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是保证病人安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医院感染的控制中,消防供应中心供应人员的素养和知识起着决定作用,必须知道造成医院感染的种类和控制措施。

  • 标签: 消防供应中心 供应人员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带教方法,培养合格的准护理人员。方法采取规范培训+区域带教的方法,对2014年~2015年教学年度131名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进行分析。结果实习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均达90分以上,操作考核成绩均达到93分以上,实习护生对带教满意率达到98%,收到很好的专科带教效果。结论根据专科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建立完善的带教体系,制定周密的实习计划并因材施教,针对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找出对策,不断改进,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教、学双赢的效果。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带教 规范化 区域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今世界,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全球经济趋势不断发展,随着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优质护理服务扎实稳步推进,我们的护理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创新与发展是医院永恒的主题,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承担者重要的角色,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主要部分,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护士长已由单一的角色转变为多重角色。

  • 标签: 护士长 角色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辅助工人的培训方法及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方法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通过讲课—实践—反省式总结分析的方法,对辅助工人进行规范培训。结果消毒供应中心辅助工人的专业知识水平、操作技能与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结论通过对辅助工人的规范培训,提高工人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确保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工作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工人 培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对气胸患者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对象来自本院2015年—2018年间收治气胸患者100例相关临床数据,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用传统负压引流装置手段治疗,观察组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比较两种引流方案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并归纳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临床价值。结果记录两种引流方式下患者病情干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引发相关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胸患者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手段进行治疗,可有效干预病情,在更短时间内缓解症状,减少患者负担,安全性高,创伤性小,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气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和应对措施,以供参考。方法对我中心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比较实施应对措施前后1年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与实施应对措施前比较,实施应对措施后1年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环境问题、设备故障、护患沟通不良等护理安全隐患,经过相应的改进可增加护理安全性,和谐护患关系,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 安全隐患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常见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有效降低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风险。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接受血液净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遵循常规血液净化程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常见护理风险的干预措施,从而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常见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结果在本次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94%,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8.57%,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均会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这有利于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发生率的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风险 管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急、重、危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一个急危病人的抢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体现在医务人员是否抓住了6分钟黄金抢救时间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pr)是对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必须紧急采取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有效功能恢复的一系列措施。院前急救中就主要体现一个“急”字,时间就是生命,而心肺复苏则是院前急救中的最重要手段。

  • 标签: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抢救有效性判断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体检中心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操作内容及应用效果。方法对本体检中心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两个时间段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优质服务的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结果相对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个体体检和集体体检的同比增长率均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抽取两个时间段各50例接受体检对象进行服务满意率调查,实施后体检对象对服务内容满意程度为100%,明显优于实施前体检对象满意率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引入到体检中心的服务理念,分为体检前服务、体检中服务和体检后服务几个阶段,不但可提升人们对体检的接受程度,更有利于满足人们健康服务需求,对体检对象与体检中心而言均有重要意义,值得普及推广。

  • 标签: 体检中心 优质护理服务 实施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中心为临床科室服务中的应用。方法开展优质服务培训,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不断改进工作,提供优质服务。结果科室工作人员服务理念和态度明显转变,服务质量提高,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满意度提升。结论通过优质服务,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服务提升,提高了各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优质服务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建立实施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处方审核的流程中,要注重审核药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把好审核关,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的发生,达到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审方药师 素质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重视消毒供应中心环节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可重复使用物品的环节管理与质量控制。结果为临川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防止医院感染。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环节管理与质量监控 控制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规范去污区的工作流程,加强工作人员业务技术培训,以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去污区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2年7月间在我院ICU及神经外科中心静脉置管治疗中导管堵塞的患者40例,了解堵塞原因,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部分阻塞者24例(60.00%),完全阻塞者16例(40.00%)。疾病特殊性、药物的性质、导管的类型、患者因素及护士因素等均是导管堵塞的参与因素。结论针对导管堵塞原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确保导管畅通。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堵塞 相关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ICU病房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作用及价值。方法根据ICU病房内的120例重症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一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恰当的常规护理外再加以适当的心理护理我观察组。对于观察组的患者护士要常带真诚的微笑,尤其针对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抑郁以及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时,要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鼓励与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恐惧、抑郁以及敌对情绪的评分,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状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以及敌对的评分,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重症监护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趋于正常水平。结论在重症ICU病房中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减少和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标签: ICU 心理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87210份输液中,不合理3859份,主要包括溶媒选择不合理、药物浓度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当、给药途径不当等。结论建立合理用药规范,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差错分析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