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农村基层服务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方法:对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本地区400名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展开调查研究,将其纳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对象,比较具体工作内容的参与度。结果: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应用下,村卫生室医生与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在关于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工作内容的参与度上来讲,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应用下,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更加广泛深入,并且能够为农村基层医疗防治工作奠定稳定基础,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农村基层医务人员 工作内容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医院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问卷星对公立医院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运用Spss21.0进行基本信息分析和信度、效度的检验,并用Amos21.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拟合和参数估计。结果:工作本身满意度对工作绩效正向影响效应最大,对关系绩效和任务绩效的效应值分别为0.45(P

  • 标签: 医院管理人员 工作满意度 工作绩效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对儿科门诊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职业心理素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于某院儿科门诊工作的护理人员7名作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6月起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将实施前设为对照组,实施后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法。比较两组工作效能感及职业心理素质。结果:观察组干预后GSES评分(3.36±0.81)分,高于对照组的(2.04±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科门诊护理人员  人性化管理  工作效能感  职业心理素质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心理干预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36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对其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分析护士的工作压力现状,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并对比干预前、后的工作压力情况以及工作倦怠情况。结果 干预后,护士的压力源评分、工作倦怠评分(成绩感降低评分除外)均低于干预前,工作状态评分高于干预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心理干预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 工作压力 工作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工作倦怠应用人性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例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分析,比较管理方案应用效果。结果:进行人性化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评价量表、弹性评价量表结果、出院患者投诉和护理差错结果均优于实施前,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的可能性,工作质量有所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人性化护理 工作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目标是旨在探索如何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帮助研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内科医生和临床护理师中如何实现一种人性化的工作管理方式来消除治疗工作倦怠。方法:对所有的临床心血管疾病内科医生及其附属护理人员70名护理患者人员实施了一个较为人性化的进度管理,评价项目管理的整体效果。结果:实施后的各项数据得分均高于实施前的评分,数据差异符合P<0.05。结论:人性化的管理对于心血管内科医生和护理者的治疗上,在改善职场工作疲劳情况方面具有明确的效果。

  • 标签: 护理管理 心血管内科 工作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级管理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疗效。方法:我院科室2022年1月护理管理中开展分层级管理,我院2021年1与-2022年11月24例护理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比较分层级管理模式开展前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成就感以及护理干预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护理管理 分层级管理 护理人员 工作积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幼专科医院手术室使用规范化管理对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作用。方法:2021年1月我院为了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使用了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使用问卷调查法评估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之前(2021年1~6月)与之后(2021年7~12月)工作人员各项考核指标的变化。结果:对比两组参与调查人员的手术准时率、接台时间以及手术台次,观察组手术准时率为93.75%,比对照组的62.5%高,并且接台时间与手术台次相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数据差异有研究价值( P<0.05)。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在实施规范化护理之后,观察组人员护理满意度高达100%,比对照组的93.75%高,数据差异有研究价值( P<0.05)。结论:在手术室日常工作中使用规范化管理方式,不仅能将护理人员工作的效率提升,还能有效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医院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提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PDCA循环管理改进措施应用于微生物检验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实施PDCA前后120份标本及20名检验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评价PDCA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后检验标本总及格率及工作人员总满意率分别为95.00%、98.00%,显著高于实施前74.17%、70.00%的及格率与满意率(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室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改进措施的意义显著。

  • 标签: 微生物检验室 PDCA循环管理 检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新冠暴发流行初期某三甲妇产儿专科医院非医务员工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医院非医务员工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某三甲妇女儿童专科医院292名非医务员工,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PQEEPH)、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进行自评问卷调查,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非医务员工24.48%认为自己感染新冠的风险非常高,76.22%担心自己家人或朋友同事被感染、隔离;80.07%采用学习防控知识和做好个人防护的方法缓解不良情绪;88.11%认为不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PQEEPH量表测试,恐惧维度得分最高(1.05±0.62);GAD-7测评,79.7%无焦虑,4.9%为中-重度焦虑情绪;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岗位、新冠对生活影响的认知、被新冠感染的风险认知对恐惧维度、GAD-7得分有共同影响(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新冠的危险认知是恐惧情绪的影响因素(P<0.001),性别、新冠知晓途径、近14天有无感冒症状、家庭支持度及新冠对生活影响的认知是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 新冠流行期间,非医务员工存在一定的恐惧情绪。不同性别、岗位的员工,其恐惧、焦虑情绪反应不同;新冠的危险认知是恐惧情绪的影响因素,性别、新冠知晓途径、近14天有无感冒症状、家庭支持度及新冠对生活影响的认知是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

  • 标签: “新冠状病毒疾病” 妇女儿童医院 疑似病例定点收治医院 非医务员工 心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