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护理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基础胸腔镜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手术全面护理。比较2组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满意率;手术实施时间、手术依从性、术后住院的平均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疼痛数字分级(N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气胸、肺不张等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满意率(P〉0.05)。结论:手术全面护理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焦虑心理,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出现,患者满意率高。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管膜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测方法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4例管膜型PCNSL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结果4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3d-5个月。临床表现为头痛、脑膜刺激征,分别伴有脊神经根征(2例)、多组脑神经麻痹(1例)和偏瘫(1例);病程中有间断低热(3例)。其中2例于发病2和4个月时死于脑疝。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2例)、白细胞计数(4例)和蛋白定量(4例)升高,葡萄糖降低(3例)。4例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均发现淋巴瘤细胞或异形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大多数细胞呈现B细胞标记物阳性。头部MRI增强扫描第三和第四脑室、侧脑室壁异常强化,合并脑室周围强化病灶(2例)和鞍区病变(1例)。PET扫描和骨髓穿刺检查未发现颅外或脊髓受累证据。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是诊断管膜型PCNSL的重要方法。管膜及脑室周围病变应考虑PCNSL的可能,尤其MRI增强扫描发现结节样强化者更应提高警惕。

  • 标签: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室管膜 脑脊髓液 细胞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