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品管圈”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的心血管内科入院治疗的患者2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哥110例。观察组应用品管圈优质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程度,也调动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品管圈 优质护理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患者约束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以此提高ICU患者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6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比两组ICU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对约束护理接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减少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约束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随着医改步伐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大小医疗机构对《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都在稳步推进,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一些基层医院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情况,如基层药学人员缺乏,结构不合理,配套措施不完善,致使药学工作无法开展或工作不力,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执行工作不扎实,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药学工作亟待改进

  • 标签: 基本药物 基层医院 药学工作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对应提出改进措施,加强输血科不合格标本的质量以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到2016年6月30日的血液标本2372份,按照标本类型将其分为交叉配血标本和不规则抗体标本,交叉配血标本一共1988份,男1021份,女967份;选取从2015年5月9日到2016年6月30日不规则抗体标本,共计384份,男170份,女214份;对这些血液标进行回顾式的分析,分析其原因和不合格率。结果2372份血液标本中50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104%,其中不合格的标本分别为凝血标本、黄疸标本、溶血标本、标本比例不对标本、标本的量少标本、脂血标本等。结论对产生不合格标本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措施可以减少不合格标本,为输血科交叉配血和实验提供准确可信的标本。

  • 标签: 输血科 不合格标本 分析与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满意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选取住院患者600例,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0份,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打信号灯及时到身边、环境清洁整齐、床单整洁衣服舒适、病区保持空气清新、介绍饮食活动须知等五个方面。结论护理工作需要对病人不满意的方面加强改进,以促进病人更好的康复。

  • 标签: 住院患者 护理 需求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教育改革对护理礼仪课程教学的影响,促进护理礼仪教学方法、护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法对比护理教育改革前后的变化。结果护生早期接触临床、对护理的全面认识,更有利于护理礼仪教学的开展及护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 标签: 护理教育改革 护理礼仪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的点评分析及改进,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6月门诊处方量的5%进行点评,将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点评处方6082张.门诊处方整体合格率从78%提高到97.6%。结论通过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和行之有效的措施,能有效提高处方合格率。

  • 标签: 不合理处方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病案复印是病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现今病案是处理医疗纠纷、伤残鉴定、保险理赔、交通事故及司法办案的重要的法律依据,因此对病案复印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及制定科学规范的复印工作流程,开展复印的人性化服务,加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病案复印管理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采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血站各采血车(采血屋)发放480份《献血者满意程度调查情况表》,收回有效表单472份,总收回率是98.3%.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采血技术护理满意度(99%)较高,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利于提高采血护理工作质量,献血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采血 常规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感染科提供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我院感染科于2015年1月-2015年8月间实施一般院内护理流程,随机选取此阶段科室接收住院患者346例,作为对照组;于2015年9月-2016年4月间科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随机选取346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总结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提供的用药指导、生活指导、健康宣教及护患交流等护理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6.4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6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疾病 护理 感染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工作程序,查找手术部位标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根因分析,针对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和改进措施,通过有效落实和追踪检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手术部位标记做到了规范统一,具有专科特点,手术部位正确标记率由改进前的12.8%提高到改进后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对规范、统一手术部位标记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手术部位正确标记率。

  • 标签: PDCA循环 手术部位 标记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的主题就是探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我国医疗质量持续改革与提升的实际工作情况,观察信息技术在医疗质量改革工作实际应用的效果和具体实施的内容。

  • 标签: 信息技术 医疗质量 持续改进 应用
  • 简介:摘要病案首页作为整本病历的精华部分,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对于住院病案首页填写及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使得病案首页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本文针对住院病案首页填写及质量管理现状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探究。

  • 标签: 住院病案首页 质量控制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中标本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64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生化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组采用标本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比较两组患者不合格血标本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不合格血标本发生率(3.1%)较对照组(25.0%)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实施持续改进,可有效降低不合格血标本发生率,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质量控制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我院客服服务中心近年来实施对患者满意度调查,逐步形成了随机调查、统计分析、反馈整改、奖惩兑现的有序管理形式,建立可持续服务改进机制。满意度管理正日益成为医院管理和服务改进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在推进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医院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

  • 标签: 满意度 调查 服务改进 长效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医学模式下提高晨间护理工作质量的方式。方法采用改变晨间护理工作的时间和内容。结果晨间护理工作的改进提高了护士对晨间护理的意识和主动性,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晨间护理工作的改进在晨间护理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晨间护理质量。

  • 标签: 新医学模式 晨间护理 工作改进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常见差错并提出改进措施,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归纳整理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7年1月—6月出现的各类差错。结果在整理出的差错中,主要包括审方错误,排药错误,配置错误等。结论改进措施的提出,对于降低差错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差错分析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