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小杂粮耐寒耐瘠薄,是发展可持续农业不可替代的作物。通过详细介绍小杂粮的主要虫害和病害,并结合专业知识,就如何防治常见病虫害提出经济、高效、快捷的防治方法,对我国小杂粮的种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小杂粮 虫害 病害 防治方法
  • 简介:以自制的香菇葡萄酒为原料,采用植源型澄清琼脂、海藻酸钠和大豆蛋白对酒液进行澄清试验,对加入澄清后香菇葡萄酒的澄清效果、酒样的稳定性及部分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和大豆蛋白在下胶效果、保持葡萄酒的透光率和酒液的稳定性及品质方面优于琼脂。海藻酸钠的最适用量为0.4%,大豆蛋白的最适用量为0.25%,澄清后的酒液透光率分别达80%和78%,酒体透明清亮,色泽明快,且较好地保持了香菇葡萄酒原酒的品质。

  • 标签: 香菇葡萄酒 植源型澄清剂 澄清 稳定性 品质
  • 简介:以金魁美味猕猴桃为试材,从影响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因素方面对两种保鲜在猕猴桃贮藏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有效地延缓果实新陈代谢活动,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延长果实贮藏寿命,且以2%壳聚糖处理效果最佳.

  • 标签: 壳聚糖 水杨酸 美味猕猴桃 涂膜 活性氧代谢
  • 简介:以南果梨为试材,研究了多糖涤膜处理对不同预熟成熟度的果实在冷藏条件下贮藏效果及其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藏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多糖涂膜处理可以显著地抑制贮藏期间果实中脂氧合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膜相对透性,提高了硬果率;贮藏180天后,在货架期间多糖涂膜处理可以明显地控制果实转色指数、果柄保鲜指数的变化,显著地抑制果皮、果心的褐变率。无论是冷藏还是在货架期间,多糖涂膜处理对预熟5天果实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

  • 标签: 南果梨 涂膜处理 贮藏 保鲜
  • 简介:通过离体和活体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肉桂精油对东陵枣采后致病菌链格孢(Aliernariaalternata)的抑制效果。离体试验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对链格孢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300μL/L肉桂精油可以完全抑制链格孢病菌生长。活体试验结果表明,100μL/L与500μL/L肉桂精油均能显著地抑制链格孢病菌在东陵枣上的生长。20℃条件下贮藏15天后,用100μL/L处理的东陵枣发病率比对照(ck)减少13%,用500μL/L处理的东陵枣发病率比对照(ck)减少33%。

  • 标签: 肉桂精油 东陵枣 链格孢病菌 采后病害
  • 简介:在阐述应用于果蔬生物防治的拮抗酵母菌的特点与种类的基础上.综述了酵母菌对果蔬病害的拮抗机理与提高拮抗酵母菌生物防治效果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生物抑菌剂商业化应用的局限性与拮抗酵母菌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果蔬 病害 生物防治 拮抗酵母菌
  • 简介:对"新红星"苹果进行1-甲基环丙烯(1-MCP)、自发气调包装(MAP)与乙烯吸收(EA)处理,然后于0℃下冷藏,研究不同处理在冷藏270d后20℃货架期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贮后货架期间,"新红星"苹果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变化,虎皮病增多;MAP包装与1-MCP+EA+MAP能较好维持冷藏期间"新红星"苹果果实硬度,同时1-MCP+EA明显降低了冷藏期间虎皮病病情指数、显著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并且抑制果皮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的生成。综合分析认为,1-MCP+EA+MAP处理能较好维持"新红星"苹果冷藏和货架期间的品质,并能显著控制果实虎皮病的发生。

  • 标签: “新红星”苹果 1-甲基环丙烯(1-MCP) 乙烯吸收剂 自发气调包装(MAP) 品质 虎皮病
  • 简介: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t-PA)是一种高效特异的溶血栓药物,但天然的t-PA存在半衰期短,有潜在的引起颅内出血的危险等缺点,因而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利用了分子设计和基因工程等技术,构建了一系列的t-PA突变体,旨在提高对纤维蛋白的亲和力,延长半衰期,提高纤溶效率,减少颅内出血的危险。综述了t-PA的结构和功能、对t-PA结构的改造,以及一系列t-PA突变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

  • 标签: 溶栓剂 基因工程 t-PA突变体 表达
  • 简介:综述了桃果实的采后贮藏特性及贮运中容易出现的软化、低温伤害、果肉褐变与絮败、风味丧失及腐烂等品质劣变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从低温、气调、冰温、减压、变温贮藏和外源物质处理等多方面介绍了其预防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桃果实保鲜技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桃果实 贮藏 品质劣变 防治技术
  • 简介: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和一种新开发的乙烯脱除——钯(Pd)(e+R)对早熟和晚熟的鳄梨(perseaAmericanaMill)在5℃贮藏和20℃后熟期内果实硬度、颜色、脂肪酸和糖含量的变化的影响。这种新型乙烯清除有效地延缓了鳄梨在5℃贮藏时的果实成熟过程,1-MCP在抑制果实成熟方面更加有效,但与这种新型乙烯清除相比它会破坏果实的后熟。晚熟果实中脂肪酸含量在两种处理间以及贮藏时间方面均保持不变,而早熟果实中脂肪酸含量随着处理和贮藏时间的不同,产生了轻度的,甚至显著的差异,果实中出现大量的甘露庚糖醇。

  • 标签: 1-MCP处理 乙烯脱除剂 脂肪酸含量 贮藏期间 梨果实 糖含量
  • 简介:以蒜薹为试材,研究了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对引起蒜薹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交链孢霉菌(AlternariaNeeexWallr.)的生物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在PDB试管中,罗伦隐球酵母菌悬液和培养原液能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在蒜薹上,罗伦隐球酵母菌悬液和培养原液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越早接种拮抗菌,抑菌效果越好;适量的有机碳源和有机氮源可以促进罗伦隐球酵母的生长,提高其抑菌效果,而添加无机氮源会降低其抑菌效果。

  • 标签: 蒜薹 采后病害 罗伦隐球酵母 生物防治
  • 简介:为了解酥梨贮藏后期腐烂严重的病因,采用组织分离法对腐烂果实进行病原菌纯化分离,得到7种不同病原菌株。在PDA平板培养基上观察各菌株形态特征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和孢子形态。在健康梨果实上重新接种单菌株,观察其发病特征,并应用ITS通用引物对病原菌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用MEGA6.0软件构建其中6种不同病原菌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属于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链格孢属(Alternaria)、镰刀菌属(Fusarium)和扩展青霉菌(Penicilliumexpansum)。其中扩展青霉菌是生长最快和传染性较强的致病菌;选取4株致病性较强菌株侵染果实,然后使用不同浓度ClO2溶液处理,发现ClO2对各个菌株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0mg·L^-1的ClO2能基本消除镰刀菌属(Fusarium)和扩展青霉菌(Penicilliumexpansum)对果实表面损伤的侵染。

  • 标签: 酥梨 贮藏 病原菌 鉴定 ITS CLO2
  • 简介:采用38℃热空气处理24h、108CFU/mL罗伦隐球酵母悬浮液处理以及二者结合处理千禧樱桃番茄,研究各处理对人工接种灰霉病发生率、病斑直径、20℃贮藏7d后果实自然病害发生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热空气或拮抗酵母处理均可以降低接种病害和自然病害的发生率,并且抑制病斑直径的扩展,而先热空气后拮抗酵母处理较单一处理显著提高了防病效果,对果实品质未产生不良影响。罗伦隐球酵母结合热空气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樱桃番茄果实采后病害,并且不影响果实品质。

  • 标签: 拮抗酵母 热空气 樱桃番茄 采后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