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整理、探究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确诊手段、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及临床疗效。方法任意抽选70名已出院病人的病历资料,病人收治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整理、归纳病人的病因、症状、确诊手段以及对应的治疗方案,并对病人接受治疗方案后的恢复情况进行考察。结果病人在经过适当的确诊手段明确病情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后,痊愈的有27名(38.57%),症状减轻的有38名(54.28%),没有效果或者病情加重的有5名(7.14%),成功治疗者65名(92.85%)。结论经过合理的诊断与正确方案的实施,感染性疾病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除此之外,基层医院工作人员应加强预防意识,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基层医院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 临床诊疗分析
  • 简介:夏季,因饮食不当来院就诊的人数增加了两成多。因季节气候影响,人体消化道抗御病菌的能力下降,导致夏季肠道感染性疾病较多,老人儿童此时容易患急性腹泻。但在临床诊疗上也发现,因市民自行用药延误治疗或导致病情加重的不在少数。专家指出了几个常见的腹泻用药误区。

  • 标签: 肠道感染性疾病 急性腹泻 夏季 盲目用药 饮食不当 季节气候
  • 简介:新生儿感染,特别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败血等在住院新生儿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的疾病,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免疫能力低下更易合并严重感染,早期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成功地关键,但由于临床表现隐匿又缺乏特异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明确我院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情况,本人对2009年我院监护室内住院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类型及细菌培养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细菌感染性疾病 临床分析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细菌感染 住院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青光眼与视网膜缺血病间的关联性。方法: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共有青光眼患者18例,对其产生视网膜缺血的发病原因给予分析和评价。结果:18位青光眼患者中,9位患者被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6位患者被确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位患者则是低灌注视网膜病变。头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双眼眼动脉的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未出现严重的颈内动脉阻塞、颈总动脉阻塞。结论:青光眼眼压升高直接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压、眼压、睫状后动脉压发生失调,患者眼部血流灌注不足,造成缺血性的视神经、视网膜病变。因此,当患者发生视网膜缺血性疾病时,青光眼属于首要危险因素,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诊疗重视。

  • 标签: 青光眼 视网膜缺血性疾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地区食源性疾病诺如病毒感染情况。方法:以2020年-2022年期间某地区范围内医院收治的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源性疾病患者,采集、分析患者的相关信息,并对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采集,进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所有患者男女比例较为均衡,诺如病毒感染比例也较为均衡,全部为G2型诺如病毒。且患者之中26-35这一年龄段患者数量最多,但该年龄段诺度病毒感染率更高,0-5年龄段感染诺如病毒的比例最高,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对某地区食源性疾病诺如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诺如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对患者健康威胁较重,因而临床之中应加强病毒检测,保障患者机体健康。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诺如病毒 感染状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过敏性治癫的效果。方法:针对100名患有小儿过敏性紫癫的患儿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法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50名患儿。其中对照组通过氯雷他定片联合西咪替丁进行治疗。研究组在采用氯雷他定片联合西咪替丁的同时予以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症状消除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皮肤紫癜、关节肿瘤、消化道疾病和肾脏疾病消除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过敏性疾病 孟鲁斯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中药热敷治疗骨伤科慢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2019年9月—2021年9月期间于医院骨伤科进行治疗的骨伤科慢性疾病患者中选择94位开展研究分析工作,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划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即观察组47人、对照组47人,针对观察组利用常规治疗加中药热敷的方式,而对照组仅适用常规治疗方法,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计算分析得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87%,而对照组相对较低,总有效率为85.11%,且在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相较于单纯的常规治疗方式,采用中药热敷与常规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更有利患者康复,不仅可以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还不会出现副作用,有利于强化整体的治疗成效。

  • 标签: 中药热敷 骨伤科慢性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多奈哌齐治疗血管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84例血管痴呆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多奈哌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治疗血管痴呆的临床疗效效果显著,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奈哌齐 血管性痴呆 出血或缺血性中卒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汤(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怀山药、牛膝、杜仲等)在治疗血管痴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39例)采用口服补肾活血汤的治疗方案;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脑通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于观察治疗的前后均统一按照长谷川痴呆评定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1.3%。结论提示中药补肾活血汤在治疗临床血管痴呆中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自拟补肾活血汤 血管性痴呆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对比奥拉西坦联合天智颗粒治疗血管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血管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天智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6%,高于对照组的6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天智颗粒治疗血管痴呆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奥拉西坦 天智颗粒 血管性痴呆
  • 简介:脑微血管损伤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痴呆、阿尔茨海默症等脑病的共同病理基础。硝化应激(nitrosativestress)指机体对活性氮族(reactivenitrogenspecies,RNS)的高应激性,

  • 标签: 硝化应激 脑血管 心血管药理 信号转导 病机制 介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两组病例,各30例一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治疗组,另一组只用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和进步是对照组高。结论对于致残率非常高的脑血管病,如果早期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瘵在促进功能恢复上有一定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脑血管病 身体健康 中风
  • 简介:目的分析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应用奥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由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奋乃静治疗,试验组患者运用奥氮平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奥氮平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2.56%,奋乃静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36%,对照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是(38.5±8.2)分,实验组患者的精神评分为(21.5±1.7)分,对照组中共有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中共有3例不良反应。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指标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运用奥氮平治疗,有效率较高,症状明显缓解,不良反应较少,值得被广泛推广。

  • 标签: 脑血管病 精神障碍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病是目前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发病呈现明显的持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建国以来,诸多医家围绕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从毒损、气血等方面论析心脑血管发病的多家医论,为该类重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引起国际国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现就通络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现状做一述评,以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所裨益。

  • 标签: 通络药物 心脑血管疾病 展望
  • 简介:目的了解栀蛭注射液在动物体内对心脑血管的药理学作用基础。方法采用电磁流量计直接测定犬脑血管流量,并测定犬Ⅰ、Ⅱ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给犬静脉注射栀蛭注射液,对犬颈内动脉血管有一定的扩张作用,能增加每百克脑组织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能增加犬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的血流量、增加每分钟百克心肌血流量、增加心搏出量、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和冠脉阻力作用。结论栀蛭注射液有直接扩张心脑血管的作用。

  • 标签: 栀蛭注射液 犬脑血流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8月建工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三级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患者实施三级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提高其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血管病 神经功能缺失 康复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由并提出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6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历资料进行年龄、脑血管病类型、意识障碍、卧床与肺部感染的关系,肺部感染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老年人患急性脑血管病后更易并发肺部感染;出血性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大面积脑梗死和多发性脑梗死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灶小面积梗死者;有意识障碍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者;卧床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卧床者;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者病死率显著提高.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