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 - 2019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 92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 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 46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用 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 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SAS 以及 SDS 评分均降低( P < 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AS 以及 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 0.05 )。与对照组患者的 78.26% 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95.65% )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 乳腺增生患者的不良情绪 ,提高护理满意度 ,对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乳腺增生 综合护理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莫昔芬与消乳散结胶囊对乳房囊性增生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共计研究了72例乳房囊性增生患者,然后把这些患者随机地划分为两组,每组36例。我们在两组患者中,一组接受他莫昔芬治疗,另一组接受他莫昔芬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最后我们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在这项研究中,换表组的整体有效率达到了94.44%,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整体有效率仅为75%,P<0.05。此外,观察组的血清P水平都比对照组更高,PRL水平也更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最终,在这项研究中,观察组的ADR的总数达到了11。结果表明,莫昔芬和消乳散结胶囊的结合应用可以显著改善乳房囊性增生的症状,其中参照组的治愈率达到11%,观察组的治愈率达到89%,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莫昔芬和消乳散结胶囊的联合应用可以被推广,作为一种可以在临床上推广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乳腺囊性增生症 消乳散结胶囊 他莫昔芬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总结对乳腺增生症患者中实施针灸合并早期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抽选的对象均为本院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针灸合并早期中医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肿块大小、疼痛评分、SDS、SAS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灸 早期中医护理 乳腺增生症 肿块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师瑞华主任医师是北京市知名老中医,他在 50 余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提卷胁肋术” ,该术步骤简便。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我将该术运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疗效显著。

  • 标签: 肝郁气滞型 乳腺增生 提卷协肋术 师瑞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熏药联合场效应治疗仪减轻乳腺增生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9月我院治疗的80例乳腺增生疼痛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中药熏药治疗)和观察组(40例,采用中药熏药联合场效应治疗),对两组乳腺增生疼痛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依从率、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乳腺增生疼痛患者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下降(P

  • 标签: 中药熏药 场效应治疗仪 乳腺增生疼痛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治疗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对患者性激素及乳房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12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小金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乳房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E2、PRL、P、LH等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乳腺腺体层厚度、肿块直径、输乳管内径、超声低回声区直径等乳房变化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患者接受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促进乳房状况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增生 肝郁气滞证 针刺 性激素 乳房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小切口腺叶切除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10月收治的 92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46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方法,实验组行小切口腺叶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乳房美观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乳房外形优良率为 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小切口腺叶切除术用于乳腺增生症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乳房外形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切口腺叶切除术 乳腺增生症 临床效果 美观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结合乳块消糖浆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4月来我院外科门诊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30例)口服乳块消糖浆治疗,治疗组患者(30例)口服如乳块消糖浆的基础上结合耳穴压豆治疗,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复查乳腺彩超,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彩超下乳房肿块(结节)大小、乳房疼痛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乳房肿块(结节)大小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乳腺增生症 乳块消糖浆 耳穴压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用岩鹿乳康胶囊与三苯氧胺对重度乳腺增生肾阳不足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62例重度乳腺增生肾阳不足型患者,并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其中对对照组患者应用三苯氧胺治疗,对观察组则在前者基础上联合岩鹿乳康胶囊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评价,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前者复发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乳腺增生肾阳不足型患者采用岩鹿乳康胶囊与三苯氧胺联合治疗,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岩鹿乳康胶囊三苯氧胺重度乳腺增生肾阳不足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联用 岩鹿乳康胶囊与三苯氧胺对 重度乳腺增生肾阳不足型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 2016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间收治的 62 例 重度乳腺增生肾阳不足型患者,并将其均分为对照组( n=31 )和观察组( n=31 )。其中对对照组患者应用 三苯氧胺治疗,对观察组则在前者基础上联合 岩鹿乳康胶囊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经治疗后评价,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前者复发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 重度乳腺增生肾阳不足型患者采用 岩鹿乳康胶囊与三苯氧胺联合治疗,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岩鹿乳康胶囊 三苯氧胺 重度乳腺增生 肾阳不足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乳散结胶囊联合他莫昔芬在乳腺增生中的具体疗效以及针对性激素水平、临床病症改善情况产生的实际作用。方法:于本院乳腺外科2020年8月份到2021年8月份入院接受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中选取54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他莫昔芬)与观察组(消乳散结胶囊+他莫昔芬),从性激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率指标予以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6.30%、74.07%;女性雌二醇(184.24±39.59)ng/mL、(221.28±41.25)ng/mL,促性腺激素(38.03±10.18)ng/mL、(46.01±10.21)ng/mL,促卵泡激素(54.28±22.96)mg/mL、(65.23±20.43)mg/mL,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腺增生在消乳散结胶囊结合他莫昔芬使用中,能切实改善对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症状。 

  • 标签: 乳腺增生 消乳散结胶囊 他莫昔芬 性激素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与方法以乳腺的解剖、病理结构为基础,提出乳腺的检查方法及对“乳腺结构不良症”这一诊断新概念的认识。结果与结论1检查方法:自乳腺边缘开始,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连续转动扫查。2提出健康女性正常乳腺组织分外区、中心区;乳腺间质与乳腺导管的图像特征。3提出乳腺结构不良症超声表现症与分型;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TO)对乳腺结构不良的病理分型,将乳腺结构不良的超声图像分为五型:导管增生型,小叶增生型,囊肿型,局灶性纤维化型及纤维腺瘤样增生型。

  • 标签: 超声声像图 乳腺结构不良 诊断 病理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位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疾病病患,均经过CT诊断或B超诊断确诊为乳腺病症。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判断乳腺超声诊断下准确率。结果超声诊断下准确率为86%,其中乳腺癌占比8%、纤维腺瘤占比6%、乳腺炎占比20%、乳腺增生占比52%。超声分级标准下,5级占比6%、4级占比6%、3级占比26%、0级占比48%。结论超声方式诊断乳腺疾病可清晰显示患者乳腺内部结构状态,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作为初期及辅助诊断操作。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诊断 准确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