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伐卢定与替罗非班联合肝素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STEMI行急诊PCI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伐卢定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替罗非班联合肝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罪犯血管(TIMI)血流分级、2h心电图ST段回落和治疗30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IMI分级中各级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h心电图ST段回落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内研究组患者出血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卢定与替罗非班联合肝素在老年STEMI急诊PCI术中应用可辅助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但替罗非班联合肝素易增加患者出血风险,伐卢定具有更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比伐卢定 替罗非班 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医学实验目的为分析氟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一年间在我院进行微创手术的患者,共计60例,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实验组采用氟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来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的痛觉过敏,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结果对比显示,实验组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右美托咪定 预防 麻醉后痛觉过敏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浊法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指标进行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的心脑血管疾病160例为研究组,并选同期的健康体检人群6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人员均通过免疫浊法对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验。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为(1.77±0.31)mg/L,对照组的D-二聚体水平为(0.13±0.02)mg/L,研究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A组、B组、C组的D-二聚体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且A组水平B组和C组低,而B组水平C组低(P<0.05)。结论 通过免疫浊法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可以为临床中的疾病类型、病情发展情况判断提供便利。

  • 标签: 免疫比浊法 心脑血管疾病 血浆D二聚体 临床检验
  • 简介:目的:了解干预前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用药合理性情况,探讨实施干预后降低药占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干预前)和2014年(干预后)的归档病历中导致药占偏高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超剂量用药、超浓度用药、无适应证用药、未首选国家基本药物、超疗程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等问题比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选药档次偏高问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对不合理用药问题实施的干预措施可促使药占进一步降低,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药占比 降低 干预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研究氟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高血压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ASAⅠ~Ⅲ级,要求术后镇痛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分别在诱导前、手术结束前给予氟洛芬酯各50mg,对照组则分别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注,观察诱导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3min(T3)、5min(T4)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并记录术后不同时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PCA按压次数.结果2组T1、T2和T3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明显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T4时试验组恢复至麻醉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仍较T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1~T4时点SBP、DBP、HR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躁动及咽喉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试验组在术后1、6h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试验组PCA按压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减少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不影响患者的苏醒,并能降低拔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 标签: 超前镇痛 氟比洛芬酯 高血压 麻醉 报告期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以醋酸曲安奈德(TAA)为模型药物,以三棕榈酸甘油酯为脂质材料制备醋酸曲安奈德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卡波姆凝胶,考察其特性以及药物经皮渗透性能.方法采用高压乳匀技术制得TAA-SLN分散液,并制成卡波姆凝胶,考察了卡波姆凝胶中SLN的微观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等理化特性和稳定性、体外药物释放行为.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研究了SLN卡波姆凝胶的药物经皮渗透性能.结果制得的TAA-SLN为均匀的球形粒子,不同载药量SLN粒径为95.5~186.2nm,Zeta电位为-26.3~-15.7mV,包封率为67.43%~90.3%;SLN卡波姆凝胶37℃储存三个月后SLN粒径略有增大,Zeta电位无明显变化;SLN卡波姆凝胶体外药物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DR%=6.3979t1/2+3.1529,r2=0.9518);经皮渗透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同药物浓度的普通卡波姆凝胶比较,SLN卡波姆凝胶药物经皮渗透速率和药物24h累积渗透量显著提高.结论TAA-SLN卡波姆凝胶稳定性好,对药物释放具有缓控释作用,能显著促进药物经皮渗透,有望成为新型经皮给药制剂.

  • 标签: 固体脂质纳米粒 卡波姆凝胶 醋酸曲安奈德 经皮给药 渗透性能
  • 简介:目的:评价替夫定(LDT)序贯疗法对干扰素-α(IFN-α)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耐药性及其对血清转换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经IFN-α治疗24周的HBV-DNA水平下降〈10~2U/mL、HBeAg持续阳性CHB患者43例资料(观察组),给予LDT序贯治疗120周;另选同期HBeAg阳性CHB患者43例资料(对照组),给予初始单用LDT治疗120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或血清转换率及耐药率的差异,并分析HBsAg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0周时ALT复常率、HBV-DNA及HBeAg阴转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eAg阴转率和转换率的总发生率为62.79%高于对照组为34.88%(P〈0.05);两组HBeAg血清转换患者(观察组20例,对照组10例)治疗不同疗程后HBsAg水平与基线比较,HBsAg水平随着疗程延长逐渐下降;治疗48周与基线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周与基线比较其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者在治疗96周后出现HBsAg阴转;两组患者中44例HBeAg持续阳性患者耐药10例(其耐药率为22.73%),其中对照组7例占16.28%,观察组3例占18.75%,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FN-α疗效不佳患者,采用LDT序贯治疗120周的总有效率优于初始LDT单药治疗,HBeAg血清转换者长期抗病毒治疗有获得HBeAg阴转的可能;但对HBeAg持续阳性者,在后续LDT单药治疗中仍有发生耐药的风险,需考虑进一步优化治疗。

  • 标签: 替比夫定 序贯疗法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应答不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盐酸多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环磷酰胺联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对比,对照组50例应用多西他赛+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研究组50例应用盐酸多柔星+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效果相比,盐酸多柔星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的有效率更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盐酸多柔比星 环磷酰胺 多西他赛 乳腺癌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本文中球状和线状纳米金由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的方法制备得到,并通过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对球状、线状两种形貌纳米金形貌进行表征。将不同纳米金通过电沉积法分别修饰在碳纤维超微电极表面,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循环伏安法(CV)分别对多巴胺(DA,1×10-5 mol/L)在两种形貌纳米金修饰后的碳纤维超微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球状纳米金修饰碳纤维电极检测多巴胺的氧化峰电流稳定性最佳、修饰碳纤维电极测定多巴胺氧化峰电流增幅最明显。

  • 标签: 两种形貌纳米金 碳纤维超微电极 电化学性能
  • 简介: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时应用达加群酯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6例心房颤动患者,均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术,并于围术期进行抗凝治疗,依据用药差异分组,各38例,A组用药华法林,B组用药达加群酯,比较2组临床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结果用药后,A组INR、PT及APTT用药前增加,B组APTT用药前增加(P<0.05);A组血栓栓塞率7.89%,B组是5.26%(P>0.05)。结论于心房颤动患者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时应用达加群酯表现出有效性强、安全性高的特征。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术 围术期 抗凝治疗 达比加群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用盐酸特萘芬乳膏、3%水杨酸酒精滴耳液及局部电滋波中医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医院耳鼻喉科接收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230例作为此次评价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人数为11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特萘芬乳膏联合3%水杨酸酒精滴耳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局部电滋波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用盐酸特萘芬乳膏、水杨酸酒精滴耳液与电滋波联合方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活造成的影响。

  • 标签: 真菌性外耳道炎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 3%水杨酸酒精滴耳液 电滋波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用盐酸特萘芬乳膏、3%水杨酸酒精滴耳液及局部电滋波中医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医院耳鼻喉科接收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230例作为此次评价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人数为11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特萘芬乳膏联合3%水杨酸酒精滴耳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局部电滋波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用盐酸特萘芬乳膏、水杨酸酒精滴耳液与电滋波联合方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活造成的影响。

  • 标签: 真菌性外耳道炎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 3%水杨酸酒精滴耳液 电滋波 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