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在护理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2022级护理专业中英合作班共78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38),对对照组学生实行常规护理操作教学,对实验组学生实行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明显较高,与对照组分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思维导图与情景模拟联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思维、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实践操作教学质量,为护理操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改变提供依据。

  • 标签: 思维导图 情景模拟 护理操作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前护理配合对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接收的100例听力筛查新生儿作为护理对象,分组后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种护理方式下新生儿筛选结果以及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初次筛选、再次筛选和家属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96.00%,94.00%,98.00%)高于对照组(84.00%,80.00%,86.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利于提升新生儿听力筛选通过率,可增加家属对护理满意率。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操作前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患者进食早餐在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中的操作影响评价。方法 选取200例在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4月眼科门诊中经临床医师确诊为角膜异物的患者,根据患者未进食早餐,与进食早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在操作前未进食早餐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操作前有进食早餐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角膜异物剔除术中操作时间长短,患者操作中的配合情况,不良反应晕厥的发生。结果 在操作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在患者操作中配合度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晕厥反应的发生率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角膜异物剔除术 进食早餐 操作时间 患者配合度 晕厥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外科实习护生操作教学中PDCA管理的应用研究;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0名脊柱外科实习护生进行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为对照组(常规管理),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为观察组(PDCA管理),分析两组实习护生的操作的相关成绩;结果:观察组的满意评分以及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脊柱外科 实习护生 损伤教学 PDCA管理
  • 简介:摘要: 四手操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操作方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这种操作方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风险,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四手操作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的特点,护理人员掌握操作程序,迅速的配合医生治疗全程,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四手操作 口腔根管治疗 医护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在护理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2022级护理专业中英合作班共78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38),对对照组学生实行常规护理操作教学,对实验组学生实行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明显较高,与对照组分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思维导图与情景模拟联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思维、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实践操作教学质量,为护理操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改变提供依据。

  • 标签: 思维导图 情景模拟 护理操作教学
  • 简介:摘要: 四手操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操作方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这种操作方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风险,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四手操作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的特点,护理人员掌握操作程序,迅速的配合医生治疗全程,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四手操作 口腔根管治疗 医护配合
  • 简介:摘要:随着机械通气及其相关呼吸力学指标的发展,有创机械通气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以及呼吸停止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通气支持。但长期的有创机械通气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而过早的撤机又增加了再次插管的可能。因此如何规范化的临床撤机、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恰时的撤机,本文将探究机械通气患者行规范化撤机的护理操作流程。

  • 标签: 机械通气 规范化撤机 护理操作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择的100例患者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并相应采用细节护理管理模式与常规管护模式。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护理质量情况、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手术室项目指标合格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全面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执行水平更加优秀(P<0.05),观察组的手术室安全项目合格率更高(P<0.05)。结论:细节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更加有效的监测医疗护理工作中的安全指标,进一步增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力度,进而有效提升管理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实际价值。

  • 标签: 细节护理管理 感染控制 临床效果 无菌操作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次研究针对肝移植术后患者护理措施展开,分析加速康复护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临床应用效果,同时获取患者术后相关各项情况数据,对护理价值予以判定。方法 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为研究时间,取此阶段在我院行肝移植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100例),研究方法为临床行不同护理干预,故将患者分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者即参照组(50例),术后接受加速康复护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即研究组(50例),不同护理后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相关康复时间、患者情绪变化评分、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各项数据,通过研究数据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经患者术后恢复相关时间记录,胃管留置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进食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各项数据,研究组用时均少于参照组(P<0.05);患者SAS、SDS 评分护理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肝移植术后患进行加速康复护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干预,患者术后得到快速恢复,明显缩短术后治疗时间,同时患者情绪较平稳,负性情绪较少,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应用效果获得患者满意,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移植术 加速康复护理 标准化操作流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菜籽油在新生儿红臀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1月-12月之间,抽取我院新生儿8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操作)和观察组(常规护理操作+菜籽油),各44例。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与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中的应急能力、基础护理、问题处理时效、护理责任心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菜籽油在新生儿红臀护理操作中具有积极的实施意义,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护理质量,效果理想。

  • 标签: 菜籽油 新生儿红臀 护理质量 症状消失时间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血液透析中,护理时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之后的紧急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至我院所收治的989例次血透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记录并总结,探究了对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通过紧急处理之年,患者的血透护理未受影响,基本顺利完成。结论 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及时采用针对化的处理方法,可以确保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序进行,并达到良好的透析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操作 常见问题 紧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感激励在龈下刮治四手操作护理中实施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4月在门诊口腔科收治的26例龈下刮治患者,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13例,给予常规四手操作护理模式,观察组13例,在常规四手操作护理模式中给予情感激励护理。结果:

  • 标签: [] 情感激励 四手操作护理 龈下刮治术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护理要求的提高,实施标准化流程、创新护理工作模式成了医院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标准化操作流程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从护理组织管理标准化、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化和护理技术管理标准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 标签: 标准化操作流程 急诊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护理工作是由一系列有序的程序、流程活动而组成,保证流程或步骤规范、一致、有序的开展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安全,提升服务品质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1],如果重要的制作或操作过程中,不知道按何种标准及规范作业,却以口头方式传授,这样的传递方式几次后失真率就达80%,必然会对产品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 标签: 标准作业程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口腔修复科护理配合中四手操作的实施与价值。方法 :以我院口腔修复科收治于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的 100例患者为例,并随机纳入两组, A组( n=50)由医师独立操作, B组( n=50)接受四手操作,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与 A组相比, B组操作时间缩短更显著,发生疼痛、肿胀等并发症的概率降低更显著, P均<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四手操作应用于口腔修复科的护理配合中,能够明显缩短操作时间,减少疼痛、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荐。

  • 标签: 口腔修复科 护理配合 四手操作 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护理要求的提高,实施标准化流程、创新护理工作模式成了医院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标准化操作流程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从护理组织管理标准化、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化和护理技术管理标准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 标签: 标准化操作流程 急诊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护理要求的提高,实施标准化流程、创新护理工作模式成了医院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标准化操作流程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从护理组织管理标准化、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化和护理技术管理标准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 标签: 标准化操作流程 急诊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操作细节标准化对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12月份200名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操作细节标准化,对两组新生儿的感染率以及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感染率为2%,而对照组新生儿的感染率为9%;在干预效果方面,实验组新生儿总有效率为98%,而对照组新生儿的总有效率为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 院内感染 护理操作细节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1+2+n”的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护理部为中心,分三个有效层级,采用医护合作培训方式,对不同类型护士进行不同操作的培训。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均有明显提升,并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培训效果。医生对护理培训能力的提升满意度可达到98%,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达到97%。结论:运用“1+2+n”的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可以提高护士专业知识的掌握率,提高临床操作能力,增加医护配合的紧密度。

  • 标签: 护士培训 医护合作培训 分层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