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花境,在园林中一般认为它是狭长形的,沿着境边、分界线、道路、墙脚、坡脚、建筑基础等处种植的一种自然式花卉布置方式,是由花且或的境界。它的出现与一、二年生花卉和宿根花卉的被区分,都开始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1901),源自英国古老而传统的私人别

  • 标签: 花境 宿根花卉 自然式 二年生花卉 野生花卉 园林
  • 简介:生态合作治理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合作治理制度建设对于政府与企业、社区、生态型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各界公众形成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要认真正视生态合作治理制度建设的主要困境,采取生态合作治理制度建设的有效举措,遵循生态善治的原则,以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所组成的生态治理联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信息公开制度、生态治理协商民主制度、生态治理集体行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促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 标签: 生态合作治理 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
  • 简介:以漳州市2012年森林资源档案资料为基础,引用Costanza等的评价方法计算漳州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漳州市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177.17x10^6$·a-1,其中营养循环贡献最大,占43.00%,其次为原材料价值占15.22%;生态价值是经济价值的3.77倍,是社会价值的12.14倍.漳州市所属各县区价值总量排序依次为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云霄县>龙海市>芗城区>东山县>龙文区;而单位面积价值有所不同,其排序依次为南靖县>华安县>长泰县>平和县>诏安县>漳浦县>云霄县>龙文区>龙海市>东山县>芗城区.

  • 标签: 漳州市 森林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
  • 简介:传统以来我国黄藤林的经营均以生产原藤为主,果实的价值长期被忽视。近年来随着黄藤果实收购价格的上涨,以生产果实为经营目的的黄藤果用林受到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文中分别采用重置成本法和年净收益现值法评估了黄藤果用林幼林和成熟林的价值。结果表明:1~5生幼龄林随林龄增加,其价值也在增加,1年生幼林价值为2.57万元/hm2,5年生幼林价值则上升至5.92万元/hm2;6~30年生的成熟林其价值大大高于幼龄林;但随着成熟林林龄的增加,其价值逐年下降,6年生成熟林的价值为114.29万元/hm2,30年生成熟林的价值下降为10.03万元/hm2。研究认为,如果黄藤果实价格保持当前的价格水平,投资黄藤果用林可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 标签: 黄藤 果用林 经济价值 评估
  • 简介:当代中国水伦理价值观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从价值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水伦理价值观的分歧与对立。双方相互驳诘、各执一端,彼此之间的交锋和对立多于交融与认同,这一方面使人们对水伦理学的身份感到困惑,并对水伦理学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又无法在实践层面回应中国水问题的现实需求。因此,如何整合水伦理价值观就成为水伦理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然而,在整合价值研究中,中国学者提出并论证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整合价值论,即"像河流那样思考"的进化价值论、人河互为尺度的水伦理价值观以及"以人为本"的水伦理价值观。这三种价值论都试图融合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水伦理价值观,但由于它们既没有在理论上真正厘清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各执一端的认识论根源,又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于是,在整合中又形成了新的价值论分歧。这种新的价值分歧使水伦理学的合法性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我们以为,消解水伦理学的合法性质疑,并使水伦理学摆脱价值论困境的路径是:重构并培育"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包含三个理论基点:唯物辩证的本体论、"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价值论以及"像水一样思考"的方法论。它通过提出并坚持本体论与价值论、整体论与层创进化论、永续发展与有限发展、以人为本与人水和谐的辩证统一,追求人为本即以自然为本、自然为本即是人为本的合规律合目的的境界,进而消解了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价值对立,并成为当代水伦理学的合法性基础。

  • 标签: 水伦理 价值观 层创进化 二重性 以人为本
  • 简介:2007年,是林业产业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85%,继2006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再创历史新高。木材、松香、人造板、竹藤、家具、木地板和经济林等主要林产品产量仍居世界第一,林产品进出1:3贸易总额达到570亿美元,同比增长36.73%。一、二、三产业比重已经调整为43.1:48.2:8.7,第二产业依然高居榜首。据统计,全国规模以上林业企业超过1.5万家,产值约占全国的70%以上,林业第二产业发起了带动林业产业全面发展的浪潮。然而,这场浪潮是怎样引发的,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我们特别策划了《搏击“二产”浪潮》专题,希望能够给读者一个满意的答案。并期望以此推动我国林产工业再创新高。

  • 标签: 林产工业 科学发展 林业产业 同比增长 第二产业 产品产量
  • 简介: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是要保护和改善生态,林业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具有重大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张德江书记从我省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切实做到六个“更加注重”。其中提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走兴林治水之路是实现潮南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 标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观 水源涵养林 可持续发展能力 环境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
  • 简介: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林学科2001—2007年资助项目的总体情况、类型、学科以及承担单位等方面的分布和变化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通过分析得知,林学基础研究项目总体经费的投入和单项经费资助额度在不断提高;重点项目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数有所增加;各学科资助项目数量逐步提高,资助的重点学科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森林基础科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和林木遗传育种学4个学科;项目资助单位的类型和范围不断扩大,构成资助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通过对林学基金项目资助格局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为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者探讨基金项目申报及管理重点提供借鉴。

  • 标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林学项目 资助格局
  • 简介:第七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近日揭晓,共有71个项目获奖.“低等级木材高得率制浆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等4个项目获得一等奖,“南方型杨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推广”等33个项目获得二等奖,“南洋楹良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等34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 标签: 科学技术奖 林业 栽培技术体系 高得率制浆 南方型杨树
  • 简介:圣诞节和新年陆续到来,意大利人早已开始为选购礼物而忙碌。今年过节送什么?近日,意大利科学家向人们建议,可以吸收有毒气体的“吸毒”植物不失为一个明智之选。

  • 标签: 植物 室内环境净化 有毒气体 龙血树 喜林芋 非洲菊
  • 简介:森林资源科学经营管理,在世界林业先进和发达的国家,它是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的永恒主题,必经途径和成功典范。福建省要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的林业,必须立足于福建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回顾建国60年来的森林资源科学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提出今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发展目标方向,采取相应的一整套改革创新的措施,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一份贡献。

  • 标签: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林业可持续发展 科学化 现代化 关键措施
  • 简介:该文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即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阐述了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即以人为本、结构优化、统筹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现教学的协调发展。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高等学校 教育改革
  • 简介:科学发展观推动新形势下的教学管理,有利于提升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该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阐述了建立以学院为中心的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分析了管理与营造教师成长的环境和机制间的关系,剖析了树立管理是服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了“管理重点不在管,而在‘理’,即组织理顺各种关系”的观点,目标是追求活力、生机、发展,核心是提高对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形成,有利于适应性强且专业技能突出的学生素质的培养。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教学管理 组织理顺 营造环境
  • 简介:从道德的角度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必须确定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环境伦理原则的构建应以生态科学揭示的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公共利益"作为其现实基础和客观依据.持续生存作为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反映了对人与自然生存关系的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倡导代际公平、实行代内平等是持续生存原则的基本要求.

  • 标签: 环境伦理 持续生存原则
  • 简介:矗立于晋、冀、豫交界线上的太行山,横跨3省1市100多个县(市、区),是京津和华北大平原的天然屏障.其绿化程度和绿化成效,直接关系到这一地区的整体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太行山区的自然特点和实际条件,科学选择营造林技术路线,对于加快这一特殊区域的生态建设至关重要,运用近自然林业技术,科学组织实施,无凝会有效促进太行山区植被恢复,提高整体生态治理成效.

  • 标签: 近自然林业 京津 技术 可持续发展 太行山区 屏障
  • 简介:对《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6年来的载文量、引文量、引文类型、论文发表周期、论文作者结构、特色栏目信息等指标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办高校文科学报的发展做了相应思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论文分析 高校 社会科学学报
  • 简介:工作价值观是个人价值观的一部份,是个人对工作活动的需求、偏好及期望程度和倾向,并将对个体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以学生性别、年级、对未来期望程度等十项为调查自变项,以工作自由度、工作社会地位、薪酬等十项为应变项,以绍兴市三所职业技术学院的906名学生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量表测试的方法,对其职业倾向、工作价值观进行深入调查,并采用差异的显著性考验、变异数分析和F考验等数据统计方法,从社会、学校和个体三方面分析高职学生工作价值观的形成因素、发展趋向和存在问题。

  • 标签: 职业院校 工作价值观 高职学生 职业倾向
  • 简介:现行森林价值核算通常对林地、林木和环境资源分别根据成本或收益进行价值计量,然后加总为森林价值总量,这会造成重复计算。该文通过区别成本与收益、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等经济学概念指出:从成本角度核算森林价值,应包括土地价值和正算法的立木价值,环境价值不应记入,它属于收益;从收益角度核算森林价值,如果是一次性木材利用,应包括土地价值和倒算法的立木价值,环境功能没有被利用,不创造价值;如果是永续利用,应包括贴现后的木材采伐和环境服务价值,土地价值不应计入,它属于成本,该价值已经体现在了木材和环境产品上,由于永续利用,土地价值不能单独实现。

  • 标签: 森林资源 价值核算 成本 收益
  • 简介:森林资源的价值和补偿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中一个基础性问题,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和地租理论并结合西方福利经济学有关观点,分别阐述林木资源、林地资源、森林景观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内涵并探讨其价值的实现形式.

  • 标签: 森林资源 价值 补偿机制 林木资源 林地资源 森林景观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