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病例:患者,男,80岁。因“消化道出血3周,喘憋伴有双下肢水肿2周”于2013年10月17日入院。患者3周前因大量服用扶他林(125mg)出现柏油样大便,伴有心慌、头晕,就诊于东直门医院,给予患者补液、抑酸、营养支持、补充白蛋白治疗好转。2周前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并出现喘憋、咳嗽、少量白痰,就诊于我院急诊,双下肢静脉超声提示双侧小腿肌间静脉管径增宽,

  • 标签: 国际标准化比值 凝血酶原时间 苯溴马隆 华法林 双下肢水肿 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探析氨溴索在哮喘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单位接受过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FEV1、FEV1/FVC值。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FEV1、FEV1/FVC值分别为(1.7±0.1)L、(65.4±9.7)%。高于对照组的(1.5±0.3)L、(55.4±8.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氨溴索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可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哮喘性支气管炎 氨溴索 治疗有效率
  • 简介:目的观察氟维司对泌乳素腺瘤MMQ细胞增殖和分泌的影响,探讨TGF-β/Smad3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MTS试验检测不同浓度氟维司处理泌乳素腺瘤MMQ细胞24、48、72h后细胞增殖活力。ELISA检测不同浓度的氟维司处理泌乳素腺瘤MMQ细胞24h后细胞上清中TGF-β1和泌乳素的分泌水平。免疫荧光检测泌乳素腺瘤MMQ细胞经氟维司处理24h后细胞中磷酸化Smad3的表达水平。结果氟维司能够有效抑制泌乳素腺瘤MMQ细胞的增殖,并呈现良好的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氟维司处理泌乳素腺瘤MMQ细胞可显著提高活性TGF-β1水平、降低泌乳素水平,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作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氟维司处理泌乳素腺瘤MMQ细胞24h后,细胞核和细胞浆中(主要为细胞核中)p-Smad3明显增多。结论氟维司可能通过TGF-β/Smad3信号通路抑制泌乳素腺瘤MMQ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分泌。

  • 标签: 氟维司群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TGF-β/Smad3信号通路 泌乳素腺瘤 MMQ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菌代谢与血脂水平改变对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3年1月,入组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包括急性期患者30例(急性期组),缓解期患者30例(缓解期组),另随机筛取健康体检对象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对比不同组观察对象的肠道菌代谢与血脂水平情况。结果:急性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评分为(72.49±1.79)分,缓解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评分为(45.56±1.04)分,(P<0.05);三组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1(APOB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IA1)水平低于对照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三油甘脂(TG)水平高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部分血脂异常及肠道菌脂质代谢异常,其中血脂水平的异常与疾病存在一定的联系。

  • 标签: 肠道菌群代谢 血脂水平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足底运动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稳定性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核心肌稳定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足底运动反馈疗法。比较两组步行平衡能力、躯干控制能力及步速。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BS、躯干控制能力及步速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给予足底运动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稳定性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恢复期 足底运动反馈疗法 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 步行平衡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足底运动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稳定性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核心肌稳定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足底运动反馈疗法。比较两组步行平衡能力、躯干控制能力及步速。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BS、躯干控制能力及步速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给予足底运动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稳定性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恢复期 足底运动反馈疗法 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 步行平衡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年患者接受核心肌训练予疼痛护理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选择我院所治疗的终点LDH 8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推拿、腰椎牵引以及中频治疗,研究组则在基础护理措施上实施核心肌训练与疼痛护理。结果:治疗1周和3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核心肌群训练 疼痛护理 LDH OD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儿童湿疹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皮肤科就诊的100例湿疹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两组均治疗12d、12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肠道菌、免疫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儿童湿疹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面菌分布、酸碱度(PH值)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及微酸性敷料对于烧伤后期创面肉芽生长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9年2月-2021年8月收治的烧伤患者中选取60例,对比不同创面菌分布、不同PH值的患者细菌生长的程度,按照随机原则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微酸性敷料包扎创面,对照组采用常规敷料包扎创面,观察烧伤后期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情况、不良反应。结果:对所有患者创面组织标本进行培养,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20株(40.82%)、鲍曼不动杆菌15株(30.61%)、金黄色葡萄杆菌10株(20.41%)、凝血酶阴性葡萄球菌2株(4.08%)、其他2株(4.08%);经过培养,所检测出菌落的49份创面标本中,33份菌落数<100cfu/ml,16份患者≥100cfu/ml;两组创面菌分布也无差异(p>0.05),菌落数<100cfu/ml创面PH值低于≥100cfu/ml组(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毛细血管数/视野、肉芽内血红蛋白含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面菌分布对细菌生长无明显影响,酸性环境有助于抑制细菌生长,采用微酸性敷料有助于新鲜肉芽生长,在临床烧伤外科、整形外科中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微酸性敷料处理创面。

  • 标签: 创面菌群分布 酸碱度 微酸性敷料
  • 简介:目的观察苯溴隆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3月—2017年4月84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给予苯溴隆治疗,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分别评估2组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及血清IL-1β和NALP3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IL-1β和NALP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苯溴隆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不仅能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肾功能,还可以有效抑制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苯溴马隆 痛风 高尿酸血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踝跖屈肌强化训练联合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脑卒中后足下垂、足内翻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2021.10—2022.10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后足下垂、足内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进行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和观察组(踝跖屈肌强化训练联合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肌张力(MAS)、主动关节活动度 (AROM)、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以及下肢运动功能10 m 最快步行速度 (10 m MWS)。结果:观察组的MAS、AROM和 PROM评分以及10M MW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踝跖屈肌群强化训练 注射A型肉毒毒素 脑卒中后足下垂 足内翻 步行功能
  • 简介:目的建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静脉镇痛液中盐酸吗啡、盐酸曲多、柠檬酸芬太尼与氯诺昔康含量的方法.方法在Kromasil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的色谱条件下,同时测定静脉镇痛液中盐酸吗啡、盐酸曲多、柠檬酸芬太尼与氯诺昔康含量,以探讨此HPLC的检测效果.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盐酸吗啡、盐酸曲多、柠檬酸芬太尼与氯诺昔康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0、12.3、20.7、23.0min.各色谱峰理论塔板数均不低于2000,分离度均>1.5,各色谱峰均为纯峰.精密度检测示,上述各药物的峰面积积分值相对标准偏差(BSD)分别为0.53%、0.35%、0.71%、0.28%.重复性试验示,各峰面积积分值BSD均<2%.辅料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不干扰样品的测定.盐酸吗啡、盐酸曲多、柠檬酸芬太尼与氯诺昔康分别在5~250mg/L、4~800mg/L、1~50mgL与4~400mg/L浓度范围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100.2%、101.1%与99.8%;相应RSD分别为1.43%、0.72%、1.25%与0.88%.结论本方法方便、快速、准确,可以作为盐酸吗啡、盐酸曲多、柠檬酸芬太尼与氯诺昔康配伍检测的方法.

  • 标签: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吗啡 曲马多 芬太尼 氯诺昔康
  • 简介:患者,男,70岁,确诊患左肺腺癌9月余,口服吉非替尼片并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转移至今,近日因胸痛加重来我院就诊。入院后于2008年10月25日予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北京萌蒂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7122411)10mg,每日1次,睡前口服,以控制胸椎转移引起的背部疼痛症状。用药3d后疼痛控制不佳,于2008年10月28日早9:00予以更换为枸橼酸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 标签: 硫酸吗啡控释片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 枸橼酸芬太尼贴剂 镇痛 呼吸抑制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时应用达比加酯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6例心房颤动患者,均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术,并于围术期进行抗凝治疗,依据用药差异分组,各38例,A组用药华法林,B组用药达比加酯,比较2组临床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结果用药后,A组INR、PT及APTT比用药前增加,B组APTT比用药前增加(P<0.05);A组血栓栓塞率7.89%,B组是5.26%(P>0.05)。结论于心房颤动患者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时应用达比加酯表现出有效性强、安全性高的特征。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术 围术期 抗凝治疗 达比加群酯
  • 简介:4月19~2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营养健康产业国际博览会”上.一向倡导和推进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的国内著名制药企昆明滇虹药业的表现倍受关注,其展出的“加加宁”双歧杆菌口服液不仅以活体益生菌的创新技术将肠道保健推向了新的台阶。

  • 标签: 国际博览会 健康产业 胃肠道功能恢复 菌群平衡 营养 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