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我院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护I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护II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SF-36)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护II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提高,但护I组改善不明显,组间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冠心病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层分组管理的实施及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0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我院未实施护理分层分组管理,从2016年7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起我院实施护理分层分组管理,本次的研究主体对象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将护理人员分成五个层级,管理由三个专科小组进行,明确每个层级护理人员的职责。结果护理质量、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有所提升,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有所降低,(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实施护理人员分层分组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临床工作综合能力及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分层分组管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1例,女性39例,所有患者输血前均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对比观察男性与女性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的阳性率。结果41例男性患者的阳性率为2.44%,39例女性患者的阳性率为15.38%,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前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可保障输血安全,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检验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导医导诊服务在门诊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2-2023.2月,1年内门诊收治的24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120例,采用常规导医导诊服务)和观察组(120例,实施优质导医导诊服务)。结果:观察组候诊时间、取药时间、缴费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导医导诊服务可以显著提高门诊工作效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药学服务指药师直接提供与药物治疗有关的一系列服务。药学服务方式与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社区药学服务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明显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在社区中,如何有效降低用药的风险,促使患者安全合理用药,仍需进一步研究。文章介绍了当前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社区居家药学服务的对策。

  • 标签: 药学服务 现状 社区居家药学服务 对策
  • 简介:为兵服务的出发点在于服务,落脚点也在于服务,衡量为兵服务好坏的标准是服务[1]。医院与官兵的心理互动十分重要,因此,研究医院与部队、医生与伤病员双方的心理并形成有效、良性的心理互动,对不断提升为兵服务质量和官兵满意度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现将我院做法和体会详述如下。

  • 标签: 心理 互动 为兵服务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门诊服务质量,让患者获得优质的就医体验,需要医务人员予以准确、详尽的指导,为其提供导医导诊服务,帮助患者更加方便、快捷的就诊,进而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本研究围绕导医导诊服务在门诊服务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导医导诊服务 门诊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导诊患者进行门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导诊患者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门诊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导诊患者进行门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 标签: 导诊 门诊护理 护理满意度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导诊护理服务中运用门诊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以1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为参考组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增加运用导诊护理服务;就两组患者的候诊时间与患者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候诊时间(5.84±1.53)min显著短于参考组患者,导诊准确率98.00%显著高于参考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8.00%显著更高,P<0.05。结论:门诊护理服务中为之提供导诊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导诊效率,改善患者的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

  • 标签: 导诊护理服务 门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8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40例。研究组患者予以一次性根充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根充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予以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97.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70.0%,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反应痛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反应痛发生率32.5%,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牙髓炎患者应用一次性根充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几率,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充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当前,行业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只有在强烈服务意识驱使下,才会有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地自觉行动。在护理教育的伊始,我们就应该对学生强化服务意识教育,为提高护理水平打下基础。

  • 标签: 护理教育 服务意识 服务质量 服务效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交锁髓内钉因其能够防止短缩、旋转、侧方移位,具有更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而且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和负重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自2002年6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国产交锁钉进行有限扩髓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扩髓交锁髓内钉 髓内固定治疗 胫腓骨骨折 关节功能锻炼 侧方移位 生物力学
  • 简介:背景:膝关节具有解剖结构复杂性,活动多样性的特点。目前人体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由于不能进行直接的人体实验而进展缓慢,在尸体上进行实验又不具备正常人体的生理环境,其实验结果并不准确。收稿目的:采用了工程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无创、活体的条件下,研究膝关节各部位的受力情况。方法:利用CT图像建立膝关节的三维动态有限元模型,在膝关节0°-90°范围内分析前后交叉韧带和髌股关节的受力。结果与结论:前交叉韧带在屈膝0°时张力最大,然后逐渐减小,在屈膝50°-90°之间无明显变化,而后交叉韧带恰恰相反,在屈膝0°-50°时变化不大,之后逐渐增大,屈膝90°时达到最大值。髌股关节受力分析发现,髌股关节的压力是随着角度逐渐增大的。提示膝关节动态三维有限元模型能够逼真模拟膝关节活动,研究正常人膝关节各部位的受力,是骨科生物力学分析的有效工具。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膝关节 三维 动态有限元 力学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动力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以来,采用该方法治疗Pilon骨折27例,按Ovadia和Beals分型,Ⅲ型9例,Ⅳ型12例,Ⅴ型6例.手术采用T型动力外固定器跨踝关节固定,对胫骨远端关节面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克氏针或有限切开复位螺丝钉固定.术后1~3周松开外固定器的动力锁纽,活动踝关节.结果术后27例均获得随访,功能评定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良率达82.3%.结论有限内固定避免了软组织的并发症和骨不连,动力外固定架使踝关节早期活动,避免了踝关节的僵直,因而是Pilon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 标签: PILON骨折 外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在有手术减压指征的前提下,在减压范围方面,进行有限减压和广泛减压的选择。[方法]2002年至2013年12年间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49例;其中采用椎板间节段开窗减压术(有限减压组),包括1.腰椎间盘镜单节段减压术治疗103例2.腰椎间盘镜双节段减压术治疗18例3.单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116例4.双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16例5.多节段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11例全椎板切除减压(广泛减压组)包括1.单节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52例。2.多节段全椎板(2个以上)切除减压术治疗13例(广泛减压组)。随访76例(其中有限减压组51例,广泛减压组25例),平均随访5年。[结果]有限减压组残留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活动性腰痛2例(3.9%),腿痛2例(3.9%),间歇性跛行1例(1.9%)。广泛减压组残留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活动性腰痛1例(4.0%),腿痛1例(4.0%),间歇性跛行1例(4.0%)。[结论]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有限减压与广泛减压无统计学差异。两者在病人术后残留腰疼、腿痛、间歇性跛行的比例相近。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间盘镜 椎板开窗 全椎板切除 有限减压 广泛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