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与探讨催产静脉点滴引产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2015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引产的初产妇300例,所有产妇都给予催产静脉点滴引产,记录引产效果。结果在300例产妇中,催产静脉点滴引产成功249例,引产过程中无子宫疤痕破裂、宫颈裂伤、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引产成功率为83.0%,其中胎膜早破、过期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胎、其他等引产成功率分别为85.4%、84.4%、74.4%、100.0%和80.0%。结论催产静脉点滴引产有很好的成功率与安全性,但是在点滴过程中要加强护理干预,改善产妇预后。

  • 标签: 催产素 静脉点滴 引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抗生降阶梯方案对重症肺炎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抗生给药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用药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重症肺炎疾病的抗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肺部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抗生降阶梯方案对重症肺炎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抗生素降阶梯 重症肺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抗生降阶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3月—2018年2月间我院所接收的重症肺炎患者8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治疗,对照组用以常规抗生升阶梯方式治疗,研究组则实施抗生降阶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的FEV1、FVC、FEV1/FVC肺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更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抗生降阶梯法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可改善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使总的治疗效果得以提高。

  • 标签: 重症肺炎 抗生素 降阶梯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催产水平与胰岛抵抗、C反应蛋白(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我院经新诊断确诊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分析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40例(正常耐糖量)作为对照组,均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比两组hs-CRP、血清催产水平,并以稳态模型评价两组对象胰岛抵抗(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差异。结果分析组血清催产、HOMA-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hs-CRP、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hs-CRP与患者催产水平表现负相关,与HOMA-β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催产水平较低,hs-CRP、HOMA-β、HOMA-IR水平变化与该表现关系密切,预示催产可能参与到2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2型糖尿病 催产素 胰岛素抵抗 C反映蛋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肾‐血管紧张系统(RAS)抑制剂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为代表(2015年9月到2016年7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单纯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治疗方法),对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6.7%,组间数据对比后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胺碘酮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于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作出比较和分析。方法选取近半年来我院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5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在SAS评分等指标上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中,对患者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值得加以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纤维支气管镜 检查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应用根管纤维桩系统治疗口腔残根与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就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口腔残根与残冠治疗的患者,选取研究对象6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研究组患者采用根管纤维桩系统进行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金属桩修复,记录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修复成功率和修复后的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性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大大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P<0.05。结论对口腔残根与残冠患者使用根管纤维桩系统修复成功率更高,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残根残冠 纤维桩 金属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ICU病房接受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危重患者35例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患者检查中表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35例患者总共接受经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72次,顺利完成68次,4次因为患者术中SaO2水平下降到88%以下而终止。全部患者没有出现严重低氧血、心率失常等并并发症,部分患者有SaO2水平下降、心率上升等反应,未经特殊处理,检查结束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ICU机械通气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保证经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提高镜检结果准确度。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患者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在术后重症肺内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9月—2017年9月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术后重症肺内感染的患者42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治疗组与纤维支气管镜组,每组各21例。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而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症缓解时间以及CPIS评分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的病症缓解时间以及CPIS评分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术后重症肺内感染治疗中的作用较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术后重症肺内感染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诺氟沙星胶囊联合黄连治疗急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队于最近2~3年例接收的100例急性肠炎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诺氟沙星胶囊治疗,观察组在诺氟沙星胶囊的基础上采用黄连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急性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研究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退热时间;观察组的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止泻时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急性肠炎患者的过程中将诺氟沙星和黄连联合使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黄连素 急性肠炎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米诺环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9月间接收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米诺环软膏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高于对照组76.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连续随访2个月发现,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盐酸米诺环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因而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慢性牙周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抗生使用情况,评价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参考。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为时限,随机抽取我院453例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住院医嘱并对抗生使用合理性进行点评。结果患者共计使用抗生507例次,涉及药品10类43种,使用构成比居前三位药品种类依次为头孢菌素类(29.78%)、青霉素类(20.92%)、大环内酯类(18.37%)。患者以单一用药为主(89.40%),个人平均使用药品数(1.12±0.40)种,剂型多为注射剂(83.0%),给药时间普遍≤7天,主要用于治疗(81.67%),经验用药居多(62.91%)。处方点评示,抗生使用合理率82.12%,不合理用药中,构成比占前三位的不合理类型依次为用法用量不适宜(25.81%)、诊断与用药不符(24.73%)、药品选择不适宜(15.05%)。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复杂,患者用药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有待加强管理,以进一步提高用药合理性。

  • 标签: 住院患者 抗生素 使用状况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治疗慢乙肝副作用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10月经我院确诊的120例慢性乙肝患者,对患者采用干扰治疗慢性乙肝治疗,观察治疗期间的副作用,同时对患者施行有效护理。结果此次应用干扰治疗慢性乙肝观察护理中,有6例患者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占5%,3例患者明显消瘦抑郁,占2.5%,3例患者白细胞减少,占2.5%。结论对使用干扰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有效护理,采用用药指导、减轻药物、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发生情况。

  • 标签: 干扰素 慢性乙肝 副作用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类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10月,门诊处方6500份,对抗生类药物处方的合理用药进行系统分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00份门诊处方中抗生处方3225份,所占比例为49.6%。各科室抗生合理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妇儿科抗生合理使用率最高为91.2%,其次为外科、内科,五官科最低。3225份抗生处方中合理用药2848份(88.3%),不合理用药377份(11.7%)。结论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存在部分不合理情况,还需要强化对门诊抗生类药物使用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 处方 抗生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但是由于基层医院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医疗水平与大型综合性医院差距较大,医院的各项制度还不够健全,无法做到严格的控制抗生的使用,加之基层医院患者对抗生的认识不足,因此导致抗生滥用的现象较为广泛。为了响应国家药物使用的相关规定,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本文根据基层医院的特点,分析临床治疗过程中抗生滥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 标签: 抗生素 基层医院 滥用原因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抗生药物是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也是当前我院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抗生能够治疗大多数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的疾病。本文对抗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进行研究。

  • 标签: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肥胖人口急剧增加。肥胖可导致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尤其可以增加胰岛抵抗,给公共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肥胖所致胰岛抵抗的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从肥胖所引起的游离脂肪酸增加、脂肪因子异常分泌、炎症因子释放、应激几个方面来阐述其中的机制。

  • 标签: 肥胖 胰岛素抵抗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