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减压沸腾清洗机清洗管腔类器械的效果。方法抽取600件外科手术后的吸引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件,试验组采用手工预处理并减压沸腾清洗机清洗,对照组采用常用清洗方法清洗(手工预处理加超声波清洗加全自动喷淋清洗机清洗),用目测及带光源的放大镜和残留血污检测检测清洗质量,并比较2种清洗方法的差异。结果目测及带光源放大镜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合格率分别为76%和9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血试验(残留血污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阳性率分别27.33%和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沸腾清洗机清洗管腔器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清洗方法,不仅清洗效果好,效率高,还减少了职业暴露的风险,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管腔器械清洗方法。

  • 标签: 管腔器械 减压沸腾式清洗机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开放胃癌根治术,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胃大部切除的患者30例(占65.22%),全胃切除的患者16例(占34.78%),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2例,消化道感染患者1例,吻合口瘘患者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0%。结论开放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开放式胃癌根治术 胃癌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全员参与的护理质控模式是通过护理质控组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卓越的护理服务。方法引导一线护士主动参与护理决策与管理的过程,有助于护士实施自我管理。结果共同参与文化氛围,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的标准等方面的共同体。结论提升护士职业满意度及责任意识,织管理构架,为护士创造平等与合作的工作环境.

  • 标签: 护理质控 模式 护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生物网片(prolift)前盆重建术最佳护理程序和护理措施。方法分析46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实施改良prolift前盆重建术的护理资料。结果4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prolift 前盆重建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吸痰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中应用的实用性与安全性。方法对3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合理评估吸痰时机,应用密闭吸痰管进行吸痰,以维持有效气道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交叉感染。结果3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应用密闭吸痰管均完全有效地维护了气道通畅,避免了交叉感染。结论使用密闭吸痰管减少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的发生率,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气管内出血的发生率,保护医务人员,提高安全性。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重症医学科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在胎膜早破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住院、待产的胎膜早破孕妇中选取130例作为对象,利用计算机表法将130例胎膜早破孕妇分成两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对参照组胎膜早破孕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胎膜早破孕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加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研究组胎膜早破孕妇的护理总满意度、新生儿评分、产程时间、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自然分娩率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照组相比,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应用在胎膜早破孕妇临床治疗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高胎膜早破孕妇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还能够降低胎膜早破孕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机率。

  • 标签: 人文关怀式护理 产后并发症 胎膜早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选择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选择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褥病、子宫切除以及输血发生率分别为5.71%、0%、11.43%,对照组分别为28.57%、14.29%、51.43%。结论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主探究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名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62人)和对照组(6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实验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此教学法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等。结论自主探究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局部解剖实验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和思维动手综合能力。

  • 标签: 自主探究 局部解剖 实验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术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70例70眼行白内障摘除术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1例(51眼)接受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46例(46眼)接受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的干眼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nner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d、1周、1个月干眼症状明显,术眼角膜荧光素染色明显增加、SIT程度下降、BUT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时角膜荧光素染色、SIT及BUT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患者泪膜功能产生一定影响,相比透明角膜切口,角巩膜缘切口对泪膜功能影响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角巩膜缘切口 泪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评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模式,把实习护生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观察组则运用护生自评带教模式。结果观察组无论是在理论考试还是在实践操作中都有更为理想的成绩,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自评带教模式对评估更加重视,能够根据出现的问题因人施教,显著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 标签: 护生 临床实习 自评式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环填充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5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35)与参照组(n=30),参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研究组行无张力疝环填充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32.55±5.23)min、术后住院时间(4.87±1.84)d、下床活动时间(16.57±5.35)h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h、48h的VAS评分分别为(5.29±1.12)分、(2.05±0.03)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环填充修补术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低,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环 填充式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姿势反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科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选取48例脑卒中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与对照组(n=24)。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结合反馈作业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疗程为三个月,并与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上肢及手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两组评定结果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及MBI评分(观察组29.58±5.64分,44.51±10.72分;对照组29.33±5.58分,44.58±9.77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后评分均有所提升。(观察组38.58±7.03分,74.42±6.80分;对照组37.29±8.38分,63.33±9.40分)。观察组评分两项评定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反馈作业训练较之前常规康复治疗对于提高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及手功能疗效更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治疗 姿势反馈式作业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精神科病房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以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开放精神科病房管理作为对照组,分析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总结管理经验,以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开放精神科病房管理工作作为观察组,加强管理,对比两组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安全时间发生件数13件高于观察组发生2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开放精神科病房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在积极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开放式精神科病房 安全问题 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KG定位技术在三向瓣膜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三向瓣膜PICC置管的患者,患者120例,选择时间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60例为对照组按照体外测量方法置管后放射科行传统的X线摄片,观察导管尖端位置。2018年7月—2018年2月60例为观察组采用EKG技术进行PICC尖端定位后置管,再到放射科行传统的X线摄片,观察导管尖端位置。结果体外测量方法导管尖端定位准确率为85%,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5%,置管时间5±1.11min,EKG技术导管尖端定位准确率为96%、导管异位发生率为4%,置管时间7±1.31min。EKG技术导管尖端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体外测量方法、导管异位发生率低于体外测量方法,置管时间大于体外测量方法。结论EKG技术可以提高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准确率,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提高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

  • 标签: EKG定位技术 三向瓣膜式 PICC导管尖端定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不同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的再次妊娠结局。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患者6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分为2组,A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B组采用阴剖宫产疤痕憩室切除修补术,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继发不孕率、瘢痕妊娠率以及憩室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患者采用阴剖宫产疤痕憩室切除修补术治疗,临床学效果显著,且对子宫的影响较小。

  • 标签: 不同术式 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 再次妊娠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尽相同,但又有共同点,即普遍需要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这种社会上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变动。体验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教学模型发展较为成熟,运用在护理心理学这一学科上,能够为该学科的人才建设和学科建设贡献出力量。本文将主要研究体验教学在护理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应用现状,通过分析体验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实际的教学效果,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建议。

  • 标签: 体验式教学 护理心理学 应用现状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参与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新生儿病房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护理,比较出院前两组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出院1个月后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98.33%)较对照组(85.00%)显著提高(P<0.01)。结论家庭参与护理不仅能提高家长的新生儿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新生儿 优质护理
  • 简介:作为心理治疗领域的第四势力,家庭治疗已被心理学临床专案人员所采用。在家庭治疗的诸多理论流派申,国内学者对系统家庭治疗介绍颇多。结构家庭治疗是家庭治疗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结构治疗培训班的开展,国内学者也开始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使用此疗法。本文试图简要介绍结构家庭治疗的常用技术,探讨结构家庭治疗对于中国家庭的适用性。

  • 标签: 结构式家庭治疗 结构技术 中国家庭 适用性 系统家庭治疗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话回访产后访视对产褥期保健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社区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行上门产后访视的的产妇100例,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进行常规上门产后访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了满月前的电话回访。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产妇及新生儿患病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总知晓率比较,观察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产妇及新生儿患病情况比较,观察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进行常规产后访视后,加强电话回访,可提高产妇对于保健知识的了解,降低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患病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电话回访 产后访视 产褥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