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从真实案例中了解风险管理的作用,以及在神经外科推广风险管理模式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20年全年间在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00名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采用普通护理方式的小组为普通组,在普通护理模式上增加风险管理模式的为观察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以及发生风险事件的比例。结果:神经外科的200名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普通组发生风险事件的比例大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本次调研时间为2021.1-2021.12月,共纳入100例因肿瘤晚期前来我院就诊病人进行调研,参与本次调研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与护理,按照护理方案进行分组,每组所纳入病人例数为(50)例。按照护理方式进行命名,分别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所采用的护理方案为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选用疼痛护理。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常规组与研究组对照VAS评分结果较低,经统计差异明显,(P

  • 标签: 疼痛管理 晚期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模式在供应室护理管理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供应室2020年7月—2021年7月实施常规管理的40例医护人员为对照组,选取我院供应室2021年8月-2022年8月实施细节管理的40例医护人员为研究组,分析两组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的回收满意、发放满意、包装满意、服务满意等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模式在供应室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细节管理模式 供应室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案例对象(消化内科患者)60例,经随机数字分组后,分别对案例对象应用护理层级管理(观察组,n=30)与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30),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消化内科患者对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安全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层级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 标签: 护理层级管理 消化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病区管理中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后的效果。方法:平均将90例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不同质量管理形式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有关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安全防范、病房管理、文书记录以及人文关怀方面的质量评分、SAS、SD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质量管理对于提高骨科病区护理管理质量,减轻骨科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积极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管理的满意度。

  • 标签: 骨科 病区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结合岗位层级设置管理的作用。方法 此次以2022年前后我院实施绩效结合岗位层级设置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将在职护士15名列为观察目标,分析不同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绩效结合岗位层级设置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数据差异体现统计价值(P<0.05)。结论 骨科管理工作中应用绩效结合岗位层级设置管理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且护理质量明显提升。

  • 标签: 骨科 护理管理 绩效结合岗位层级设置管理 应用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和有效性。方法:收集护理风险事件患者100例,分析护理风险的原因,探讨提高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护理不当78例(78.%),由于护理人员自身责任意识淡薄导致的护理风险事件占44.8%。患者自身原因造成的护理风险事件22例(22.0%)。结论:针对护理工作中常发生的问题采用护理管理措施,只有医院护理管理措施具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护理管理 风险事件 有效性
  • 简介:目的:探讨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以及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9月间在我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则将患者平均分配入试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一般常规的护理干预,试验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管理模式。结果:在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干预下,试验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与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血液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效提高了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成员护理水平,达到了预期的护理效果,使得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该护理模式值得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 标签: 优质护理;内科;护理质量
  • 作者: 刘成棽,牛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20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第20期
  • 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新乡453000
  • 简介:目的: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护理人员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和防范的过程,科学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率,避免护理风险给医院造成不良的危害。心胸外科是护理风险的高发科室,本文着重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1—6月以及2020年7—12月本院心胸外科住院护理人员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6月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人员接受常规住院护理管理,2020年7—12月则接受风险管理下的心胸外科护理管理,对比两期间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医护人员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2020年7—12月期间发生护理投诉、护理差错、护理并发症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20年1—6月(P<0.05),并且2020年7—12月期间医护人员对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2020年1—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胸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差错、护理事故等护理风险事件,对保证心胸外科患者住院期间治疗与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医患、护患矛盾的发生与进一步加剧,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风险管理;护理管理;护理风险事件;心胸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五官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五官科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细节管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五官科护理管理而言,细节管理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降低手术率、减轻患者治疗负担方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 标签: 细节管理 五官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治疗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对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方法:采用随机方式抽取2020年8月份-2021年8月份中在我院接受静脉治疗的84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应用抽签法将84例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与实践组,参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治疗管理,实践组给予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分别对比两组护理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与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相较于参照组,实践组经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较低,P

  • 标签: 静脉治疗 规范化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摘 要:目的:讨论分析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应用全程质控管理对院感的影响。方法:研究周期为2021年4月-2022年1月,本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控管理,期间发放消毒灭菌物品35584件,以此为为研究组。同期本地区某一未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医疗机构发放消毒灭菌物品35496件,以此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消毒供应室无菌质量合格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可显著降低院感发生率,提高无菌质量合格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院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1月本院消毒供应室32名工作人员纳入研究,以2020年10月为时间节点,未实施全程质控管理为对照组,实施该管理方式为观察组,对比实施前后护理管理质量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的工作态度、及时供给与回收、清洗质量、环境管理评分相比,观察组更高(P

  • 标签: 护理管理质量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 简介:摘要:护理虽然大部分时间中是作为医疗行为的辅助存在的,但是护理效果的体现对患病者的痊愈也能够起到足够明显的影响。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患病者大幅度缩短痊愈周期,无效的护理或者效果不佳的护理不仅可能造成患病者治疗周期边长甚至可能导致患病者的病症复发以致罹患其他新的病症。因此在执行护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以足够明确的管理学上的目标帮助本科室的所有相关人员明确如何展开工作以及如何改善工作成绩。本次对比性实验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对具备管理目标的护理工作效果和为设立管理目标的护理工作实施的水平实行有参照价值的对比研究从而明确目标管理概念在耳鼻喉这一科室中能够起到的作用。

  • 标签: 目标管理 耳鼻喉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理念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细节管理理念,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管理 细节管理理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风险管理用于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2020年1月起始,在我院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以风险管理实施前、后一年期为计算限,比较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变化情况。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体检中心晕针晕血、漏检、非空腹体检、穿刺失败、开单错误等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风险管理实施后体检者护理满意度99.80%(499/500)高于风险管理实施前90.40%(452/500),(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帮助体检者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体检中心 护理岗位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气道管理小组在气道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择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共5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参照组(n=26)和管理组(n=26)两个组别。参照组应用临床中常用的质量管理模式,而管理组则通过气道管理小组实施管理;将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经过组间比较,管理组患者的湿化效果满意率要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

  • 标签: 气道管理小组 气道护理质量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文章根据消毒供应室实施分层管理的时间分成两个研究组,即对照组(实施前,2020.2月-2021.2)、管理组(实施后,2021.2月-2022.2),整个研究过程中共涉及供应室12名基层工作人员,比对管理后护理质量。结果:管理措施干预后,管理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后得到P=0.0000,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的医疗安全保障部门,实施分层管理制度后,整体护理质量不断提升,值得在院内其他科室或部门推广。

  • 标签: 分层 护理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热门诊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PDCA管理模式并观察该种护理效果。方法:设置2020年2月--2022年3月为本次的观察起止时间段,采用数字表法将84例门诊发热患者分为一般组和PDCA组,一般组采用一般护理管理,PDCA组采用PDCA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知识知晓评分等情况。结果:一般组和PDCA组护理前后疾病知识知晓评分对照中,护理前两组无差异,护理后一般组疾病知识知晓评分为78.92±3.61(分),PDCA组疾病知识知晓评分为88.05±3.45(分),(t=14.924,p=0.007),两组有差异。结论:对发热门诊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PDCA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发热门诊 PDCA管理模式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