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风湿免疫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干预15d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风湿免疫类疾病 个性化护理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管理对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失眠率的影响。方法:研究以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共有60例入组,均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医院收治患者,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实行程序化护理管理(观察组,n=30),一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30),总结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优劣势。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期间GCQ舒适状况量表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环境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期间失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中引入程序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期间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失眠率,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程序化护理管理 风湿免疫科 住院患者 失眠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无缝隙护理在社区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 2022 年 01 月至 2023年 12月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 120例儿童,2022 年 01 月至 2022年 12月为对照组(n=60,例,行常规护理),2023 年 01 月至 2023年 12月为研究组(n=60,例,行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6%(4/60)显著少于对照组25.00%(15/60),有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接种服务质量,为社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社区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准个性化营养护理对老年衰弱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方法:抽取我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衰弱患者,结合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人数随机均为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手段则是标准个性化营养支持干预,具体对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情况、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情况更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衰弱患者来说,采用标准个性化营养支持干预的形式,能有效使患者的免疫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还可以降低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 标签: 标准个性化营养支持 老年衰弱患者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临床观察表的设计与应用。方法:通过Meta分析统计出irAEs的症状及出现时间,设计irAEs临床观察表,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对该表进行论证,最后得到适用于临床护士对患者的有效观察量表,并使用,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该量表一方面使护士更全面地掌握对irAEs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帮助护士更准确的对患者进行评估及管理,帮助患者早期发现irAEs。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通过进行心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实际影响。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心理干预。结果:施护前SAS、SDS量表评分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SAS、SDS量表评分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施护前服药依从性评分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服药依从性评分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并有效缓解负性情绪。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心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摘要:随着肝癌治疗策略的不断进步,免疫靶向治疗已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手段之一。然而,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评估心理健康护理对接受免疫治疗的肝癌患者的实际效果和影响。研究采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涉及46名肝癌患者,研究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通过实施结构化心理健康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情绪管理训练及社会支持活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系统评估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心理健康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显著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些发现表明,心理健康护理是肝癌免疫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对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强调了在临床实践中整合心理健康护理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护理实践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 标签: 肝癌 免疫治疗 心理健康护理 患者结果 护理实践
  • 简介:目的通过对护士注意的研究,进一步认识构成护理差错的原因,为提出更为确切、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类实验研究”方法,测量426名护士的注意稳定性,并以量表常模为金标准,对样本作分析。结果有干扰情况下,被试失误率小于无干扰的情况。曾发生执行医嘱差错组的失误率小于未发生组。被试注意稳定性品质的优秀率呈偏态分布,优于常模。结论有意注意,可以减少被试的失误率。有意注意,是护士防止执行医嘱差错的重要保障。来自护士个体自我教育与管理和组织的教育、培训与管理,两者的协同作用,可以达到优化护士的注意稳定性品质之目的。

  • 标签: 护士 有意注意 护理差错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全日制本科护生基于岗位胜任培训的现状调查并分析,为优化本科护生岗位胜任的培训方案提供依据,从而全面提高本科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岗位胜任。方法:采用“全日制护理本科生岗位胜任自评表”,对某三甲医院骨科已完成2个月实习的共59名全日制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9份。结果:全日制本科护生完成某三甲医院骨科2个月实习后,针对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心理特质等方面进行自评,结果示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评分低于其他能力评分。结论:为提高全日制本科护生的岗位胜任,需带教老师结合本科护生自身实际,采用多方法混合培养模式,引用“互联网+”线上教学系统等方法,着重培养本科护生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

  • 标签: 岗位胜任力 本科护生 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分散注意控制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实施剖宫产产妇120例,按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运用分散注意辅助镇痛药物来减轻疼痛,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止痛药物来止痛。[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分散注意控制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 标签: 产妇 剖宫产 镇痛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注意缺陷多动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100 例注意缺陷多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n=50 )和行针对性护理的实验组( n=50 ),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行为改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p<0.05 。结论: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注意缺陷多动症患儿的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多动症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产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案例对象(产异常分娩产妇)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案例对象进行分组,一组应用针对性护理(观察组,n=30),一组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对不同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中产妇总产程时间指标(7.69±2.48)h低于对照组(10.22±3.04)h,(p<0.05);观察组中产妇第二产程滞产率、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产异常分娩产妇,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其产程时间,降低第二产程滞产率、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提升分娩质量,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不同护理方法 产力异常分娩产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癌症病人家属的复原评估工具,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分析了当前评估工具的类型、应用情况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有效的评估工具需结合心理社会因素和文化差异,以准确反映家属的复原水平。本研究为癌症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

  • 标签: 癌症病人家属 复原力 评估工具 心理支持 文化差异
  • 简介:目的:对宫颈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心理护理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做出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0年我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安排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安排加以心理护理,研究分析两组宫颈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临床护理中加以心理护理组的感染率降低,免疫功能改善效果更好。临床护理中加以心理护理组中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更高,两组宫颈癌化疗患者及其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实验组更高。临床护理中加以心理护理组中宫颈癌化疗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中加以心理护理组中宫颈癌化疗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宫颈癌化疗患者一年后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宫颈癌化疗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进行护理更为有效,宫颈癌化疗患者的感染率降低,免疫功能得到保障,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护理满意度更高,对患者病情康复有利。

  • 标签: 宫颈癌化疗;心理护理;免疫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匀浆膳营养支持护理在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吉兰巴雷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脑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桥本氏脑病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越来越多神经系统疾病与免疫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如僵人综合征、副肿瘤综合征等。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是在单层膜式血浆分离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血浆置换方式。目前DFPP已在许多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免疫相关的肾脏疾病、风湿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而近十余年随着对神经系统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深入认识,DFPP逐渐开始用于治疗该类疾病,如重型GBS、重症肌无力危象、自身免疫性脑炎等。

  • 标签: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神经免疫性疾病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风湿免疫性疾病与肾脏疾病中应用来氟米特的价值。方法:随机以2020年6月份-2021年6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风湿免疫性疾病与35例肾脏疾病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疾病不同将其分别分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组与肾脏疾病组,对两组患者应用来氟米特治疗后观察对比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风湿免疫性疾病组与肾脏疾病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88.57%,均具有显著疗效,P

  • 标签: 来氟米特 风湿免疫性疾病 肾脏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后母乳喂养与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关联性,并分析产后护理对该关系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和资料调查的方式,分析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产后护理在促进母乳喂养和免疫功能方面的重要性。结果显示,母乳喂养能够提供丰富的抗体、免疫细胞和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新生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同时,产后护理在提供母乳喂养指导、解决问题和提供情感支持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功能。

  • 标签: 产后 母乳喂养 新生儿免疫功能 关联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PD-1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肿瘤患者护理。方法:总结2020年3月~2021年9月经确诊并评估需要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患者45例, 其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不良反应8例, 免疫介导的间质性肺炎2例, 胃肠道反应2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或胆红素增加5例, 免疫性心肌炎患者1例。护理要点:用药前详细询问病史, 用药中及用药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排泄情况、饮食情况及体质量等变化, 提前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波动, 增强患者舒适度。结果:经积极的护理和药物治疗干预后, 18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减轻或消除, 未影响后续治疗。结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是一种延迟性反应, 持续时间较长, 护士在用药后观察病情变化非常重要, 用药结束后一定做好随访工作,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 标签: 化疗 PD-1免疫抑制剂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在行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时护理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1月期间接诊的50例肝癌晚期患者以抽签法分为两组,在采取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后,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2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负面情绪评分。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实验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发生率(P<0.05),差异对比有意义;在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中,护理前组间数据不具备统计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数据有可比性。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改善肝癌晚期患者在免疫治疗后的不良情绪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效果较好。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晚期 帕博利珠单抗 免疫治疗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