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两种不同方法观察卡式血型检测方法在临床ABO、RhD血型定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血凝法与卡式法两种ABO、RhD血型定型卡式检测方法同时平行进行进行比较。结果(1)ABO血型定型350例中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相同,但其中3例血凝法凝集效价(++);(2)RhD血型定型350例中两种方法结果一致。结论ABO、RhD血型定型卡式检测方法与血凝法比较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试验结果准确,易判断等优点优于经典的血凝法。

  • 标签: 卡式检测方法 血型 微柱凝胶
  • 简介:摘要血清肌酐的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检测血清内肌酐的方法包括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拉曼散射法、毛细管电泳法、酶法以及Jaffe反应法等。但是,目前关于血清内肌酐的检测方法尚未有统一的定论,本文旨在进一步了解血清内肌酐的检测方法及进步发展,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清肌酐 检测方法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细菌性阴道病(BV)的3种检验方法的特点。方法对1185例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直接涂片染色、细菌分离培养、BV试验3种方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和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按照Amsel金标准分组;BV组870例,非BV组315例。结果BV组870例直接涂片(线索细胞)、细菌培养、BV试验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3%、32.5%、89.8%;非BV组315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8%、6.1%、27.5%;2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BV诊断试验快速、敏感、适用于BV筛查,涂片染色检验线索细胞简易、方便、易行,而且可同时进行真菌、淋菌等检测;细菌分离培养是阴道加德纳菌坚定的金标准。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BV) 阴道加德纳菌(GT) BV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内毒素检测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有效避免干扰,确保实验结果正确。方法对不同时间、不同模式下提取的20例透析液、透析用水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pH值在6.5-7.0时,内毒素阳性对照管能正常显示阳性。pH值超过此范围时,内毒素阳性对照管出现假阴性。残余过氧乙酸≤0.5mg/L时,内毒素阳性对照管能正常显示阳性。过氧乙酸>0.5时,内毒素阳性对照管出现假阴性。结论规范血透用水、血透液检测,重视各项指标的监测对血液的净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内毒素 过氧乙酸 pH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谱的水平,以探讨其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联合检测的必要性。方法收集儿科2012年3月~2013年10月手足口病住院及门诊患者600例,根据病情分为高危组(80例)和低危组(520例),分别检测患者静脉血cTnI,心肌酶谱α-HBDH、LDH、CK、CK-MB、AST,并与健康对照组400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手足口病高危组与低危组及健康对照组cTnI、心肌酶谱异常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与健康对照组cTnI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与健康对照组心肌酶谱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和低危组中cTnIorCK-MB与cTnI、CK-MB异常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cTnI和心肌酶谱的联合检测可以降低漏检率,对其诊断与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I 手足口病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液基细胞检查联合HPV-DNA检测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1155例已进行细胞学检测、HPV-DNA检测,阴道镜引导下活检的患者,对范围内的病例分组为<30岁、30~50岁、≥50岁3个组别,对三组病例的三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并比较三组患者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指标。结果在<50岁的年龄段中,HPV-DNA检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液基细胞学(<30岁81.14%VS66.69%,P<0.05;30~50岁77.18%VS68.01%,P<0.05)。在所有年龄段中,液基细胞学检测特异性显著高于HPV-DNA检测(<30岁67.76%VS50.3%,P<0.05;30~50岁74.83%VS62.66%,P<0.05;≥50岁64.76%VS55.74%,P<0.05)。各检测指标的阳性预测值在小于30岁的年龄段中较高(液基细胞学为54.38%,HPV-DNA检测为48.47%),阴性预测值在30~50岁的年龄段中较高(液基细胞学为86.73%,HPV-DNA检测为88.47%)。在不同年龄段中,液基细胞学和HPV-DNA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30岁92.28%,30~50岁92.17%,≥50岁92.3%)和阴性预测值(<30岁88.97%,30~50岁94.46%,≥50岁92.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方法选择中,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具体分析。HPV检测具有更高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细胞学检查方法特异相对较高,灵敏度较低。联合检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可以有效的避免漏诊和误诊,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宫颈上皮内肿瘤 液基细胞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阴道镜 活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我院340例住院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尿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检测。结果340例住院患者中124例患者标本NAG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7例患者标本β2-MG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4例患者标本α1-MG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6例患者标本MALB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尿NAG检测对于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优于尿β2-MG、尿α1-MG和尿MALB。对于临床早期发现患者肾损害有一定提示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N-乙酰-&beta -D-氨基葡萄糖苷酶 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在生化室临床血浆胆红素检测中,不同放置时间及室温不同光线照射状态下,对血浆中总胆红素检验结果的干扰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6月30日生化室收检的60份患者新鲜抗凝血浆为研究样本。随机数表法将抗凝血样本分为对照组暴光于生化室日光和灯光环境下;观察组避光于生化室环境下保存。控制两组变量为光照,并分别鉴定和统计分析实验前、2h、4h、8h及24h抗凝血样本血浆中总胆红素检验结果,以观察比较两组抗凝血样本检测结果的平均偏差(x-±s)。结果在保证室温的条件下,实验组或对照组的总胆红素值均会不断下降。且两组间隔2h、4h测定的总胆红素结果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8h及24h差异仅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证室温条件下,光线照射会影响抗凝血浆中总胆红素值的检测准确度,导致其值不断下降。且避光保存时大约可以保存4h。

  • 标签: 室温 光照射 避光保存 血浆胆红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0~6岁儿童微量元素(钙、镁、铜、铁、锌)缺乏状况,探讨其缺乏或过多的可能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Bohui-5100s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社区儿童1424例0~6岁小儿末梢血做微量元素检测分析。结果婴幼儿为生长发育最快时期,较易发生缺铁、锌、钙,尤以缺铁、锌严重。结论加强对儿童微量元素的定期检测,及时预防元素缺乏;提倡和宣传母乳喂养,平衡饮食合理营养。

  • 标签: 儿童 末梢手指血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种不同凝集法试剂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结果比较。方法分别用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法)和用红细胞凝集法(TPHA法)检测692份样本,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PPA法和TPHA法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梅毒均符合临床需要。

  • 标签: 梅毒 凝集法 包被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诊断结核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行实时荧光定量检查以及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查,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检验诊断方法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患者行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发现最终的阳性检测共计为33例41.25%,对患者行实时荧光定量检验,发现最终的阳性检测共计为69例86.25%,实时荧光定量检验诊断方法检出率,相较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结核病患者行实时荧光定量检验方法诊断,可以取得较高的诊断率,且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度,可以及早为结核病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治疗预后起到直接影响,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检验 结核病 确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于2012年7月开展幽门螺杆菌(HP)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二年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二年中4160例,3664人次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的观察治疗。结果3664人次中首次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2191人,阳性率59.8%。496例阳性患者经一个疗程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转阴率80%。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价廉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值得在基层推广。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呼气试验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检测甲状腺功能过程中存在假阳性的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了56例用TRFIA方法检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清标本,再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方法定量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清标本,进行比对试验,确定TRFIA方法的假阳性率,并分析影响TRFIA方法出现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应处理方法。结果TRFIA方法检测的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清标本,分别送上级医院用贝克曼、雅培、罗氏、拜耳四个生产厂家的检测仪器进行复检后,52例仍为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表明TRFIA法有89.6%的真阳性率,有10.4%的假阳性率,TRIFA与化学发光法两者符合率为89.6%。结论TRFIA出现假阳性的影响因素除了方法学、试剂盒本身之外,还有标本处理、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以上多种因素会导致TRFIA法检测甲状腺功能出现假阳性,对可疑的临床症状不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血清标本,除了严格操作、做好质控外,一定要认真复测,最好采用不同厂家化学发光仪器进行复查,以排除方法学差异出现的假阳性结果。

  • 标签: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 甲状腺功能亢进 化学发光法(CLIA)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婴幼儿喘息发病中的临床评价作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的85例住院婴幼儿喘息病人进行研究,对照组为同期患支气管炎、肺炎的18例婴幼儿,血清ECP检测采用Pharmacia公司提供的UniCAP变应原自动检测系统上进行检测。肺功能检测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的MasterscreenPaed系列肺功能仪进行潮气分析。结果婴幼儿喘息组血清ECP水平(38.02±3.11)及其亚组喘息反复发作组(72.44±2.14ug/L,P<0.001)、喘息首次发作组(15.14±2.45ug/L,P<0.05)血清ECP水平与对照组(8.71±2.19)比较均明显增高;亚组间比较发现婴幼儿喘息反复发作组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喘息首次发作组血清ECP水平(P<0.001)。且婴幼儿喘息重度持续组血ECP水平(120.23±1.62ug/L)与中度持续组(57.54±2.19;P=0.008)、轻度持续组(43.65±1.74;P=0.001)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同时发现近期有复发的患儿其血清ECP水平(128.82±1.82ug/L)要显著高于无复发的患儿(56.23±2.0ug/L;P<0.001);肺功能舒张试验阳性组ECPOD值水平(1412.54±4.07)明显高于舒张试验阴性组(467.74±4.17)。结论血清ECP水平是婴幼儿喘息发作的一个重要的指示性指标,同时对婴幼儿喘息的复发预防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 婴幼儿喘息 支气管舒张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选取本地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快速血糖仪(便携式),以自行设计的“自我检测现状调查表”调查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结果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良好者仅占20﹪(60/300);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监测频率、时间不科学者占80.33﹪(241/300),未明确血糖控制目标者占30.67﹪(92/300),未妥善保管血糖仪、血糖试纸者占24.67﹪(74/300),未正确操作血糖仪者占23.33﹪(70/300);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主要影响因素为不够重视自身疾病,仪器、试纸保管知识缺乏,嫌麻烦、觉得没有必要。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监测的依从性,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血糖自我检测 现状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标法和ELISA法检测HCV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输血前HCV抗体筛检的866例对象,所有待检血清均采用酶联ELISA法和金标法进行初筛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对。结果金标法干扰因素多,假阳性率高;ELISA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理想,干扰因素少。结论HCV初筛检测是保证结果准确的首要关键,应结合临床情况两种方法进行互补性应用。

  • 标签: 金标法 ELISA法 HCV 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孕晚期妇女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了解孕晚期妇女凝血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154例孕晚期孕妇(实验组)和74例非孕健康妇女(对照组)作凝血指标的检测,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孕晚期妇女的PT、APTT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D-Dimer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妇女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于保证母婴安全,防止产科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孕晚期孕妇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检查心肌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非支原体肺炎5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心肌酶谱、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经过检查后,研究组心肌酶谱5项指标中的CK、CK-MB、AST异常概率均明显待明显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两种a-HBDH、LDH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CK-MB、AST心肌酶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三项a-HBDH、LDH、CK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心电图异常与心肌酶异常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心肌酶谱检测,是诊断导致心肌损伤的有效方法,其中CK-MB、AST属于心肌受损的敏感指标,借助心电图检查,可有效了解心肌的受损情况,为早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支原体肺炎 心肌酶 心电图
  • 简介:摘要降钙素原(PCT)是一个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的新指标,能早期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且PCT与细菌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健康人血浆中PCT的含量极少(<0.1ng/mL),因而当血清PCT>0.1ng/mL以上为异常,PCT是一种对细菌感染敏感的重要诊断指标,因此,研究PCT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具有指导性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检测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剂澄明度检测方法与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抽样调查的形式,检测我院的452批注射剂澄明度,其中主要包括化学注射剂187批、抗生素65批、生化78批、中药注射剂68批、大输液54批。结果不同类型的注射剂中,在合格率上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52批注射剂中,共有437批为合格产品,总合格率为96.7%。结论对注射剂澄明度造成的影响的因素较多,其中主要包括原料材质、包装材料不合理等,要想提高注射剂澄明度,必须注重监督注射剂产生环节,提高注射剂澄明度。

  • 标签: 注射剂 澄明度 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