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4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脾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并就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三个月,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疗效较好,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患者痛苦少,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脾切除术 外伤性脾破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脐单孔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在小儿隐睾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泌尿一科收治的小儿隐睾者86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70例,采用常规腹腔镜治疗,研究组290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94.5%与对照组96.5%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隐睾治疗中,经脐单孔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在时间和效果上和传统腹腔镜无明显差异,并且可以更好的隐藏切口,起到很好的美容效果,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小儿隐睾 隐睾下降固定术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内镜辅助下给予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内镜辅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萎缩性阴道炎患者行雌激素联合甲硝唑阴道给药的效果,探讨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入我院于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甲硝唑阴道给药,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行雌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测定的实验室指标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的1级、2级以及3级清洁度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阴道给药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存在。

  • 标签: 萎缩性阴道炎 雌激素 甲硝唑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早期终止妊娠的孕妇9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采用人工负压吸引术进行人工流产,治疗组(45例)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比较两组的流产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流产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临床疗效比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强的松,以及甲氨蝶呤等;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全身痛以及脊柱痛程度,以及综合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后,晨僵时间、全身痛以及脊柱痛程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综合治疗效果也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沙利度胺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上体现出比较良好的临床效果,除少数患者会出现轻度嗜睡、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外,整体上体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 标签: 沙利度胺 强直性脊柱炎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布司他治疗老年痛风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痛风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血尿酸水平、临床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44例老年痛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93%(43/44)高于对照组数据70.45%(31/44),P<0.05。观察组44例老年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治疗后6周285.12±8.12umol/L、治疗后12周260.02±5.23umol/L、治疗后24周291.20±8.35umol/L)低于对照组数据(治疗后6周297.65±8.78umol/L,治疗后12周274.65±7.45umol/L,治疗后24周321.02±10.25umol/L),P<0.05。观察组44例老年痛风患者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及关节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44例老年痛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2/44)低于对照组数据20.45%(9/44),P<0.05。结论老年痛风患者采用非布司他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发挥显著疗效,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采用舒适护理对动脉瘤术后患者恢复期的安全性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动脉瘤手术的患者1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动脉瘤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动脉瘤手术 术后恢复 护理安全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院神经外科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确诊收治垂体瘤的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经过不同方案手术后,测定临床指标和并发症相关指标。结果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激素恢复正常者20例(71.4%)和改善者6例(21.4%)显著高于对照组13例(46.4%)和3例(10.7%);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为3例(10.7%)显著低于对照组8例(28.6%)(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 标签: 显微镜 鼻蝶窦 垂体瘤切除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治疗肺结核方面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本院诊治的4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4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患者。实验组患者使用利福喷丁治疗,对照组使用利福平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率为9.52%,对照组为38.1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福喷丁在治疗肺结核方面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利福喷丁 利福平 肺结核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象,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折麦布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依折麦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使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应用。

  • 标签: 依折麦布片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钙
  • 简介:摘要线粒体一直被认为是细胞能量生产和代谢工厂,正常的线粒体功能是维持器官的正常功能和细胞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需要高能量代谢的骨骼肌和心肌尤为重要。线粒体相关疾病的形成及其分子生物学诊断需要临床和实验室的检测。线粒体疾病的基因双重性,多器官系统特征以及广泛的可识别表型是目前临床诊断所面临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些临床诊断障碍,实验室对线粒体多方面的评价可以提供相对充足的证据,包括血液学,组织化学分析手段,神经影像分析,刺激实验检测,组织和细胞的酶学分析以及DNA检测(MancusoM.,2009)。本文就线粒体的功能性评价方法作以下综述,为临床线粒体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可行的方法学手段。

  • 标签: 线粒体 呼吸链 功能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在护理质量分析中引入病人恢复结果指标,从子宫肌瘤患者接受的术后护理服务的实际效果,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根据患者的反馈调整实施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工作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从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找出规律和共性,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 标签: 子宫肌瘤 术后护理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尽管当前针灸临床疗效评价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由于针灸多以医师的个人经验为主,尚未形成一套整标准的针灸疗法体系。再加上目前中医针灸多沿用西医的医疗体系标准,缺乏有效的评价研究,这就给针灸的临床应用带来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针灸临床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针灸理论和临床特点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将标准化的群体评价和个体化诊疗评价相结合,为针灸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剖宫产在伦理学上有着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与公正原则,这实际上说的就是医患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现实中的医患关系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它们需要进行改造调整,以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做出良好的调整,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剖宫产的医患关系进行正确的评价,只有在严肃科学地评价分析基础之上才能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才会符合人类社会与医学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剖宫产 医患关系 评价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门诊换药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效果观察,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0例门诊换药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换药护理,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具体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基本知识教育、疼痛和心理卫生教育、合理营养教育、康复教育。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均高于对照(P<0.05)。结论对门诊换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换药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增加了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门诊换药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米氮平治疗,观察组选择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体重增加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佳、安全性高,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会造成影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米氮平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单用组与联合组,单用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与单用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联合组较优异(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肝功能指标。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急性加重期 失代偿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8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临床疗效和安全评价。方法从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于我院共有80例病患被诊断为新生儿呼吸衰竭。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简易水封瓶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气结果、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aO2、PaCO2、SaO2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新型鼻塞 气道正压 呼吸衰竭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