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胃癌患者术前开展营养支持的时机,其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营养支持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手术耐受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增强患者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 标签: 胃癌患者 术前营养支持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LC-MS鉴定分析蒙药孟根地格达水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LC-MS技术对梅花草孟根地格达水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分析。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2.1×100 mm, 1.8 µm),乙腈(A)-0. 1%甲酸水溶液(B)(0~5min,5~10%A;5~10min,10%~15% A;10~20min,15~20%A;20~25min,20%~40% A;25~30min,40~60% A;30~33min,60%~95%A),柱温30 °C;流速0.3mL/min;进样量为2 μL。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对样品正负离子流图匹配出的化合物作出鉴定。结果 从孟根地格达水提物中检出29个化学成分,其中包括苷类化合物20个、黄酮类化合物4个、羧酸类化合物2个、氨基酸类化合物1个、酚类化合物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1个。 结论 LC-MS技术为孟根地格达建立了快速、高敏、高效的分析方法,可为其后续研究提供数据。 关键词:蒙药;孟根地格达;化学成分;LC-MS

  • 标签:
  • 简介:摘要: 通过生信分析、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中活性成分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站、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黄芪的有效成分及胰岛素抵抗疾病靶点,并进行整理与筛选,预测黄芪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的作用靶点并用数据库进行生信分析。从CTD数据库选择5个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重要蛋白受体,确定结合位点后分别与黄芪符合筛选标准的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根据对接结果虚拟筛选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活性成分。结果:槲皮素、蛇床子素等18个化合物可能是黄芪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活性成分,涉及对化学,内源性物质的反应等多个生物过程及钙离子、IL17、PI3K/Akt等多个信号通路; INSR、NOS3、PTGS2、TNF、CCL2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蛋白受体。某些黄芪中经筛选的活性成分与重要蛋白受体的结合程度好,多数优于罗格列酮,从分子层面上体现了黄芪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潜在研究价值。结论:黄芪改善胰岛素抵抗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生物过程、多通路等多种途径实现的;生信分析、分子对接技术可以成为阐释单味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高效的方法,但需要结合一定的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才会增强说服力。

  • 标签: 黄芪,胰岛素抵抗,生信分析,分子对接,重要蛋白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营养支持治疗对肿瘤内科患者是否有效。 方法:选取 本院 肿瘤内科患者 ,采取 随机 方式将患者 分为 实验干预组 和 对照干预组。对照干预组采用热疗的方式医治,实验干预组采用营养治疗,比较组间效果差异。 结果:实验干预组各方面指标均高于对照干预组,统计学 P < 0.05 ,提示有意义。 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对肿瘤内科患者有效。

  • 标签: 营养支持治疗 肿瘤内科 临床疗效 有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尿路结石患者的营养干预策略及其对手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手术前2周开始营养干预,包括低钙、低蛋白、高纤维、饱和脂肪酸限制等措施,并在手术后持续至少1个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尿路结石,营养干预,手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前瞻性地探究对IV°骨髓抑制患者进行精准的营养风险评估及实现个体化的营养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东阳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肿瘤放化疗后出现IV°骨髓抑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86例,对照组32例,实验组患者先对其进行精准的营养风险评估,然后根据其营养状况及有无胃肠道障碍采用个体化营养治疗,而对照组均采用单纯的静脉高营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从诊断为IV°骨髓抑制至最终骨髓抑制功能恢复的各评价指标,包括骨髓功能恢复时间、营养状况指标等。结果 实验组个体化营养管理后的骨髓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 (P

  • 标签: 营养管理 Ⅳ度骨髓抑制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围产期孕妇保健中营养指导的实践和作用,提高孕妇和幼儿的生命质量。方法:从 2019年 1月 -2020年 4月我院妇产科围产期孕妇中选取 48名人员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然后将其随机分为营养组与普通组,每组成员各 24人,营养组即实施孕期营养指南与辅导,普通组即实施平时的护理方式,得出两组孕妇在围产期出现病症和最后分娩情况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营养组和普通组围产期期间孕妇发生病情的情况相比,营养组明显要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分娩方式中,营养组的顺产率相对普通组要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围产期孕妇进行营养指导是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手段,不仅是孕妇和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保障,而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发病和死亡,为后期安全生产做好铺垫,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孕期营养指导 围产期孕妇保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饮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透析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ALB、PAB水平均高于干预前,MQSGA评分低于干预前(P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近些年来呼吸机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呼吸机可辅助患者呼吸进而改善其血氧状况,从而延缓病情发展,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呼吸机辅助治疗下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意义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2019 年1 月~2020 年10 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呼吸机治疗的120 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 组各60 例,对照组实施延迟肠内营养,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白蛋白、血红蛋白在观察组中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及分析胃肠癌术后患者化疗中期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肿瘤外科2018年5月-2019年5月312例胃癌或大肠癌术后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采用主观综合评定法(SGA)调查患者化疗中期结束后其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312例胃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中有303例患者完成了本次研究,其中营养良好117例(38.6%),营养不良186例(61.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类型、消化道反应、疼痛对胃肠癌术后患者化疗期营养状况有显著影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给予胃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支持、强化营养健康教育、缓解化疗期间患者疼痛,转移患者注意力,以及在胃肠癌患者术前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实施针对性的营养干预均可改善胃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不佳的状况,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结局。

  • 标签: 胃肠癌术 营养状况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 dialysis,MHD)是针对发生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而采取的一种肾脏替代治疗。MHD可以有效控制肾病发展,防止肾病恶化,改善患者整体健康状况,但在此期间,容易导致患者营养素流失,分解代谢增加。营养状况已被指出是MHD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研究发现,在MHD患者中,23%~73%的患者患有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不仅可以导致MHD患者发生贫血、免疫功能低下、透析耐受性差、频发感染及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尤其在MHD患者中,蛋白质-能量消耗综合征(PEW)很常见,与该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有关,并与炎性反应、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密切相关。近年来,针对MHD患者进行营养干预的研究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有学者提出MHD患者的饮食原则是:高能量、优质蛋白、高钙低磷、低盐低钾、控制水分摄入,补充适当的水溶性维生素。但在临床实践中,急需建立MHD的营养管理流程,因此,需要首先建立完善的营养评估,发现营养问题,再进一步分析营养不良的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营养治疗,鉴于此,本文就最近几年MHD的营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21年5月-2022年4月于我院行全胃切除的84例胃癌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各行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和对应护理,比对效果。结果:在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三项营养指标上,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P>0.05),但治疗后乙组均显著更高(P<0.05);与此同时,乙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更短(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从而在此基础上助力患者得以尽早恢复出院,值得推广。

  • 标签: 胃癌 全胃切除 肠内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运用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12月我院接诊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比较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实施肠外营养护理)和试验组(30例,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前后营养状况。结果:经不同护理手段干预后,试验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血浆前白蛋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分析价值(P<0.05)。结论:将肠内营养护理运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可以为患者身体所需提供充足营养支持,有限减轻患者病情,加快患者胰腺功能痊愈速度,为患者身体健康提供切实保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护理 肠外营养护理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营养支持疗法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9名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比组(29名)和护理组(30名)。对比组行常规护理,护理组行营养支持疗法。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护理组临床营养指标较对比组有显著提升。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营养支持疗法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21年5月-2022年4月于我院行全胃切除的84例胃癌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各行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和对应护理,比对效果。结果:在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三项营养指标上,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P>0.05),但治疗后乙组均显著更高(P<0.05);与此同时,乙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更短(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从而在此基础上助力患者得以尽早恢复出院,值得推广。

  • 标签: 胃癌 全胃切除 肠内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运用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12月我院接诊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比较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实施肠外营养护理)和试验组(30例,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前后营养状况。结果:经不同护理手段干预后,试验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血浆前白蛋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分析价值(P<0.05)。结论:将肠内营养护理运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可以为患者身体所需提供充足营养支持,有限减轻患者病情,加快患者胰腺功能痊愈速度,为患者身体健康提供切实保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护理 肠外营养护理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免疫状况、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营养状况、免疫状况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开展规范化营养干预对患者影响。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患者40例,时间源:2021年11月-2022年11月,纳入研究患者均符合研究要求,以抽签方式将患者抽取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观察组开展规范化营养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各项营养指标(AMC、TSF、PA)(干预前)无差值(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指标更优(P<0.05)。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规范化营养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促使患者机体营养水平提升,提高自身免疫力,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胃癌 围术期 规范化营养干预