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幸福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最高追求,幸福心理学则是为了研究人们的幸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对于促进人们幸福的实现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幸福心理学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分析了幸福心理学的研究缘起,其次对幸福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分析了影响幸福感的五种因素,最后根据幸福心理学理论总结了提高人们幸福指数的建议。

  • 标签: 心理学 幸福 积极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科护理主要针对的是0~14岁期间的儿童,不论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还是理解能力上都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交流起来十分困难,为使儿童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选择心理护理这种方式就显得极为必要。家长自身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到儿童,实际上患儿的心理护理也是家长的心理护理。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与患儿家长展开详细的交流和沟通,下面笔者主要具体探究了各例疾病患儿家长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期家长能够依靠他们与患儿间的独特亲密性跟表达形式促使护理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 标签: 儿科 家长 心理问题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孕期妇女心理特征调查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确保母婴健康安全。方法从前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期妇女资料中抽取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结果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提高孕期妇女的护理效果,有益于母婴健康,同时也可提高孕期妇女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孕期妇女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 简介:心理护理是研究病人心理的活动规律,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与治疗护理以利于病人尽快康复的一门交叉学科。心理护理是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运用到临床护理.依据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实施心理护理.根据不同的病人、痛种、患病的状态进行护理,以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帮助患者度过思想难关,使病人从患病后的各种奇异心理中解脱出来.给病人提供优雅的环境,尽可能使病人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井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患者常见的心理活动如下。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活动规律 治疗效果 病人康复 病人心理 交叉学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ICU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因素变化及护理对策,并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采用手术前后交谈及自制问卷调查,针对患者术后最常见的7种心理问题,在术后3-7天将问卷发放给患者,由NICU护士一对一进行讲解,并由患者本人及家属填写问卷。结果影响NICU患者术后恢复的因素前三位依次为担心疾病愈后(96.7%),与亲人分隔、孤独感(90.6%),NICU费用过高(88.1%)。结论NICU患者围手术期存在明显心理障碍,应根据不同心理需求采取相应护理对策,重视患者心理健康指导,加强术前、术后访视,加强与患属双方的沟通与配合,减少噪音,重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等是NICU患者顺利渡过的保证。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心理需求 护理
  • 简介:摘要军人作战心理水平对军人战时各种潜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印象,它因此成为个体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坚持军事训练中的高难度、高强度、高风险训练,模拟残酷情景体验,强化官兵战斗精神,培养团队互助和相互信任的团队精神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军人的作战心理水平。

  • 标签: 军人 作战心理 训练
  • 简介:摘要军人的心理弹性水平是影响其心理健康和执行任务的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军人心理弹性的提出背景和实践经验入手,讨论培养军人心理弹性的途径。

  • 标签: 军人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关爱干部心理健康,了解绵阳地区干部心理健康需求状况。方法我们依据以前的经验设计了问卷对绵阳参加党校培训的干部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回收问卷结果参与调查的360名干部。结论调查显示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干部培训中非常必要。

  • 标签: 绵阳地区 干部 心理需求
  • 简介:求助者小段,女,17岁。因最近心情不好,又动手打人3次而咨询。求助者从小因体型肥胖,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爱发脾气、摔东西。与人争吵时。常动手打人。感到同学看不起自己,内心很痛苦,很希望与同学交朋友。但一直没有交上很好的朋友。求助者压抑、急燥、冲勤、性格内向。其父母急燥,冲勤,常采用打骂儿女的教育方式。咨询开始阶段主要引导求助者谈出自己的经历、经过的事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为了客观而准确的做出诊断,同时做了MMPI、SDS等测定。与求助者讨论分析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制定了可行的咨询目标。通过约12周的咨询,求助者对自己的家庭及情绪反应有了新的认识,学会了调节情绪的方法。纠正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恢复了自信心。

  • 标签: 心理咨询 案例报告 心理卫生 情绪调节 心理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孕吐程度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封孕吐孕妇根据尿酮体阳性、阴性分组进行测试分析。结果60名孕妇中被试组(Ⅰ组)与对照组(Ⅱ组)各30名,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均无显着性差异条件下SCL—90量表因子比较Ⅰ组焦虑分、躯体化分高于Ⅱ组(P<0.05),其它因子分均无差异。结论孕妇发生妊娠剧吐与精神紧张、心理因素及自身应付心理应激能力有关,重视孕前教育及孕期心理调节尤为重要。

  • 标签: 心理因素分析 孕妇 SCL—90 尿酮体 孕前 对照组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些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由于学习、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压力,这样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概述了高校学生的主要心理压力来源,并且对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缓解的作用进行分析。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高校学生 心理压力 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心理疾病上应具备的识别能力。方法以随机抽样法,在嘉兴市的秀洲区、南湖区、桐乡市三个市辖区或县级市中整群抽取30名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这些服务人员对于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结果就抑郁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80.0%>秀洲区60.0%>桐乡市40.0%;就焦虑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70.0%>桐乡市30.0%>秀洲区20.0%;就精神分裂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90.0%>郑秀洲区50.0%>桐乡市30.0%。虽三组数据有所不同,但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服务人员缺乏对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资源不足和重视不够是主要原因,社区应加强人员培训,以提高其心理疾病识别能力。

  • 标签: 卫生服务人员 社区 心理疾病 识别能力 人员培训
  • 简介: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致使当事人陷入痛苦、不安的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和行为障碍。

  • 标签: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剧 重大生活事件 应用 儿童 植物神经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留守老人群体中施予支持性心理疗法对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111例于2014年10月至2017年02月进入本院展开专业诊疗的留守老人,予以专业治疗的同时,以疗法差异展开分组工作甲组中56例均施予支持性心理疗法,乙组55例未施予心理疗法,仅指导老人正常生活,并给予甲、乙组老人幸福感评定表的计分结果、抑郁评定结果作专业统计与客观比较。结果甲组56例老人接受本次专业疗法后,有45例(80.36%)无抑郁现象,10例(17.86%)轻度抑郁,1例(1.79%)中重度抑郁;乙组55例中,有23例(41.82%)无抑郁现象,27例(49.09%)轻度抑郁,5例(9.09%)中重度抑郁,(P<0.05);甲组老人幸福感评定表计(82.22±2.37)分,乙组是(73.77±2.36)分,(P<0.05)。结论临床给予留守老人专业治疗时,以支持性心理疗法展开治疗工作,对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升高具有促进作用,推荐优先选用。

  • 标签: 留守老人 抑郁程度 支持性心理疗法 幸福感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消毒供应中心中采取心理干预给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带来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职的10名护理人员分为参照组(n=5)与实验组(n=5),将实行常规干预的护理人员作为参照组,将实行心理干预的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SCL-90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经心理干预后人际关系敏感(1.01±0.15)、抑郁(1.24±0.147)、偏执(1.01±0.18)、焦虑(1.23±0.11)、饮食睡眠情况(1.14±0.10)、躯体化(1.02±0.18)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对比参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均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消毒供应室整体工作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患者为75.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盆腔炎 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124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2人,其中对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依从性情况。结果在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两项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值<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要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 心理状况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