使用第二代整数实现的提升格式小波变换代替原来的小波变换,保证图像的可逆性和小波特性,能够实现真正的无损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多集集合分裂算法(SPIHT),对医学图像的压缩更加平滑,视觉效果好,压缩效果和质量较高,提高了重构图像的PSNR。

  • 标签: 医学图像 整数小波 提升算法 多集集合分裂算法 JPEG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RI、CT对良、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脊柱压缩骨折100例156个椎体。外伤性压缩骨折30例48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30例56个椎体;恶性压缩骨折40例52个椎体。MRI和CT分别重点观察了椎体信号或密度、椎体后缘形态、椎弓根及椎旁软组织形态、MRI及CT增强的强化方式。结果恶性压缩骨折较特异性的征象有(1)椎体后缘呈球形凸出;(2)椎弓根膨大呈T2WI高信号;(3)T1WI呈广泛均匀低信号,且不均匀强化;(4)瘤样椎旁软组织肿块,随时间延迟逐渐增大。良性压缩骨折较特异性的征象有(1)椎体后上、下部分向后移位或成角;(2)骨折线下方盘状或带状低信号带;(3)T1WI部分正常骨髓信号保留,呈条带状均匀强化;(4)椎旁软组织块随时间延迟而吸收缩小。结论常规MRI、DWI及ADC值定量测定对恶性脊柱压缩骨折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T对良性压缩骨折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二者联合检查,能明显地提高良、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病因的诊断符合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DWI ADC 脊柱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肺炎压缩雾化结合拍背叩击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2019年7月-2021年6月本科接诊肺炎患儿78名,都接受压缩雾化结合拍背叩击治疗。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2.56%,比对照组15.38%低,P<0.05。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97.44%,比对照组82.05%高,P<0.05。结论:于小儿肺炎压缩雾化结合拍背叩击治疗中用护理干预,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及疗效的提升。

  • 标签: 小儿肺炎 压缩雾化 护理 拍背叩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论独活寄生汤治疗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医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50例采取骨瓜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另50例实施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治疗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治疗,临床取得了重要的改善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治疗方案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研讨。方法:归纳样本: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归纳时间:2022.12月-2023.12月,分组基准;数字表划分法,A、B两组分别纳入(n=35);前者:实行保守治疗方案;后者:提供PVP(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案,而后对相关数据展开比对分析,内容包含:治疗后7d、90d、6个月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后凸角、骨密度表现。结果:统计学评估后可知,在VAS评分上A组低于B组;在Oswed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上,B组低于A组;在后凸角方面,B组低于A组,具备比对差异(P<0.05);在骨密度方面体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次研究中,有针对性的对保守治疗和PVP治疗方案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研讨,目的在于通过对比方式,明确何种治疗方式更加优异,结局所得明确,两种方案各具优势,均可治疗上述疾病,提升骨密度,其中保守治疗能够切实减轻疼痛症状,PVP在改善功能及后凸角降低方面效果更好,望采纳。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人颌面部皮肤的色范围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美能达CR-100色度计对四川地区3045名中国人的颌面部肤色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此地区颌面部肤色95%正常值色范围分别为Y:19.19~33.81;x:0.366~0.396;y:0.354~0.374;L*:51.34~65.34;a*:6.05~14.59;b*:14.32~20.74;C*ab:17.22~23.68;H0ab:0.82~1.26.结论:中国人颌面部皮肤具有特定的色范围,其色度值频数呈正态分布.

  • 标签: 颌面部 皮肤 中国人 正常值 四川地区 分布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染色剂在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过熟期白内障患者3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患者术中使用蓝染色剂后行超声乳化术,而对照组患者术中不使用蓝染色剂后行超声乳化术。分析两组患者撕囊成功率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撕囊成功者为141例,其成功率为94.00%(141/150);对照组中,撕囊成功者为112例,其成功率为74.67%(112/1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角膜水肿、眼压升高、头痛的情况,两组不良反应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在第1天与第7天检查其视力恢复情况,两组患者的视力不断恢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使用蓝染色剂,可提高临床撕囊的成功率,可供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蓝域染色剂 过熟期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骆驼和护士鲨等动物的体内发现了一种重链抗体。重链抗体和普通的抗体相比缺少轻链,仅有可变区,但依然保留了抗原结合能力。通过基因工程改造重链抗体形成的单抗体不仅保留了分子量小、物理稳定性高、容易表达等特性优点,而且亲和力高、不易聚集,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临床诊断。

  • 标签: 重链抗体 单域抗体 骆驼科动物
  • 简介:摘要染色质拓扑相关结构(topological associated domain,TAD)是基因组三维结构和转录调控的基本单位。相邻TAD以特征序列边界间隔,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TAD内部基因的转录受到共同调控,而TAD间彼此互不影响。TAD结构的改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对TAD的重要组成、特性、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及常用的染色质互作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拓扑相关结构域 染色质互作 基因组三维结构 高通量染色质构象捕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染色剂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过熟期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的帮助及整个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方法50例50只眼,均为成熟期及过熟期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入0.1ml蓝,观察前囊膜前色效果,对撕囊的帮助,环形撕囊的成功率及超声乳化手术并发症等有关情况。结果经过0.1%蓝染色的成熟期及过熟期白内障患者环形撕囊成功率为100%,染色全过程仅需1~2min完成,术后随访未见角膜内皮受损、虹膜炎及高眼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蓝染色对成熟期或过熟期白内障前囊染色后,提高了前囊膜的可见度,对撕囊成效帮助大,既安全有效而又方便快捷。

  • 标签: 蓝域 连续环形撕囊 超声乳化手术 白内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创手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的主要方法,适应症不断扩大、禁忌症减少,相较于保守治疗在缓解疼痛方面优势明显。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相交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在恢复椎体稳定、解剖方面有比较优势,单侧、双侧填充各有优势。近年来,新的填充材料不断涌现。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微创 疗效 再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随机挑选70例,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1.48±0.10)、Cobb角为(9.10±1.30)°、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为(80.42±4.40)%,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29%,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利用结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具有较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结合治疗 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脑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的加速因子(acceleration factor,AF)对中脑“燕尾征(swallow tail sign, STS)”显示及定量的影响,寻找最佳AF。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征募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头部3.0 T MRI检查,包括CS-SWI序列(AF=0及CS2、CS4、CS6、CS8、CS10)。对SWI的相位图像进行观察和测量,计数不同AF中STS显示数量。测量相位值(phase value,PV)并计算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采用Cohen's Kappa分析评估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和STS主观评价的组间一致性;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fficient,ICC),验证PV值和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AF下STS显示率的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中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对比不同AF条件下SN和STS图像质量的差异。P值经Benjamini-Hochberg的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法校正,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名观察者间的主观评分一致性极好(Kappa>0.80)。PV值测量和主观评分的组内一致性极好(ICC>0.80)。当AF≥6时,STS图像表现为清晰度明显下降,且STS的显示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SNs的SNR和CNR在AF>2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STSs的SNR和CNR在AF>4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脑SWI图像定量数据结果可知,对STS结构的观察可根据SNR、CNR以及主观评分和显示率变化,可考虑CS4,扫描时间减少4 min 9 s (70.7%)。

  • 标签: 磁敏感加权成像 压缩感知 燕尾征 加速因子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型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66例(83个椎体)施以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型治疗,手术前后进行VAS评分,并测量椎体高度以及Cobb’s角,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VAS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改善明显(P<0.001,P<0.05),术后病人均无神经损伤。结论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型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能够显著改善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效果满意。

  • 标签: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单侧椎弓根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