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学。作者结合医学免疫课程教学,探讨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让学生参与、自主、合作、创新学生的课堂,以学生创造能力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 标签: 医学教学 免疫学 创新教育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的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的激活有关。细胞凋亡的功能和诱导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心力衰竭的免疫调节剂治疗有望成功。

  • 标签: 心力衰竭 发病机制 免疫学
  • 简介:诊断是一门联系基础与临床的医学桥梁课程,实验诊断教学是临床医学诊断的主要内容之一。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实验诊断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教改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就发现的一些矛盾进行了进一步思考: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式的改变;实验教学内容的改变。

  • 标签: 实验诊断学 教学 改革 矛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测中的血液细胞形态检查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集的64份异常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将收集的64份正常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血液细胞形态检查。结果血液细胞形态观察组有23例正常,假阳性率为35.93%,血液细胞形态对照组有5例异常,假阴性率为7.81%,血液细胞形态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血液细胞形态15例异常,假阴性率为23.43%。血液细胞形态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异常率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采用血液细胞形态检查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血液细胞形态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冷凝集素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肺吸虫病、静点头孢哌酮钠饮酒后类白反应及疟疾等疾病血液细胞形态误诊、漏诊分析,从而提高医学检验工作者对血液细胞形态在临床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不抗凝外周血做血涂片,用瑞一姬染色,通过具有细胞形态丰富工作经验的检验人员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形态、数量及血液寄生虫。并进行相关的血液实验及生化检查。结果通过对细胞形态认真观察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在形态检查方而只能是一种过筛手段,在可疑情况,尤其在病理条件下必须进显微镜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以便减少血液细胞形态误诊与漏诊,从而能对疑难血液病做出明确诊断。

  • 标签: 血液细胞形态学 误诊 漏诊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细胞级粉碎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我院选取川贝母、云芝、西洋参、天麻与三七5味中药,每种各取1kg,将剂量分配好后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细胞级粉碎技术对该组中药进行粉碎,对照组采用常规粉碎技术对组内中药进行粉碎,待两组中药均完成粉碎工作后对两组中药粉碎颗粒细化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中药在接受细胞级粉末碎后细化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胞级粉碎对中药细化有着很好的效果,细化后药效成分不受影响且更易人体吸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中药 细胞级粉碎 中药药剂学
  • 简介:该文基于统一制作课件的设想,介绍了临床血液和血液检验这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基本方法和技巧。提出只有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精心制作,有效地应用,才能更好地辅助教学。

  • 标签: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 教学 多媒体教学课件
  • 简介:临床微生物与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试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检验专业的发展和临床对微生物检验试验教学实施了改革,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原有的试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在试验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生物安全理念;在教学中开展了系列实验,采用了以模拟标本为形式的综合性实验;建立了一套比以前单纯考试更能反应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的考评体系。提高了学生运用微生物知识,解决临床医学检验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微生物学 试验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已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其X线及CT的影像表现,并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分级,将其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各自的诊断符合率。结果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共有0级患者2例,Ⅰ级患者18例,Ⅱ级17患者,Ⅲ级患者11例,Ⅳ级患者8例。不同影像方法诊断结果的比较有高于CT诊断符合率(89.3%)显著高于X线的情况(58.9%),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CT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显著更优,能准确判断骶髂关节的各种病理改变,有利于疾病的分级、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学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征、CT表现与手术结果。方法对2014—2017年我院收治经头部CT证实的CSDH共78例患者的临床特征、CT表现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愈73例(93.59%),5例复发(6.41%),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简单、疗效满意。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诊断 影像学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体构成,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800例确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用ELASA法检测其血清中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CBV)、流感病毒(IV)、副流感病毒(PIV)、EB病毒(EBV)六种病毒早期抗体IgM。结果对800例患儿血清进行病毒IgM测定,阳性率46.50%,冬季、毛细支气管炎,29日龄~6月龄婴幼儿检出率最高,春季、上感、3岁以上的患儿病毒检出率最低,在六种病毒中,以RSV阳性率最高,占86.10%,其次递减为PIVI、V、ADV、EBV、CBV。结论通过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原体的检测,不仅可对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防止滥用抗生素。对临床表现无特异者,还可以通过此项检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治疗和预防,减少疾病传播和不良预后的发生。

  • 标签: 呼吸道感染/病毒学
  • 简介:在医学遗传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生活实例、最新科研动态、介绍著名实验并结合临床病例讨论的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医学遗传学 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
  • 简介:该文提出了临床基础检验实验课上存在的交叉感染问题,分析了医院来源和学生来源的标本所引起交叉感染的具体情况,以及临床基础检验实验室的特殊性,呼吁各方面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从思想教育、完善规章、设施投入、供体调查和预防接种五个方面提出了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

  • 标签: 临床基础检验学 实验室 交叉感染 预防 管理
  • 简介:摘要分子生物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它的发展为医学检验科学提供了较好的方法,给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 标签: 分子生物学 医学检验 蛋白质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南海西沙海域海面水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方法海水细菌分离、细菌计数,应用Phoenix—100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80份海水样本检出12种共84株细菌,其中溶藻弧菌38株(45.24%),少动鞘氨醇单胞菌11株(13.10%),土生丛毛单胞菌9株(10.72%),假单胞菌属7株(8.33%),莫拉氏菌属6株(7.14%),西地西菌5株(5.95&),其他细菌(气单胞菌、不动杆菌各2株,成团泛菌、金氏杆菌、腐败西互菌和产吲哚萨顿菌各1株)8株,药敏结果显示,16种抗生素中,除溶藻弧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和土生丛毛单胞菌对AIM、PIP,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对CTX、FEP敏感率较低外,其余抗生素均呈高度敏感性。结论本次调查对了解南海西沙海域海水细菌种类分布及为海上意外伤、战伤早期防治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南海 西沙海域 海水 细菌学 调查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乙肝患者实施病毒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择取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病毒检验,主要检测乙肝五项,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评估在乙肝诊断中病毒检验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HBsAg阳性率为80.77%、HBsAb阳性率为17.95%,HBeAg阳性率为15.38%、HBeAb阳性率为58.97%、HBcAb阳性率为89.74%,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研究组乙肝携带率为80.77%,大三阳占比为15.38%,小三阳占比为58.97%;对照组乙肝携带率为10.00%,大三阳占比为2.50%,小三阳占比为7.50%。结论对乙肝患者实施病毒检验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乙肝 病毒学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荨麻疹流行病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麻疹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按不同月龄分为三组,比较三组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麻疹住院患儿为119例,按月龄不同分为0~6个月组、6~8个月组、大于8个月组,患儿发病率随月龄增大而增多,随月龄的增大,患儿出现发热及皮疹的时间更长,出现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比例也随之增多,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大多数患儿有典型发热、出疹、畏光、流泪、结膜充血、Koplik斑等临床表现,114例患儿预后良好,5例患儿发展为重症,其中3例有营养不良等基础病,1例死亡。结论婴幼儿初免前麻疹的发病率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增加,大月龄患儿临床症状更重且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更高,合并基础病未接种疫苗大月龄者可能为重症麻疹的高危人群。

  • 标签: 麻疹 麻疹抗体 强化免疫活动 婴幼儿 重型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术前评估应用CT影像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踝关节骨折病患4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X线CT平扫等方式对所选病患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作出分析和比较,了解CT影像在踝关节骨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组40例病患中,X线平片检查提示33例明确为踝关节骨折,占总比例的82.5%;5例疑似骨折,占总比例的12.0%;2例漏诊,占总比例的5.0%。通过CT扫描和三维重建,本组40例病患的骨折都显示良好。结论通过CT影像检查可将踝关节骨折病患骨折块的大小、有无移位以及严重程度等清楚地显示出来,并能为患者术前的评估以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X线平片 CT影像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病的实践教学之中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对象为2016年08月份到2017年08月份在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本科生88名,依据教学方式实施差异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一组44名,参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研究组则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97.27%相较于参照组的77.27%明显要高,组间对比以后显示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案例分析的教学比较重视调动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了解案例分析实践中学习缺陷与不足,提升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 标签: 案例分析 神经病学 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