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汀类药物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近来已成为治疗多种心脑血管病变、血脂异常的主要药物.该类药物上市30年的情况表明其总体耐受性良好.医务人员对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也经历了逐渐变化的过程.由于国内汀类药物的安全性研究多在普通患者中进行,目前高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研究的报道资料仍较少[1].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氟康唑 肌红蛋白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65例,A组患者给予阿托伐汀20mg/d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托伐汀40mg/d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等指标水平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均无患者出现肌酸激酶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治疗后,2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小于治疗前,2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疼痛、消化不良、肝功能异常等,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阿托伐汀40mg/d治疗冠心病,降脂效果优于阿托伐汀20mg/d,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对于病情较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可以适当加大阿托伐汀的剂量,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不良反应 不同剂量
  • 简介:目的对门诊处方中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以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查门诊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处方,以药品说明书中的规定为标准,结合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分析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的安全性。结果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基本合理,没有发现联用CYP3A4抑制剂,但有5种CYP3A4底物和地高辛与汀类药物联用,存在安全隐患。结论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应注意观察,避免与CYP3A4抑制剂或其底物联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联用 安全性 评价
  • 简介:美国FDA告诫:2种湿疹治疗药吡美莫司(pimecrolimus,ELIDEL)、克莫司(tacrolimus,PROTOPIC)有潜在致癌性,其依据为在动物实验中(鼠、猴)有致癌征兆,上市后有肿瘤不良事件报道:淋巴瘤(7例),皮肤癌(6例),乳头状瘤(2例)。

  • 标签: 他克莫司 吡美莫司 致癌性 潜在 美国FDA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研究对象为收治的100例,排除冠心病病因的冠心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病人数量: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实验组、对照组病人的治疗结果、心功能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病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使用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提高治疗质量,能够有效改善病人心脏功能水平,应当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冠心病 治疗效果 价值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布司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56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使用立加利仙治疗)和观察组(28例,使用非布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非布司治疗后,其血尿酸、尿微量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非布司治疗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改善其血尿酸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探究克莫司乳膏对于湿疹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做进一步分析。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正式启动,选取此时间段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48例湿疹患者为研究依据,基于入选先后顺序分为A组B组各74例患者,为A组开展常规治疗,为B组启动克莫司乳膏进行治疗,后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B组74例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和症状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所体现的指标均显优于A组患者,P

  • 标签: 他克莫司软膏 湿疹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使用强效汀药物的治疗效果。 方法 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选60例合并冠心病患者,使用随机摸黑紫球法进行分组,黑紫球各30颗,黑球表示对照组(常规治疗),紫球为实验组(常规治疗和强效汀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绞痛改善情况、血糖和血脂控制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糖血脂指标得到良好控制(P

  • 标签: 糖尿病 冠心病 强效他汀药物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瑞舒伐汀与阿托伐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瑞舒伐汀,对照组给予阿托伐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生存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脑血管病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比较瑞舒伐汀与阿托伐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以下简称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脂蛋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ACS患者9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脂蛋白.a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6、LDL-C、HDL—C和脂蛋白-α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LDL—C、脂虽白-α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HDL—C测得值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LDL—C、脂蛋白-α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HDL—C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为75.56%(P〈0.05)。结论:瑞舒伐汀用于治疗ACS患者的疗效优于阿托伐汀,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TNF-α、IL-6、LDL-C、HDL-C和脂蛋白-α水平。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脂蛋白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探讨 汀类药物的使用对老年人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 。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10 月在本院治疗的 90 例老年患者为对象,将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 治疗 方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汀类药物,对比应用成效。 结果: 从实验结果上看,对照组治疗后有效 18 例,显效 15 例,无效 12 例,有效率为 73.33% ,观察组治疗后有效 22 例,显效 21 例,无效 2 例,有效率为 95.56% , 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跌倒发生率的调查上,观察组发生 9 起跌倒事件,跌倒发生率为 20% ,对照组发生 3 起跌倒事件,跌倒发生率为 6.67%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加入汀类治疗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但同时增加了跌倒发生率,具有一定风险,在临床上使用需谨慎。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老年患者 跌倒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药师审核干预对促进汀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患者,以随机抽签法,把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不实施药师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师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评价汀类不合理使用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更高。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汀类药物用药不合理,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高,不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实施药师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促使汀类药物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不仅进一步优化了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药师审核干预 他汀类药物使用 影响
  • 简介:近年来的国内外有关资料表明,慢性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明显上升,世界各国面临的防治形势相当严峻。据统计,美国成年人中大约有8%存在CKD[1],我国人群中CKD患病率则更高。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指出,CKD是冠心病的等危症,CKD患者伴有很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慢性肾功能不全 管理指南 慢性肾病 血脂异常 欧洲心脏病学会
  • 简介:目的:建立灵敏、快速、准确的人尿液中西沙星浓度的HPLC-MS/MS检测方法,并将其用于测定健康受试者口服西沙星颗粒剂后的尿药排泄。方法:尿液经甲醇处理后,取上清液进行HPLC-MS/MS法分析。10例受试者,每例空腹和餐后(随机交叉)单次口服西沙星颗粒剂50mg,经5天的清洗期后将两式受试者对调,两周期分别收集给药前(0h)及给药后0-3、3-6、6-12、12-24、24-36、36-48、48-60h各时间段的所有尿液并分析,计算西沙星在尿液中的累计排泄量和累积排泄率。结果:西沙星尿液的线性范围为0.250-200μg·mL^-1,定量限为0.250μg·mL^-1。健康受试者口服西沙星颗粒剂后3h即能检测到原型药物,36小时内经尿液排泄基本完全,累积排泄量约为35mg,累积排泄率约为7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人口服西沙星颗粒剂后药物尿液浓度的测定及其尿药排泄研究。

  • 标签: 西他沙星 HPLC-MS/MS 尿药浓度
  • 简介:汀类药物是一类强效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药物。控制血脂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极为重要。及早启动汀类药物治疗,对降低糖尿病心血管风险意义重大。然而,多个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后显示汀类药物可能导致新发糖尿病,相关机制仍不明确。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新发糖尿病 防治
  • 简介:目的探讨阿托伐汀治疗冠心病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时间段收治冠心病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辛伐他汀,观察组选用阿托伐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本研究中所得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单次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数值低于治疗前在本研究中所得数值,观察组在本研究中所得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单次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数值低于对照组在本研究中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汀治疗冠心病的运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 冠心病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卡培滨用于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113例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形成治疗组与对照组;76例接受卡培滨化疗者为治疗组,其中按常规方案使用卡培滨化疗的35例为常规化疗组,按小剂量持续方案使用卡培滨化疗的41例为节拍化疗组;37例未予卡培滨化疗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部分缓解率、病变稳定率、客观缓解率、肿瘤控制率皆较对照组高,而病变进展率较对照组低,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常规化疗组与节拍化疗组疗效近似,各指标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较低,程度亦皆不重,节拍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程度更轻微。结论卡培滨用于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其疗效确定、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好,特别是节拍化疗方案更优。

  • 标签: 卡培他滨 晚期乳腺癌 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