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分别实施标准化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痰菌转阴率为92.5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治涂阳肺结核,采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的效果可观,转阴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化疗方案 复治涂阳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中采取自愿原则选取56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时予以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应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显著更优,对比于对照组而言存在显著差异显著以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行性较高,可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瘤 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 临床疗效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予以初产妇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其分娩方式、产程进展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16年9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组,38例展开常规助产护理为一般组,42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责任制助产护理为责任组,对比分析两组分娩方式、产程进展情况。结果责任组自然分娩率是97.62%,较一般组的81.58%高,P<0.05;责任组第一产程、总产程较一般组短,P<0.05。结论予以初产妇责任制助产护理可促进自然分娩率提升,并使产程缩短。

  • 标签: 初产妇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分娩方式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麻醉中,选择瑞芬太尼符合丙泊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期间收治的38例胃癌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根据其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均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传统组患者接受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改良组患者则接受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处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心率情况以及其它临床指标。结果改良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的腔镜根治治疗当中,为患者选择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案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丙泊酚 腔镜 瑞芬太尼 麻醉 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脑卒中抑郁症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接收的脑卒中抑郁症患者72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米氮平片治疗,研究中则在服用米氮平片治疗的同时联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抑郁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同研究组的94.44%相比,对照组的75%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HAMD评分及NIHSS评分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抑郁症治疗期间,应用针灸治疗,不仅能够使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改善,同时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神经功能 脑卒中抑郁症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间从我院出院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延续护理组,并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改善情况。结果与本组出院时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延续护理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评分皆有所提高(P<0.05)、而常规组评分则显著降低(P<0.05),延续护理组评分值更佳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延续护理应用到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护理中去,有益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对疾病控制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延续护理 糖尿病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的场所,医护人员需要较高的技术,而由于需要救治的患者多,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具有复杂性,医护人员不仅需要需要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还需要承担较大的工作风险。为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本文对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安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症患者的病情恢复的护理效果,对其效果进行总结评价,促进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脑卒中恢复期并且伴有失眠症的患者共80例,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病情状况均符合本次研究的条件,对观察组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手段,对两组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失眠症好转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好转率为75%,由此可见,观察组的临床护理路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恢复期中伴有失眠症患者的疗效具有明显的好转,相对于传统的临床护理手段具有显著的成效,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睡眠质量,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情,提高护理水平。

  • 标签: 脑卒中恢复期 失眠症患者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我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320例。结果全部32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中,23例患者并发胎盘植入,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7.2%;其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剖宫产史、流产次数超过2次、前次分娩存在胎盘粘连并产后出血史。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显著高于未植入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子宫颈部位膨大、剖宫产史。保守治疗选择子宫下段连续环形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碘仿纱条填塞治疗的成功率非常高。结论如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存在多次流产史、剖宫产史或胎盘粘连并产后出血史,则应警惕胎盘植入的可能;医护人员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综合风险评估,完善应急抢救措施;对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行子宫下段连续环形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碘仿纱条填塞的保守治疗较为理想;如患者存在剖宫产史,术中发现子宫颈部位膨大,出血不易及时控制,应及时行子宫切除术,以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 标签: 中央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高危因素 围生期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将2013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60例纳为对象,将患者依入院顺序分组为对照组保守治疗+机械通气,观察组保守治疗+血液灌流;对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乙酰胆碱活力恢复时间短、通气改善时间短、意识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死亡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乙酰胆碱水平低,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在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的同时进行血液灌流,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乙酰胆碱水平及其活力快速改善,让患者尽快通气顺畅、恢复意识,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血液灌流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间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本组入选的80例研究对象均是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新生儿科就诊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以新生儿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实施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40例新生儿。两组新生儿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额外给予抚触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观察组新生儿的每日排便次数明显更多,每日奶量明显更多,哭闹时间明显更短,睡眠时间明显更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前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之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实施抚触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新生儿排便,增强其食欲,有效改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

  • 标签: 抚触护理 新生儿 排便 奶量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均使用静脉留置针,所有新生儿的收取时间(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新生儿)、对照组一组(45例新生儿),分别实施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静脉炎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3.33%(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00%(P<0.05)。结论通过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切开复位根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骨科跟骨关节内位移骨折患者40例,采用切开复位跟骨板内固定治疗,与以往所有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病例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切开复位根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治疗效果优者22人,良者15人,治疗的优良率为92.5%。结论跟骨关节内位移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根骨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明显提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根骨板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位移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措施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96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实施与临床效果,进一步分析院前急救转运及护理的意义,指导临床院前护理实践。结果通过细致、周密的转运前准备,96例脑卒中患者在院前综合急救护理路径实施后,治愈好转92例,死亡4例.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实施前后,NIHSS、GCS评分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病情凶险危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拓展了护理范畴,综合性的急救护理措施能为治疗赢得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院前急救 护理路径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年前与现在住院精神分裂症临床抗精神病药物选择的变化(附200例资料对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06年与2015年出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例在性别、年龄、疗效和在选择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疗效无明显差异,选择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存在显著差异,2015年组选择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增加了55.5%,显著高于2006年组。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科临床已逐渐取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住院药物选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典型抗精神病药 奥氮平 氯丙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责任小组对患者整体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责任小组制护理模式的手术室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房管理、消毒灭菌、文书书写、感染控制、技术操作、沟通能力以等6个方面护理质量检查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的提高(96.67%VS8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责任小组对病人整体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责任小组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运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0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2015.3.12-2016.3.12),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实验组采取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0.20%与68.63%,P<0.05;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手术耗时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便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采纳。

  • 标签: 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胸部外伤肋骨骨折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随机数字抽样法进行分组研究,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而对照组不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术后恢复有显著效果,可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该护理方式也是患者容易接受的一种护理方式。

  • 标签: 舒适护理 胸部外伤肋骨骨折 疼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共情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分别接受共情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SDS评分62.4±2.6分,情绪功能评分71.2±1.7分,认知功能评分74.3±1.2分,社会功能评分70.3±1.5分,并发症2例;对照组患者平均SDS评分67.7±2.2分,情绪功能评分79.8±1.3分,认知功能评分85.2±1.5分,社会功能评分77.4±1.7分,并发症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共情护理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临床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约为86.7%,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症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升高变化,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缬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